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其罕見,清代科舉高中進士的考卷,書法水平極高,令當今書法家慚愧!
眾所周知,在科舉考試之中,評委對于考生的書寫能力是非常之重視,而且有著占據整份考卷的半壁江山之稱,所以一個科舉考生,要想在科舉考試之中表現出色,僅僅是學號理論知識還是不夠的,不能忽略了書寫方面的訓練。
清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科舉考試實行的最后一個朝代,在清朝時期,官方尤為推崇“趙體”和“董體”,所以當時的士子也多受到趙子昂和董其昌書法的影響,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練習“趙體”和“董體”。
在科舉考試之中,考生基本是用小楷書法答題,接下來遠方詩書閣主人想要給各位書友分享的是清朝時期一位高中進士的考生的考卷,其書法如何,為何令當今的書法家都要為之折服?
如上圖所示,由這一張圖片,我們得知,這一份考卷的成績是殿試舉人第二甲等第八十名,還有落款是“臣,張敬修”。
雖然這是殿試第八十名的考卷,但是其考卷作答的字跡依然不可小覷,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根據書法家羅雄金所了解,【罕見清代狀元姚文田楷書書法,真書法,不是書法家都不配考狀元?】在清朝時期的科舉考試職中,要求考生的字體書寫要規范,工整,規定用楷書,最是用官方指定的字體,如當時的“館閣體”、“院體”等。在字體方面更是做了明確的要求,最好是方正、光圓,烏黑,體大也就是字體要大方得體。
所以我們所見那么多的科舉考生考卷,都是楷書的原因,這在科舉考試之中都是做了明確要求的,不像當今的考試,您可以寫楷書、行楷書、行書,乃至于草書、甲骨文等。
如上退所示,就是清朝一位排名第八十名進士考卷,這一份考卷明顯都是用楷書書寫,而且書寫實力不俗,字字規整嚴謹,端莊大氣,筆畫收放有度,精美無比,如今的人看到這樣的字跡,甚至懷疑這就是印刷出來的考卷,而不是手寫所能做到的。
確實,這份考卷書寫,字跡和字體都過于完美,宛如“印刷體”,讓無數的書法家和書友為之折服。
雖然這一份考卷上的字跡多學于趙子昂 ,董其昌,但是毫無疑問這字寫得相當漂亮,無異于一份上了水平的書法小楷書法作品。
讓我們思考一下,一位普通進士的考卷,書法尚且如此厲害,而狀元的考卷字跡如何呢?他們的書法水平又有多高?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在封建基礎之下誕生的科舉進士乃至狀元,皆是書法高手,幾乎沒有例外,而反觀當下的學霸考霸,又有幾人能寫得出一手漂亮的好字呢?
接下來,還請各位書友繼續欣賞這一份清朝進士考卷,領略清朝學子之書寫風采!
寫在文末
精彩文章,推薦相關閱讀:
罕見1895年科舉狀元考卷,這才是好書法,科舉考試書法比文章重要
作者簡介

羅雄金,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山東工委會會員,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當代書畫院院士,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院士,書法家,書法專欄作家,詩人,航拍攝影師,生物科研工作者,湖南大學科研助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