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此時正是寒冬時節,家住北京市順義區的女子史慶云,她的心情就如同這天氣一般冷到了谷底。最近她的父親史洪全突然病倒,已經是氣息奄奄了。
就在這一天,史洪全強撐著叫來了大女兒史慶云,并用沙啞的嗓音說道:“張……張士杰!”
父親似乎是有非常重要的話要告訴女兒,但是由于老人的身體已經到了極限,所以他在說完這幾個字以后,就閉上了雙眼,與世長辭!
父親的離世對史慶云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可她更不能理解父親臨死之前,所說的這個“張士杰”是什么人。
轉眼間,就來到了2006年初,距離父親去世已經過去了八年之久。八年的時光中,史慶云無比懷念父親,她決定收拾一下父親的房間,也算與過去道別。就在給父親收拾衣服時,衣柜角落的藥瓶引起了史慶云的注意。
和藥瓶一起翻出來的還有一件碎花棉衣,里面藏有幾張小碎片,而小碎片上所書寫的內容,揭開了一段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悲傷往事,也揭開了張士杰的真實身份。
藥瓶
那么這個張士杰究竟會是何人呢?他和史慶云一家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在那個年代又發生了哪些悲壯的故事呢?
碎片上的名字
在史慶云發現這些東西以后,她就把這些東西拿了起來,仔細端詳了一番。
只見這個藥瓶呈棕色,瓶子口被蜜膠封得嚴嚴實實,藥瓶瓶身那斑駁的痕跡和落下的塵土,都仿佛在告訴史慶云,這是一個歷經很長歲月的物件。
隨后史慶云拿起來那張碎紙片,發現竟然是用血寫下的血書!只見上面寫著這樣的內容:“今有子城哥把張義存密保,小名小云,生日,1942年4月16日4時46分,張士杰,史子城,定不面。”
史慶云
史慶云對這上面的內容感到無比的疑惑,她看著上面的字跡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突然,有三個字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張士杰?父親臨終前不就說過這個名字嗎?”雖然父親已經走了八年,可這八年里,史慶云經常在想張士杰是什么人,如今這張碎片重見天日,似乎當年的故事,即將被揭開。
此外,上面的“小云”也格外引人注意,因為史慶云的小名就叫小云,生日也是在1942年4月16日,信息都能對得上。
史慶云
自從父親走后,很少有人會稱呼她為“小云”,這樣的一張紙條,勾起了史慶云強烈的好奇心。
這張紙條的內容關于自己,上面的名字又和父親臨終所說的話有關,那這中間會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系呢?
史慶云冷靜了一會兒,決定去找父親當年的老朋友,詢問一下有關父親的故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線索,沒想到,竟然真的獲得了一個關鍵信息。
史慶云
據父親的老朋友回憶,史洪全過去的曾用名就是“史子城”,是后來才改的名字,這些史慶云并不知道。隨后史慶云再打聽了一些情況,發現真相更不得了!
原來,史慶云是史洪全當年抱來的孩子,這個結果出乎史慶云的預料!
多年來,史洪全把她視若己出,對她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她一直以為因為自己是長女,父親才對她關照有加,把最好的都給了自己;如今一看,恰恰是因為二人沒有血緣關系,史洪全才會把大量的心血都傾注在自己身上。
史慶云
既然史洪全是她的養父,那這個張士杰就應該是史慶云的親生父親了!
如今,史慶云得知了這件不得了的事情,她的內心充滿了疑慮,她不明白為什么生父要把自己送人,所以她決定把當年的故事調查個一清二楚,這樣才能解決自己內心的疑慮,更對得起生父和養父。
只不過這張碎紙片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生父還會活在世上嗎?自己又能不能順利找到生父呢?
