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說,大多數人對于李榮浩騰空在飛機之上拍的新歌《名字》封面會一頭問號。
就像,大多數人對于李榮浩八專的期待也是基于《烏梅子醬》的基礎之上——我對此也有我的問號?明明李大哥的七專也有《縱橫四?!贰ⅰ渡酱ā?、《也許是愛情》這樣的優質貨色,干嘛大家一直不放過《烏梅子醬》呢?
基于此,李榮浩八專首單《名字》的出現,更像是一次以不著痕跡的風格“翻轉”眾人期待的小小叛逆,我甚至更覺得這首歌有著不著痕跡的高級勁兒,如同他也曾發過《耳朵》這樣深刻的細膩之作,發過《嗯》這樣帶些實驗性又先鋒的專輯,如同那張當年眾人看封面無話可說聽完專輯亦無話可說的《模特》(兩個“無話可說”的意義是想反的,懂的人會懂)。
《名字》是自帶話題的,話題的起點必然是歌曲創作名單上除了李榮浩、青格樂、周天澈之外,多出了吳青峰這位詞作者,顯而易見打開了李榮浩又一種新的文字視角去闡述情感,去唱敘過往,所以《名字》的落點,用音樂本身能接得住,同時也融于了抒情歌這不算高的聆聽門檻之內。
而前面我講到那不著痕跡的高級,是在于鼓的律動,格外打動我,主歌鋼琴到副歌鼓其實在同一個節拍型之內,但切分音的使用方式不同,造就了主歌與副歌截然不同的聽感,嵌入歌詞主題要銘記或忘記一個名字的前后心情,亦是如此不同,隨著一聲飛機起飛的音效,遠離過往的環境音響起,在舊愛里沉溺的心情都放晴了不少。
現在我大概知道封面為什么要這樣設計了,至于李老師說的“實拍”?! 航空安全局都不能答應這說法,不管 Beyoncé 是不是局長!
再矯情點講,《名字》里的鼓,打的有人味,有呼吸感,不只第一段鼓聲進入副歌后推高情緒,第二段主歌如同小軍鼓一樣的擊奏,都聽得出從制作人、編曲者到鼓手的創新精神 (鼓手大家可以不用想當然,這次不是一人男團李榮浩打的) ,如此認真做音樂的人味表達,著實有虛擬器樂音色所不能比擬的扎實與靈動。
扯遠點講,AI 再強大,真實樂器和真實人嗓的魅力還是無法被取代的。
所以《名字》這歌的動人,也是少不了李榮浩肉嗓的動人,常見的真假音自如交錯是基本操作了,動人之處的細節,還在這歌開頭和結尾他那兩首意外出現卻也極度貼切的深呼吸,激活了吳青峰填詞這首歌要從生命中擦掉一些名字之難以抉擇的猶疑與踟躕情愫。
別看咱只是聽音源,很多豐富畫面想象的催生,要么靠聽者敏感的思維,要么真得靠演唱者在細節處認真的設計與執行。
在希望李榮浩八專二單依然維持《名字》這濃厚的人味之前,我先繼續循環這首歌了,也希望能安利給許久沒聽到有人味音樂的聽眾,無論你喜歡還是唾棄《烏梅子醬》,都不妨試試這首值得公認一個“好”字的新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