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年輕時結識王亞樵,兩人一見投緣,義結金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死。可惜,戰場惜別后,各奔東西,走向陌路。
王亞樵看到蔣介石對日軍不抵抗,導致國土淪陷,百姓流離失所,走上了抗日反蔣的道路,殺權貴、救百姓、炸日寇,走上了英雄、俠士的道路。而戴笠卻靠著蔣介石平步青云,當上了當時最大的特務頭子。
戴笠與王亞樵相識與結拜
1915年,王亞樵憑借著不怕死的沖勁,用50把斧頭,在上海接管了安徽旅滬同鄉會會館,這個會館本是李鴻章的遺產,現在被王亞樵用于接待在上海的皖籍窮人。
由于王亞樵的幫派中有一個敢死隊,非常的有標志性,都是腰插斧頭,打起架來異常的兇猛,被人稱為“斧頭幫”,就連上海灘大佬黃金榮與杜月笙都對他們禮讓三分。
而此時的戴笠,正在杭州過著貧困潦倒的日子,打聽著哪里有可以投靠的人。為了維持體面,戴笠可以講究吃、不講究住的地方,但是,穿的衣服卻始終要保持整潔。
為此,戴笠經常找個僻靜的河邊去洗衣服,把衣服晾曬到水邊石頭上,順便到河里洗個澡,衣服也就干了。
一天,他在杭州靈隱寺附近休息后,見左右無人,便把洗好的衣服晾曬在石頭上,自己則又像往常一樣,躲在水中洗澡游泳。誰知,忽然間從這里經過了一群小學生,調皮的學生看到無主的衣服,便拿起來玩耍。
戴笠急忙在水中大喊:“把衣服放下!”可是,學生根本不聽他的話,反而玩耍著哈哈大笑起來。幸好,帶隊的老師看到后制止了。
到了傍晚,戴笠找到學校,去感謝這位老師幫他解圍,兩人一聊,竟然一見如故,非常的投機,這個老師,名叫胡宗南。
雖然戴笠通過這種方式,認識了不少人,可是,他還是想找個厲害的靠山。于是,打聽著,戴笠就打聽到了王亞樵。
因為,王亞樵剛辦了件大事,他幫著皖系軍閥盧永祥,成功的刺殺了淞滬警察廳長徐國梁,盧永祥不僅賞了王亞樵一大筆賞金,還封他為浙江別動隊司令,地盤在湖州地區,現在正在招兵買馬。
根據六度分離理論:世界上互不相關的兩個人,最多中間通過6個人,就可以互相認識。戴笠顯然不知道這個理論,但是他確實按照這個理論在做。他快馬加鞭的趕去湖州的同時,打聽王亞樵的手下有沒有自己認識的人。
別說,這一打聽,在朋友圈中還真找到熟人了。戴笠的朋友胡抱一正好是王亞樵在湖州的助手。
通過胡抱一的引薦,正缺少人才的王亞樵,一見戴笠,便相中了他,直接任命他為分隊長,率領十幾名新兵訓練。
戴笠大喜過望,立刻答應下來。不過,戴笠想到兄弟胡宗南,便又趁機向王亞樵推薦。王亞樵一聽戴笠說胡宗南更加有才,便讓戴笠邀請,一起共圖大業。
胡宗南辭去了老師職務,他趕到的那天晚上,王亞樵擺了接風宴,戴笠與胡抱一陪同,4人聊得投機,喝到盡興,胡抱一向王亞樵提議:“九哥,難得這么投緣,不如我們四人學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來個湖州四結義,咋樣?”
王亞樵也是性情中人,一聽欣然同意,就這樣,戴笠和斧頭幫幫主王亞樵成了結拜兄弟。只不過,戴笠看重的是結拜有利可圖,而非像劉關張一樣,把情義放在首位。
1924年,皖系軍閥盧永祥與直系軍閥發生了沖突,盧永祥戰敗,豎起了白旗投降。王亞樵與戴笠4兄弟,也各奔東西,這一別就是7年。戴笠成了蔣介石手下的軍統特務頭子,而王亞樵走上了抗日反蔣的道路!
