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溶解度曲線的習題是初中化學圖象題的主要題型之一。解答這類習題,首先要正確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其次要明確認識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并抓住圖象中橫、縱坐標、斜率等所表示的數字意義和特定的化學含義進行分析、判斷、綜合及有關計算。為了幫助同學們更深刻地認識溶解度及其曲線,掌握利用溶解度曲線解題的規律,本文特將有關溶解度曲線的應用和題型舉例分析于后,供同學們學習時參考。
一、求物質的溶解度
例:已知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求60℃時KNO3的溶解度。
分析:這是關于溶解度曲線的常見的簡單習題。解答時只需從指定溫度作縱坐標的平行線與曲線相交,再沿交點作橫坐標的平行線即可
答案:110克。
二、求物質所處的溫度
例:已知某溫度下50克水中溶解18克NaCl即達到飽和,又知其溶解度曲線為下圖,試求NaCl溶液所處的溫度。
分析:本例實質上是上例的反例。解答時只要先求出NaCl的溶解度,再按上例用溶解度作有關的輔助線,即可求解。
答案:20℃。
三、比較同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
例:下圖是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在t℃時,a、b、c溶解度大小的正確順序是( )。
A.a>b>c B.c>b>a
C. c>a>b D.a>c>b
分析:在同一溫度下比較物質溶解度的大小,可根據該物質溶解度曲線所處的位置確定,一般曲線位置在上,溶解度大,曲線位置在下,溶解度小。
答案:C。
四、確定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程度
例:如下圖所示,具有下列哪種溶解度曲線的物質,最適宜用降溫結晶的方法進行提純。…( )
分析:解答本題首先應根據溶解度曲線的斜率(或傾斜程度)來判斷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大小。一般曲線向上傾斜的斜率越大,表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程度越大,反之則小。同樣,若曲線向下傾斜,則表明該物質的溶解度溫度的升高而減少,且向下傾斜的趨勢越大,溫度的影響也越大。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物質,要求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程度要大。
答案:D
五、判斷物質所處狀態溫度的高低
例:如下圖所示,a、b、c分別為三種不同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當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為a>b>c時,溫度為( )
A.t3℃ B.t℃ C.t1℃ D.0℃
分析:由題意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為a>b>c,對照圖象,很容易判斷t3時滿足題目要求。
答案:A
六、確定物質的狀態
例:下圖三種物質中氣態物質是( )。
A.a B.b C.c
分析:由于氣態物質的溶解度一般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本例中C物溶解度變化符合這一規律,故c為氣體。
答案: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