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幾篇浣紗路的美食,后臺收到很多網友的留言,有人建議:浣紗路怎么能不提洪福米線呢……
第一次來杭州,我的建議選酒店就選在浣紗路,這里的酒店價格不算很貴,出行又方便,一般第一次來杭州的人首選就是去西湖邊轉轉,住在浣紗路步行就可以到達西湖,周邊商圈多小吃也多,浣紗路安靜地傍著西湖的熱鬧。
來浣紗路逛吃逛喝,一些老字號店是要嘗嘗的,聽勸去吃了一次洪福米線,從1986年就開在浣紗路的洪福米線,說它是一代老杭州人的記憶都不為過,能夠在一條街撐下幾十年并仍然被人們惦念,說明它總有些特別之處吧~
杭州有好幾家經營年份久遠的老字號米線店,另一家在中山北路的福華園過橋米線的歷史也有三十多年,一到飯店就會排長隊,在這里可吃到非常鮮美也正宗的過橋米線。
浣紗路的洪福米線的前身據說是一家經營毛線生意的小店,后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毛線店改成了餐飲店,一做就是三十年。(毛線改米線,形態一樣,性質完全不一樣了,哈哈)
洪福米線的店面不大,吃了幾十年的老粉說洪福面米線基本保持著原貌,不過從最早的過橋米線做成了普通米線,性價比還算可以,店面雖小,店內卻被布置得井井有條,貼在墻上的菜單是紅底手寫毛筆字,三十多年的菜單一直是由店主親自來寫。
坐在洪福米線店里吃米線能清楚地看到廚房和切菜室的忙碌,透明玻璃為就餐和工作間的隔離,方便食客看得更加清楚,也能放心食用。
年輕的洪福米線掌門人十幾年前接過洪福米線經營權,他在保留原有傳統口味味的基礎上做了些變動,所有湯底用豬大骨熬制,配以筍干火腿木耳等配料,咸香十足適合杭州口味;米線也是由專門的廠商每日供應,絲絲美味,線線濃情。
來他家可點一碗從1986年開業至今仍然保留在菜單上的三鮮米線,三鮮米線也是他家的招牌,據說最早是過橋的吃法,后來才改為現成的,三鮮米線的配料真的超多,火腿筍干、鵪鶉蛋、新鮮雞塊,木耳生菜青菜等等,看起來很清淡,實際上卻很入味,一大碗端上來,配料就鋪得滿滿當當。
店里還有另一個招牌線米,牛蛙米線:
來吃牛蛙米線的年輕人居多,牛蛙的分量還可以,青紅椒來配色,湯底勾了芡,十分濃郁,微酸微辣,很開胃。
他家的素雞也很受歡迎,有時去晚了還點不到,素雞的分量是真大,每塊都有手掌心這么大,厚約2cm,味道調配得剛好,汁水很足,咬起來又很松軟,略顯不足就是它的嚼勁少了點。
千張包也是他家點單率高的一個菜品,五個千張包扎成一捆,里面是粉紅色的肉餡,調味不復雜,只有肉香和豆香,湯汁也不渾厚,清爽得很。
白切雞在杭幫菜中被打上了“老底子”標簽,很多小店菜單上都會安排白切雞,他家的白切雞用的是傳統的蔥姜蒜加醬油,已經調配好灑在盤子里,在一家主打米線的店中吃白切雞,感覺還是少了點什么,雞肉欠缺嫩,雞皮也沒有那種滑溜彈牙的口感。
除了主食還可以點些甜品,比如紅豆雙皮奶在洪福米線店就可以點到,想要吃地道的糖水鋪子還是要去一趟廣東。但在杭州沒得選,在洪福米線吃完一碗米線后再點一份紅豆雙皮奶,除了紅豆過于甜膩,奶香濃郁,光潔滑嫩的紅豆雙皮奶還是不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