戴笠與王亞樵分道揚鑣
1931年,蔣介石在廬山登高,一個刺客突然開槍,不過,卻打偏了。蔣介石逃過一劫,立刻命戴笠徹查。
戴笠通過徹查,發現線索指向了結拜哥哥王亞樵,于是急忙向蔣介石報告。蔣介石非常的生氣,要戴笠全力緝拿王亞樵。
誰知,在通緝王亞樵期間,王亞樵在上海北站刺殺宋子文,由于殺手把宋子文的秘書當成了宋,宋子文這才保住姓名。
不僅如此,王亞樵還炸了日軍停在上海港口的“出云”艦,搞得十幾個日人要人,非死即傷。
事情鬧大了,蔣介石除了后怕之外,忽然間覺得王亞樵非同常人,要是能夠納入自己麾下,那將是如虎添翼。
戴笠接到命令后,非常的高興,畢竟之前曾經結拜過。于是,戴笠找到胡抱一,帶上4萬元巨款,還有一些金銀珠寶,前去上海找王亞樵。
可是,不管戴笠怎么巧舌如簧,王亞樵就是覺得蔣介石不管人民死活,成為領袖,國家將無出路。戴笠不死心,又讓胡宗南給王亞樵寫信,王亞樵再次拒絕。至此,戴笠與王亞樵之間的兄弟情義一刀兩斷。
當戴笠向蔣介石匯報了結果后,蔣介石氣急敗壞的痛罵了他一頓,并要求戴笠1個月之內,要不提著王亞樵的腦袋,要不提著自己的腦袋來見。
戴笠與王亞樵兵戎相見
戴笠命特務跟蹤王亞樵,卻多次被甩掉。眼看時間一天天過去,戴笠心急如焚,于是他下令封鎖上海,防止王亞樵逃離,并且還對上海城內進行地毯式的搜索。
隨著搜索范圍的縮小,王亞樵藏身之地越來越少,可是,戴笠就是抓不到他。甚至,特務們確認王亞樵在房間中,并且把周圍全部包圍了起來,可是,破門而入卻一無所獲,仿佛王亞樵會隱身術一樣。
半個月很快過去,戴笠很興奮,可是,蔣介石卻很氣憤,他又給了戴笠100萬元用于懸賞王亞樵的人頭。
懸賞登報后,果然見效。有人告知了王亞樵藏身的秘密住所,戴笠親自帶人前去緝拿,誰知,破門而入后,跟前幾次一樣,房間內空無一人。
不過,戴笠掀開被子,伸手往被窩里一摸,發現被窩還是溫的,急忙命人向周圍擴展搜查。這次終于找到了線索,特務們發現臥室的窗子開著,上面還拴著一條繩子,他們順著繩子下去,發現后面是一片亂墳崗。
亂墳崗除了烏鴉偶爾的叫聲,靜悄悄的,小特務小聲嘀咕:這里哪有人,都是鬼。不巧被戴笠聽到,上前就是兩個耳光。
搜查了一圈之后,特務們報告,除了一個挖開墳墓上的土是新的,其他沒有異樣。戴笠急忙前去查看,剛挖出的棺材斜著放著,里面散發著一陣陣的臭氣,戴笠屏住呼吸,掏出手絹捂住鼻子。
看了沒一會兒,便受不了惡臭的氣味,轉身離去。特務們見狀,趕緊草草了事,覺得里面不可能藏人,跑到遠處大口的呼吸。
戴笠垂頭喪氣,只能下令收隊。
腳步聲走遠,又過了一段時間,只聽墳地里咚的一聲響,王亞樵掀開棺材板,從里面爬了出來,剛大口的吸了一口氣,馬上又捂住了鼻子,這氣味太難聞了。就這樣,王亞樵再一次的躲過一劫。
次日,王亞樵在昌茂裁縫店和大家閑談,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大家聽得提心吊膽,夸贊王亞樵跟貓一樣,有9條命。
誰知,剛說完,伙計便前來報信,說店里面來了好幾個形跡可疑的人們,把出口都把住了。王亞樵沉默了片刻說:“這肯定是老蔣沖著我來的,大家先分頭離開,我自有辦法脫身。”
店里的客人陸續的都出去了,都不是他們要抓的人。不久,一個戴著花頭巾,挎著菜籃的婦女低頭走了出來,并且還鬼鬼祟祟的四處看了看,這才扭著離開了。
特務向戴笠報告,說這個女人是朱發成的老婆,王亞樵十有八九就在屋內。隨著戴笠一聲令下,特務們沖進裁縫店,卻見王亞樵穿著黑色西裝,背對著門站立,毫無畏懼。
特務們一邊喊,一邊開槍打他的腿,誰知,王亞樵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原來這是個假人模特。戴笠愣了片刻,這才明白過來,急忙命人去追剛出門的那個女人,可惜,王亞樵早就逃之夭夭。
一個月期限到了,當戴笠垂頭喪氣的報告給蔣介石的時候,蔣介石剛開始氣的咬牙切齒,后來一想,這王亞樵確實是個人才,這要是能跟戴笠雙劍合璧,那就太好了。
戴笠見蔣介石又起了招攬之心,只能回去再想辦法。他聯合胡抱一、胡宗南三人一起,寫了一封聯名信,從兄弟情到家國情懷,說的情真意切。