史慶云
一封證明書
此后的一年時間,史慶云四處打聽張士杰的身份信息,光是父親的老家,她就去過無數遍,每一次去都是空手而歸,什么事都打聽不到。
史慶云曾向村里的老人詢問他們認不認識張士杰,但村里的老人都表示村子里沒有這樣一個人;她還去了民政部門進行查證,但是全國各地有那么多叫張士杰的,更何況六十年前的人呢?這個人如今在不在世都不一定。
不管她怎么查,都是空空如也,查到當年年底的時候,史慶云一度想要放棄,不過就在她絕望的時候,轉折又來了。
史慶云
2006年年底,我國很多南方地區遭遇了暴雪災害,很多人都急需抗寒的衣物,尤其是貧困山區。
一向熱心的史慶云在電視上看到了南方的情形,決定為那里的朋友們捐款捐物。
正好家里還有很多件棉服保存得都很新,里面的棉花都還好好的,所以史慶云決定把這些衣服給剪開,重新縫一下,做成新衣捐到南方。
就在她拆自己的一件棉服時,竟然從棉服里掉出來一封書信!
棉服
這件棉服史慶云記得清清楚楚,這是一件藍底棉服,是自己的養母在1976年做好送給史慶云穿的。
而且當年在給她這件衣服的時候,養母曾拉著史慶云的手,多次叮囑道:“這件衣服很重要,你一定要好好保存!千萬不能丟掉!”
當年的史慶云并不知道養母這番話所含的深意,只是聽話地將這件棉服放到了衣柜最里面,如今這封書信從棉服里掉落,她才真正領悟了養母的意思。
證明書
隨后她撿起來書信,拆開來讀,讀完以后史慶云瞬間淚流滿面,她終于知道了父母的真實身份。
只見書信都已經變成了深黃色,有些字還模糊不清。
書信是一封證明信,上面清楚地記載著這樣一段話:代號我叫張士杰,代號素云,我們生了女兒小云,當時素云是黨的婦女干部,擔任取送情報、給八路軍送軍鞋。在一九四二年八月去送情報時,半路上被敵人發現了,當天晚上不幸就犧牲了。
證明信的落款處標記著“晉察冀婦救會主任戎冠秀,1942年8月6號”。
證明書
史慶云看完以后滿含熱淚,原來自己的父母并不是因為狠心才將自己送走,而是因為參加革命,為了革命犧牲,為了不讓自己受苦受難,才會將自己送給養父。
如今這封證明信的出現,讓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對父母感到驕傲,更為養父、養母的養育之恩,心存感激!
隨著史慶云繼續拆開衣服,里面竟然裝下了整整11封信,這些信詳細記錄了史慶云父母的故事,也揭開了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
史慶云
史慶云知道了自己的母親代號叫做“素云”,再加上有著名的婦女模范戎冠秀,她就不難查出母親的真實身份。
隨著調查的深入,史慶云的思緒也隨著穿越到了六十多年前,看到了那風風雨雨的革命歲月,也了解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女地下黨的故事
這位代號為“素云”的女性,既是史慶云的母親,還是一位優秀的女地下黨員,她的原名叫做李淑敏,生于山西靈丘,原本她和中國那個時代的婦女一樣,出身與農村,早早的嫁做了他人。
史慶云
李淑敏的父母為了維持生計,選擇把這個女兒送到當地一個大戶人家當童養媳,以此換來報酬。
李淑敏去了這戶人家以后,所過的生活簡直是冰窖一般!她的丈夫比她大了十幾歲,夫妻倆根本沒有什么共同語言,丈夫好吃懶做就罷了,她還攤上了一位非常惡毒的婆婆。
李淑敏的婆婆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長,她認為李淑敏嫁過來除了照顧兒子,還要任勞任怨地干家務活。
書信
每天李淑敏要早早地起床,負責一家人的飲食起居,還要給婆婆、丈夫端茶送水,洗衣做飯,稍微有些疏忽,等待她的就會是婆婆和丈夫的毒打。
年紀輕輕的李淑敏,在丈夫家根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她沒有一點時間去休息,在丈夫一家人的眼中,她就是個丫鬟,任人使喚。
