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才女武亦姝在大眾視野中,已經有一段時間未頻繁出現了,差不多有10年之久。大家都挺納悶。
一般人參加完詩詞大會,往往會借著這個契機大量曝光而出名,有人可能是為了獲取一些經濟收益,雖說做法見仁見智,但也無可厚非,畢竟人生中能有幾次這樣出人頭地的機會呢?
可武亦姝的父母不知是怎么考慮的,難道真的甘愿讓這個才女就此低調下去嗎?
武亦姝去牛津讀博,“專業”令人嘆息,消失十年后終于看清了現實!
不過互聯網上也時不時會有關于她的消息,很多學生還把武亦姝當作自己的偶像呢,這不,時隔10年,她的名字又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
可是這一次,武亦姝的選擇讓很多人大跌眼鏡。還記得她當年報考清華時,是以理科生的身份參加高考的,所以大家自然而然會以為她會選擇清華的王牌專業。
要么是計算機,要么是跟物理、數學相關的基礎學科,畢竟選這些專業以后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可這樣的才女偏偏不走尋常路。
10年后,有人爆出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消息:武亦姝已經成功從清華大學畢業,那么畢業后她又將去向何處呢?“牛津大學”這四個字一下子映入眼簾。
原來才女未來的出路是要出國留學深造一番。那她所學的專業又是什么呢?從網上給出的清華大學畢業論文就能看出一二。
武亦姝的畢業論文,乍一看標題就讓很多人意外了,因為這跟理工科壓根就一點關系都沒有,她寫的是跟張愛玲的《小團圓》相關的內容,所以大家斷定她學的仍然是純中文專業。
作為一個才女,大家總是希望她能學一些更加實用的專業,但是沒想到的是,她10年來一直都堅持著自己最熱愛的東西。
也許學文學是難以獲取豐厚收入的,甚至可以說是以后不好找賺錢的工作,但她的頭腦和認知已經達到了這樣一個高的水平。
她仍然能夠義無反顧地投身于自己的理想中,這樣的人既讓人看清了現實,也讓人感覺很佩服。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武亦姝,尤其是在這個文科生早已沒落的時代
武亦姝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后傳出消息,她即將前往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博士學位。原來參加詩詞大會并不僅僅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選項而已。
她確實非常熱愛詩詞和文學,所以她的畢業論文才會選取張愛玲相關內容作為選題。而這種堅守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如今很多人過于功利。
學了文科之后,這輩子豈不就像是定型了一樣?哪怕并非其親生父母,很多家長也擔心這樣一個才女以后進不了大公司可怎么辦。
她以后沒辦法在科學界做出一番事業了,這豈不是一種莫大的遺憾。大家選專業時,就像張雪峰所給出的那些建議一樣,只注重實用而不考慮那些看似虛無的風花雪月。
但是要真正下決心去牛津大學攻讀古典文學,那也是需要有殷實的家境以及聰慧的頭腦的,這兩者缺一不可,這個決定對于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不是那么簡單的。
因此武亦姝更加讓人佩服,因為這并不是一條容易堅持下來的路,也并不符合大眾的普遍期待。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當中,能夠堅守初心不曾動搖的人又有幾個呢?所以這個選擇公布之后,必然會有很多家長感到可惜。
必然還會有人覺得不至于如此,但只要她喜歡,她確實可以這么做,我們也應該祝福她。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