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業委會又前往區住建委查詢大修基金臺賬,根據獲得資料反映開發商名下的車位竟然都沒有交納大修基金,總計200多萬元。
最近,重慶喜瑪拉雅小區開發商被爆出拖欠了200萬大修基金未交的消息。沒過幾天,小區業委會竟然被開發商起訴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喜瑪拉雅小區業主和開發商的故事,說來話長。
喜瑪拉雅小區屬于陽光100新城的一個組團,而陽光100新城總占地約800畝,規劃體量達到約150方,是集住宅、濱江商業、五星級酒店于一身的超大型城市綜合體。
2013年,開發商在項目位置最好的地塊開發了號稱重慶十大豪宅之一的“喜馬拉雅服務式公寓”。
在2017年重慶樓市火熱的時候,喜馬拉雅的最高售價便達到了50000元/平,大平層的總價也達到了1000萬以上,妥妥的超級豪宅。
當時開發商跟業主簽的5年租約,稱“主要用作高端酒店運營”。
去年業主和開發商的租約到期之后,業主過來接房,卻發現小區居然引入了一家月子中心。這家月子中心名氣還不小,各個平臺上都有他們的廣告,據說消費一次要5萬多,還一房難求。
每天小區里面醫護人員轉來轉去,一到飯點還有各種餐車服務上門,成為小區別樣的風景。
業主們發現,在小區的一樓,月子中心把豪宅改成了個廚房。而外面的餐廚垃圾堆積如山,慘不忍睹。
小區開月子中心,在業主看來“比開飯店還要老火”。一方面小區的居住品質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物業對此的種種不作為,導致了小區房價斷崖式下跌。當年三四萬買到的天價豪宅,等業主們接房時二手價格還不到15000一平。
一些業主在陽臺上掛出各種橫幅,強烈表達不滿。還有些業主們甚至請來了鼓樂隊在大門口敲鑼打鼓。
種種原因,使得喜馬拉雅小區業主和月子中心以及開發商的矛盾都完全公開化。
于是在小區業主第二次業主大會上,小區業主通過投票,作出了和開發商解除《前期物業服務協議》的決議。
今年初小區業主委員會給開發商下發了關于解除《前期物業服務協議》的通知書,并準備開展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工作。
于是,業委會隨后向開發商發出了《催交通知書》,內容如下:
不過,事情并不順利。
該小區業委會提到,自從業委會成立以后,開發商就想通過各種方式撤銷業委會,在行政復議敗訴后,如今又提起民事訴訟希望通過起訴撤銷首次業主大會決議。
是的,開發商竟然反而將業委會告上了法庭。
以下為開發商的民事起訴狀。
簡單說,開發商認為自己系小區專有面積中車庫的合法產權人,具有業主資格,應當有權參與業委會投票,并且計算時應當將車庫面積納入專有面積進行計算。
因為開發商持有車庫產權面積較大。開發商算上自己持有的車庫面積后,認為小區業主大會的基本要件不滿足《民法典》關于業主大會投票面積及人數的實質要求,所以小區業委會的決議屬于無效決議,開發商要求依法撤銷。
另外,開發商認為小區業主大會表決并不公開透明,程序嚴重違法,而且無論從籌備組形成環節,還是投票等環節,被告一均故意將原告排除在外,侵害了開發商的參與權、知情權、投票權。
那么,到底是業主占理,還有開發商占理呢?
針對此事,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