人的忍受能力都是有極限的,李淑敏也不例外,她決定奮起反抗,離開這個魔窟!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李淑敏想辦法從婆家逃了出去。
當時的婦女
李淑敏剛跑沒多久,婆家人就發現了,他們派出了很多人,漫山遍野地去搜查李淑敏的行蹤。
李淑敏躲在一個山洞里,一連待了好多天,眼看就要被餓死的時候,一位八路軍交通員及時出現了。
這位八路軍交通員名叫李玉平,代號為“5號”,他在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偶遇了李淑敏。
他給李淑敏帶去了吃的,還了解到了她的身世,在得知李淑敏的遭遇以后,心生同情,所以就讓李淑敏跟著自己前往了一個村子,這個地方就是下盤松。
戎冠秀
下盤松的婦救會會長是著名的黨員戎冠秀同志,她在我黨內有極高的聲譽,還曾被毛主席接見過。
在她見到李淑敏以后,就對她的遭遇產生了共鳴,過去戎冠秀見識過封建思想的害人之處,她一直向廣大的婦女傳播新思想,來讓大家擺脫封建思想的控制。
所以李淑敏也成為了她重點幫扶的對象,她帶著李淑敏好好梳妝打扮了一番,并給她帶去了藥物、食物,讓她恢復身體。
戎冠秀
經過幾天的治療,戎冠秀發現李淑敏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而且她非常的年輕,并且在身體恢復以后,積極地表示要參加組織的工作,幫助戎冠秀傳播新思想。
戎冠秀非常的高興,于是在她的安排下,李淑敏改名為“素云”,負責給我黨傳遞情報。
素云學習能力很強,雖然她此前不認字,也沒有接觸過電報,不過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她已經是一個電報操作高手了。
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李淑敏給我黨組織傳遞了大量的情報,思想覺悟也在不斷提升。
電報
1941年春天,李淑敏帶著一份重要情報,走在鄉間小路上,想要送到我黨的一處交通站。
結果就在這時,有兩個日本士兵盯上了李淑敏,他們一路尾隨。李淑敏也意識到了危險,于是就領著日本人在山里兜圈子。
日本人發現自己似乎被騙了,感到非常的不滿,竟然一氣之下上前截住了李淑敏,想要對她圖謀不軌。
就在這時,只聽幾聲槍響,這兩個日本人應聲倒地,前來救援的是一個八路軍同志,這個人叫做張士杰。
女戰士
張士杰和李淑敏在一個據點里工作,二人此前有過幾面之緣,經過這次以后,他們還有了一層救命之恩的關系。
從那以后,二人的關系就慢慢發展起來,最終在戎冠秀的見證下,他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成為了一對伴侶。
其實,張士杰也是一個代號而已,他的原名叫做李景春,是晉察冀滿城縣人士,參加革命已經有了近二十年的經驗了。
夫妻倆情投意合,雖然因為戰爭分分合合,但算得上十分甜蜜,在這年的年底,李淑敏生下了一個女兒,戎冠秀親自接生,這個女兒就是史慶云。
戎冠秀還給史慶云繡了一雙虎頭鞋,當做給孩子的小禮物。但是在那個時代,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在史慶云才三個月的時候,李淑敏就再次投身工作,給我黨傳遞情報。結果卻踏上了死亡之路。
尋找父親蹤跡
當天,李淑敏抱著史慶云,假裝探親,實則是傳遞情報。可是狡猾的日本人對她產生了懷疑,并一路尾隨,意識到大事不妙的李淑敏把史慶云藏到了路邊的草垛,自己想辦法和日本人周旋。
虎頭鞋
就在這時,日本人圍了上來,將李淑敏帶回了縣城。當天晚上,日本人不斷拷打李淑敏,詢問我軍指揮部在哪里,李淑敏寧死不屈,不肯招供半個字。
日本人惱羞成怒,對李淑敏進行了一番慘無人道的折磨,在當天晚上將她在獄中殺害!