王亞樵講義氣,回信也客氣多了,并且提出要求讓放了因為自己被抓的人,還要給100萬的遣散費給自己的部下。
戴笠戰戰兢兢的拿著信給蔣介石過目,蔣介石擔心放了人,王亞樵拿了錢后,依然如故。最后,想了又想,對戴笠說:“只要他王亞樵向西南派的領導人物開一槍,表明他的誠意,我便答應他的條件。”
王亞樵收到戴笠的回信,立刻把信撕得粉碎。他們都知道,這次是真正的決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1935年,GMD四中全會開幕式后,蔣介石告病,汪精衛帶領大家排隊合影,誰知,還沒開始拍照,汪精衛左胸中彈,捂著倒了下去。
戴笠查明后,發現又是王亞樵策劃的,本來刺殺的是蔣介石,因為他沒到場,汪精衛成了替死鬼。
蔣介石氣急敗壞,命令戴笠全力緝拿王亞樵,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王亞樵逃到香港,戴笠追到香港,不過,每次都被王亞樵成功躲過,可是同伴于立奎卻不幸被戴笠抓獲。
同時,英國也應了蔣介石的強烈要求,同意了引渡于立奎到南京,同時,令王亞樵離開香港。戴笠心中樂呵,覺得王亞樵在劫難逃。
好在,助人者人恒助之,廣西的李濟深給王亞樵提供了落腳地。王亞樵喬裝打扮,成功的一次又一次的躲過戴笠布置的天羅地網,到了廣西的農村。在這里,王亞樵思考了很久,決定去延安參加紅軍,并且分別給周與毛兩人寫了一封信。
誰知,還在等待回復的過程中,來了一個人,這個人叫余婉君,是于立奎的妻子。不過,嫁給于立奎之前,和王亞樵好過。后來因為于立奎愛上了余婉君,王亞樵便讓給了他,并且還為二人主持了婚禮。
王亞樵見余婉君風塵仆仆的過來,以為是救于立奎的事情,便安慰她一定想辦法把于立奎救出來。
誰知,余婉君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對王亞樵展現出獨有的女子嬌媚,并且有意無意的表示要重修舊好。開始時,王亞樵因為兄弟情義,還能推脫。不過,終究沒能逃過余婉君的美色誘惑。
自從好上之后,王亞樵擔心這件事情被門徒、兄弟們知道,便不顧危險,經常獨自一人與余婉君幽會。
1936年10月的一個晚上,王亞樵跟往常一樣,獨自一人應邀來到余婉君的住處。他熟練地用鑰匙打開房門,發現屋內漆黑一片。
王亞樵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正準備退出房門,卻聽見余婉君嬌滴滴的說:“九哥,別走呀,你來摸摸我在哪。”王亞樵這才放下心來,隨手關上房門,回應道:“調皮,九哥來摸了。”
不料,正當王亞樵努力睜大眼睛摸索著前行,一把石灰撒向了他。王亞樵忍著眼睛的疼痛,在地上一滾,伸手從懷里掏出了槍。
這時,屋內十幾條槍朝著他開起了火,王亞樵反手開了幾槍,卻也身中數彈,躺倒在地一動不動。特務們開完槍后,前去上前查看。誰知,倒地的王亞樵反手就是幾槍,幾個特務應聲倒地。
戴笠見狀,急忙蹲下身子,下令開槍射死王亞樵。單槍匹馬前來的王亞樵,不幸命喪黃泉。
王亞樵不知道的是,戴笠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戲碼,騙取了余婉君的信任,這才引誘王亞樵上鉤。
王亞樵更不知道的是,延安已經同意了他的請求,只是,這封回信只能在他墳前祭奠了。不過,王亞樵的余部,跟隨余亞農投奔了延安。
古語說:善泅者死于水,善戰者死于兵。一代“暗(an)”殺之王,卻死在了別人的“暗(an)”殺之下。
在人們自發前往王亞樵墳前祭奠的時候,蔣介石與戴笠正在舉杯向慶,畢竟世人怕魔鬼,而魔鬼怕王亞樵。王亞樵死了,蔣、戴兩個魔鬼才得以茍延殘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相比多年后戴笠飛機失事而亡,王亞樵殺敵無罪,抗日有功,重于泰山。
參考資料:《戴笠野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