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評價電視劇《宣武門》以一種新的歷史敘事方式講述百年中國夢,是對主旋律作品的創新實踐。在歷史洪流中挖掘小人物,將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緊密相連,娓娓道出“以小見大”的傳奇史詩。原文如下:
3月5日,由導演王小康執導的電視劇《宣武門》在北京衛視、愛奇藝、騰訊視頻開播。該劇以宣武門為依托,以玉雕世家李天順守護玉器國寶為線索,展現了中國歷史變遷和家國命運。
該劇從1898光緒二十四年講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波瀾壯闊地展現了戊戌變法、八國聯軍侵華、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等眾多歷史事件。導演王小康表示,《宣武門》劇本創作歷時三年,按“立文化傳承之意、立人物刻畫、立關鍵道具”三個階段創作而成,讓觀眾沉浸于歷史變遷之中,又不會產生變更的割裂之感。
《宣武門》里有京劇國粹、玉雕手藝的文化傳承,也有老北京街頭巷尾的市井風情;有用妙手技藝雕琢國之玉寶的匠人匠心,也有戊戌六君子的變法吶喊和“我是中國人”的家國大義,完整勾勒出社會變遷和文化發展足跡。
王小康介紹,《宣武門》以一種新的歷史敘事方式講述百年中國夢,是對主旋律作品的創新實踐。該劇把敘事重點對準北京一戶做玉器的普通人家,從一戶人家的命運講述北京的歷史變遷,用一件玉雕國寶的守護史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芒:北京玉雕藝人李天順為保護寓意“國運昌隆”的翡翠石榴,與多方勢力周旋,甚至面臨家破人亡之痛。但他始終相信邪不壓正,相信國運昌隆那一天遲早會來。
《宣武門》在歷史洪流中挖掘小人物,將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緊密相連,娓娓道出“以小見大”的傳奇史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