李淑敏犧牲以后,史慶云被人在一個草垛中發現,老鄉們帶著小孩找到了戎冠秀。
當時,張士杰即將去南方參加任務,根本沒辦法把孩子帶在身邊,而妻子已經犧牲,所以張士杰在極端無奈的情況下,把孩子送給了一位老鄉,這位老鄉就是史洪全。
女戰士
史洪全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沒有把這個殘忍的故事告訴她,可是在他想要告知真相的時候,身體卻突發疾病,一病不起!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史洪全都沒能說出這個秘密,這成為了巨大的遺憾!好在史洪全和妻子把這些話都縫在了史慶云的衣服里,才能讓這件故事重見天日。
史慶云在了解到父母的故事以后,感動得潸然淚下、痛哭流涕,不管是養父母還是親生父母,他們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什么是愛,可自己難道只能無能為力的看著嗎?
女戰士
史慶云決定為親生父母做點什么,如今親生母親已經去世,可父親還沒有找到,但父親的名字她此前已經搜索過很多次,都是一無所獲,只能到此為止了嗎?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史慶云看著那個棕色的小藥瓶,發現藥瓶上寫著一個地點: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史慶云從這個線索入手,通過查找醫院的醫生,最終輾轉找到了一個叫邢竹林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這個醫院的大夫,解放后一直在部隊工作,一口氣干到了退休。
中間邢竹林
2007年,史慶云找到了邢竹林,詢問他認不認識張士杰,沒想到,老人竟表現得格外激動。
邢竹林說道:“孩子,你真是張士杰的孩子嗎?你小時候我見過你!我沒想到此生還能見到你啊!”
隨后邢竹林說起了有關父親的一點一滴,原來,當年幫張士杰聯系史洪全的中間人,就是邢竹林。張士杰在前往南方之前,將孩子托付給了邢竹林,讓他找一個靠譜的人。
邢竹林經過一番挑選,聯系上了史洪全,因為他當時結了婚,卻一直沒有孩子,而且夫妻倆老實本分,所以邢竹林才會把孩子交給他們二人。
那么為什么張士杰后來不來找回史慶云呢?因為在當年的協議中有這樣的三個字“定不面”。也就是說永不見面。
張士杰是個遵守承諾的人,既然自己孩子已經送給了別人當女兒,那自己怎么能再要回來呢?
其實在建國初期,張士杰、邢竹林都曾多次前往北京,遠遠地看望正在玩耍的史慶云。史慶云那個時候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遠處站著的,其實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素云紀念碑
知道這件事以后,史慶云哭的更厲害了,她問道:“邢老,那我的父親還健在嗎?為什么我查了那么多次,卻查不到他呢?”
邢竹林說道:“還在!建國后他改名張建國,所以你找不到他!只不過他如今誰都不認得了,你要不去試一試?”
在邢竹林的幫助下,史慶云找到了親生父親張士杰,如今的張士杰誰都不認識,但是,當史慶云來到以后,他竟然奇跡的說了一句:“閨女!”
史慶云
這句話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也包括史慶云自己,她抱著父親放聲大哭,張士杰也老淚縱橫……
2011年,這件事經過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最終塵埃落定,史慶云的母親被追認為烈士,也重新找到了她的墳墓,政府把李淑敏的墓和戎冠秀放在一起,二人的雕像陳列在石家莊烈士陵園中!
這件故事的所有資料也被珍藏在人民解放軍檔案館,讓后人走進這段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紀念碑
在革命時期,由于戰爭的原因,無數的革命先輩只能先國家、再小家,他們為革命付出了太多,值得我們深切緬懷!
張士杰夫婦和史洪全夫婦,他們都詮釋了人間的大愛,對孩子付出了心血。
由于革命的原因,張士杰無法陪在自己的孩子身邊,但建國后他遵守諾言,不要回孩子;而史洪全也讓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顧,將她視若己出,這份感情讓人感動!
希望這份故事能被人弘揚,也想那些革命先輩致以崇高的敬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