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出了正月之后,春節也就漸漸地遠去了。人們也已經收心,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不過,我國文化歷史悠久,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節日。
進入農歷二月后,還有很多重要的節日,比如于“二月二,龍抬頭”,今年的清明也在二月份,是二月二十六,這在我國都是很重要的節日。
但是,你知道二月初八是什么日子嗎?很多人或許不了解,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信佛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否則會讓別人笑話的。
明天就是農歷的二月初八了,是什么日子呢?
其實,農歷二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出家日。這一天,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在那遙遠的年代,一位名叫悉達多的年輕王子,放棄了錦衣玉食的王族生活,毅然決然的出家為僧,踏上了追尋真理的道路。
釋迦牟尼佛降生
悉達多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是凈飯王的兒子。他自幼聰慧,天資卓越,深受父王和王后寵愛。
據記載,悉達多出生時,有許多奇異的現象發生。凈飯王的妻子摩耶夫人感到分娩的日子臨近了,按照當時的習俗,她要回娘家天臂城待產。凈飯王十分重視此事,便派了許多侍女隨行,并親自護送夫人回娘家。
一路上,摩耶夫人感到腹中陣陣疼痛,她知道孩子就要出生了。她忽然想起,迦毗羅衛國郊外的藍毗尼園風景秀麗,空氣清新,非常適合生產。于是,她請求凈飯王繞道前往藍毗尼園。
凈飯王見夫人心意已決,便命令隊伍改變路線,向藍毗尼園進發。
到達藍毗尼園后,摩耶夫人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園內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她感到身心舒暢,疼痛也減輕了許多。
她緩步走到一棵無憂樹下,伸手摘取樹上的花蕊。這時,奇跡發生了,她突然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悉達多便從她的右肋而出世了。
太子降生時,落地便能行走,并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釋迦牟尼降生七日后,他的母親摩耶夫人便過世了。按照當時的傳說,摩耶夫人應該轉世投胎到六道之中,繼續經歷生老病死的輪回。
但是,由于摩耶夫人在世時心懷慈悲,經常行善積德,所以她并沒有轉世,而是升上了忉利天。忉利天是佛教中的三十三天之一,位于欲界六天的頂層,是天帝釋提桓因居住的地方。
摩耶夫人升天后,非常思念自己的兒子釋迦牟尼。為了表達對母親的祝福,釋迦牟尼佛施展神通,大放光明。這道光明照亮了整個世界,也照亮了摩耶夫人所在的忉利天。
摩耶夫人看到佛光普照,心中充滿了喜悅。她知道,這是兒子對自己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肯定。與此同時,天龍八部也聞訊趕來,聚集在釋迦牟尼佛身邊,這天也叫做“佛顯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
悉達多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厭惡玩樂,喜歡思考,對人生和宇宙也充滿了好奇。
16歲時,悉達多按照父王的安排,與鄰國天臂城的耶輸陀羅公主結婚。婚后,悉達多依然對人生的終極問題充滿困惑。
29歲那年,釋迦牟尼外出巡游,看到了人生的四苦: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這讓他深深地感悟到人世間的苦難,決心要出家修道,尋找解脫之道。
在一個月夜,釋迦牟尼告別了妻子和兒子,騎馬出家了。他放棄了王位和榮華富貴,開始了艱苦的修行生活。
釋迦牟尼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米,后來七日食一麻一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他忍受著饑餓和痛苦,不斷地思考著人生的意義。
一次苦行中,釋迦牟尼因體力不支而昏倒。一位牧羊女路過,見他奄奄一息,便用羊乳將他救活。蘇醒后的釋迦牟尼意識到,苦行并非解脫之道。于是,他決定放棄苦行,另辟蹊徑。
釋迦牟尼來到菩提伽耶,在菩提樹下鋪設吉祥草,閉目而坐。最終,在第七日的第七夜,釋迦牟尼終于悟道了。他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了覺悟者。
釋迦牟尼成佛后,開始了他的弘法生涯。他四處游歷,向人們宣講佛法,幫助人們。他的教義傳播到世界各地,影響了無數人的生活。
后來,佛教為了紀念這些日子,規定了一些紀念日。在漢傳佛教地區,佛誕日、佛出家日、佛成道日和佛滅日分別定在了農歷的四月初八、二月初八、十二月初八和二月十五。
明天二月初八就是“佛出家日”,各地的佛教寺院都會舉行一些紀念活動。由于佛教文化對我國的影響非常深遠,民間也有一些紀念習俗。
佛教強調眾生平等,不殺生是佛教的首誡。所以,民間有“二月八,餃子餛飩病不發”的說法。在這天,人們會包素食餃子、餛飩,以祈求家人平安健康,消災解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