網友為朱令AI作畫 (來源:@Audrey李佳佳)
有網友說:
現在還發朱令案的文章呀、視頻呀,有意義嗎?人都不在了!
有的說得更直:
沒完沒了了,煩不煩!有那個工夫,還不如多搬幾塊磚。
有的看得比較“透”:
大V們沒見幾個說話的,小網民能翻起什么浪?在“鉈”們眼里,咱們可能連空氣都算不上,只不過是可有可無、不屑一顧的塵埃。
有的記起一個事:
北京友邦律師事務所去年12月30日提交《關于請依法啟動朱令案的法律意見書》,至今已2個月了,到底是受理,還是不予受理,或是正在報批中、正在研究中,好像沒啥反饋信息呀。
還有的怒斥發朱令案文章是“蹭流量”:
不知上面這兩位大俠是普通網友,還是鉈黨或鉈黨水軍。
如是后者,可以理解,因為他們一貫痛恨網友們盯住不放,對朱令案文章、視頻這些更是“恨之入骨”;
如是前者,不曉得大家怎么看,筆者個人認為,是一種悲哀。
要是他自己或者家人遭到類似厄運,且多少年無可奈何,還能說出這樣的話,那真的服他!
還有更難聽、更惡毒的,太臟眼,就不在這里放了。
“意義何在”?大道理咱說不出啥,只是覺得這個案子牽動了太多人的心,如此持續關注,如此追鉈不止,定然有其原由,不會是沒事找事的亂起哄。
更重要的一點,如今正在全面、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大家抱著堅定信念和熱切期望,相信終究會把正義還給受害者及其家屬,如有受冤枉的也會還人家一個清白。
“看到朱令照片,看到白發蒼蒼的朱令父母,心里就隱隱作痛。”
“我們不僅是為朱令,也是為自己。”
“正義遲到不遲到不計較了,能不缺席就是好的。”
這些都是網友們的心聲。
最近,C女士對話朱令頭發檢測論文通訊作者H博士,剛開始能看到文字、聽到音頻,但很快,除了極個別作了保護性“模糊化”而“幸存”的,其它的都“蒸發”了。
C女士還想采訪朱令的室友王同學,但王同學的老公潘同學為其擋駕,稱不接受任何采訪。
有網友發言:
C女士為何不受待見我沒深究過,但就事論事,她能在朱令的事情上站出來,我敬她是條女漢子。
其實“消失”是大家能預見到的,“鉈”的厲害又不是沒領教過。
常看到有自媒體號主表示無奈:
某平臺怕惹事,某平臺跟朱令案文章有仇,出現了就刪,有投訴就罰,有的連發都發不出去,甚至動輒“被沉默”……
即便如此,大家也沒偃旗息鼓,原創也好,轉載也好,發圈發群也好,一如既往。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
“現在發‘朱令案’沒有流量不說,還動不動被投訴舉報,動不動挨平臺‘收拾’,但有了這方面的東西,還是會毫不猶豫地發。”
不瞞您說,我的同名公眾號因發朱令案文章,就曾先后兩次遭到封禁。我知道的自媒體號友也有不少有過相同經歷。
當然實事求是講,也有開明的平臺,其他平臺“談朱色變”、視為“洪水猛獸”的,開明平臺仍會留下空間。
再回到那個問題,朱令已不在了,追鉈意義何在?
其實不必多說,大多數人心里清楚,明鏡似的。有句話叫“渡人即渡己”,套用一下,“為他即為己”,這應該是最樸素的意義吧。
據澳洲網友最新消息,鉈姐正準備打包跑路避風頭,女兒學也不上了,還想塞錢給澳媒公關。
如果真是這樣的情況,說明之前的努力初見成效,盡管離最終目標仍然很遠,但有所進展總強于毫無進展,而且可以說這是階段性勝利的一個好跡象。
試問,若沒有廣大網友的追鉈不止,會有這樣的成效嗎?
( 圖源網絡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