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許多原國民黨高級將領都被解放軍活捉,而后被送入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統一改造。
其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甚至還有原國民黨上將,有著“四川王”之稱的王陵基。
那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于前線陣亡的最高軍銜的人是誰?相信知道的人并不多。
1950年初,蔣介石突然宣布國民黨二級上將唐式遵擔任四川省主席,主持四川軍政大局。
僅一個月后,唐式遵發現時局不對,便帶著一部分親信前往川南,途中被解放軍擊斃。
唐式遵就是國民黨戰死軍銜最高將領……
1883年,唐式遵生于四川仁壽一個小康之家,其父為前清秀才,母親則是大家閨秀。
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唐式遵從小讀書之意寥寥,而是想著舞槍弄棒,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依靠武力出人頭地。
長到十幾歲時,唐式遵性格變得愈發暴躁,不講道理,甚至與父親頂嘴。某一日,唐父讓孩子老老實實學習文化,將來報效祖國。
或許是受不了家中長輩的絮絮叨叨,唐式遵一拍桌子大聲喊道:“當今亂世,我決心投筆從戎,博萬戶侯。”
父母見逆子過于倔強,只好聽之任之。沒有了家人的阻攔,唐式遵考入四川新軍于成都設立的一所學堂。
1908年,唐式遵又考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在校期間,唐式遵認識了劉湘,劉湘也是唐式遵今后的貴人。
從速成學堂畢業后,唐式遵如愿進入軍隊,他接到第一個任務就是進藏平亂。成為連長之后,唐式遵與另一名同學潘文華準備前往西藏。
唐式遵的部隊剛進入西藏,因為軍糧缺乏,最終導致全軍覆沒,他與潘文華一路跋山涉水,終于回到四川。
已成孤家寡人的唐式遵,無奈只好回到仁壽老家。不承想,被父親一頓冷嘲熱諷,不滿足于現狀的他只好去投奔老同學劉湘。
往后十余年,劉湘一路平步青云,唐式遵同樣扶搖直上,當劉湘成為川軍軍長的時候,唐式遵也已成為旅長。
二人都是老同學,互相知根知底,且脾氣秉性十分相近,有了這層關系,唐式遵一直在劉湘身邊混得順風順水。
1921年,湖南湖北臨界處爆發戰事,被不斷看好的唐式遵奉川軍總司令劉湘的命令,率領川軍第一、第二軍前去平亂。
不過,唐式遵首個對手居然是吳佩孚,他領導的川軍雖然人數和武器裝備占優,但還是被吳佩孚打得抱頭鼠竄。
經此一役,唐式遵在川軍內的名氣一落千丈。后來回到四川,唐式遵都是夾著尾巴做人,再也沒有往日的囂張氣焰。
因為在戰場上的胡亂指揮,唐式遵不僅損失了大部分精銳部隊,還連累其他同僚。比如川軍混成旅旅長李樹勛就是因為唐式遵的胡亂指揮,導致部隊被吳佩孚徹底沖垮。
他心里恨透了唐式遵,逢人就和對方說:唐式遵是一頭瘟豬!盡管唐式遵如此無能,甚至比豬都蠢,但還是能得到劉湘的信任。
1926年,川軍歸附北伐軍,劉湘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軍長,唐式遵則成為二十一軍第一師師長。
這下可好,外戰外行的唐式遵領著部隊,在四川、江西、湖南等地對紅軍發起進攻。與紅軍作戰時,唐式遵同樣輸多勝少。
有一次,唐式遵所帶領的部隊被紅軍徹底打散,身為一師之長的他居然躲入一戶農家,卑微乞求對方收留,這才免于被紅軍俘虜。
這次徹底的失敗,讓蔣介石非常震怒,劉湘卻又主動大包大攬,唐式遵這才免于處罰。后來劉湘成為四川一霸,唐式遵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成為二十一軍軍長。
民間傳言,劉湘之所以一直信任,并對唐式遵照顧有加的原因,二人可能發生過一段超越尋常的關系。
其實,唐式遵之所以能一直被劉湘留在身邊,不是因為他軍事指揮能力多么高超,而是因為唐式遵是劉湘手中的一把刀。
劉湘不好出面辦的事情,可以交由后者出面,比如貪污受賄,或者其他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唐式遵一直充當大哥劉湘的橋頭堡。
必要時,劉湘還可以把唐式遵推出去當替罪羊。這樣一個地方軍閥的身邊,需要有一個像唐式遵這樣肯干臟活、累活的角色。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后,劉湘擔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第二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唐式遵被任命為第二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積極向國民政府請求出川抗戰。
當唐式遵率領部隊駐扎于九華山時,遇上日偽軍的進攻還是一敗涂地。
1938年,劉湘因病去世,沒有大哥保護的唐式遵遭到其他川軍將領的一致反對與聲討。1941年,唐式遵甚至參與到皖南事變,造成新四軍傷亡慘重。
之后,唐式遵升為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1942年,浙贛會戰爆發,中國軍隊連連敗退。
唐式遵這在這次戰役中固守皖南地區,并牽制日軍西進和阻止日軍從長江口登陸,總算打了一次勝仗。
1942年底,國民政府召開全軍參謀會議,唐式遵受到軍事委員會和國防部的嘉獎。
全面抗日戰爭結束后,唐式遵被剝奪軍權。他原本想回到川軍任個一官半職,但因為過往的黑歷史,只好就此作罷。
1949年底,解放戰爭形勢已經十分明朗,唐式遵昔日的好同學潘文華聯合其他四川當地軍閥共同選擇起義。
潘文華知道唐式遵目前的境遇,所以想著拉他一把,親筆寫了一封信,邀請唐式遵一同投誠。
但誰成想,唐式遵并不領情,還說了一番違背民族大義的謬言:“劉文輝、潘文華等四川老同事背叛黨國,投降共產黨,王陵基更是被解放軍活捉,只有我一個人還在大陸為黨國奔走。自己絕對不逃,更不會投降共產黨。黨國今天走到這樣地步,我若再行離開,不但對不起黨國,對不起蔣介石,連自己的良心都對不住。”
唐式遵的這番話,從表面看上去似乎代表這個人還有些道義,實則反映出目光狹窄,根本不顧四川民眾的死活,只想著以一己私利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只可惜,不僅四川,全中國的解放都是人心所向,亦是大勢所趨。
1950年初,唐式遵被蔣介石任命為四川省主席,這么一個空殼的四川省主席根本決定不了任何局勢。
1950年3月,唐式遵帶著一部分親信準備回到四川仁壽老家,經過川南越西縣時與解放軍相遇,雙方立即發生交火,唐式遵被我軍當場擊斃。
其實,毛主席對唐式遵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給予較高評價。而1946年之后的唐式遵在很長一段時間得不到國民黨的重用,他原本可以和老同學潘文華等人一起選擇棄暗投明。
但因為那心中僅存的“道義”和對權力的貪婪,導致唐式遵最后走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參考文獻:
[1]胡平原.蔣介石參謀團入川“督剿”紅軍始末[J].文史春秋,2019(03):48-52.
[2]郭煒.蔣介石與“四川王”劉湘之間的爭斗[J].文史月刊,2010(03):35-3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