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游學征集古玉,駕車向南行駛,途徑杭州,逗留兩日參觀杭州良渚古城遺址考古公園,以及良渚博物院,對于收藏家而言,意義非凡。
良渚遺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良渚街道境內,地處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也就是5000年前左右,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
良渚遺址發現于民國二十五年,遺址群中發現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跡,遺物的發現,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良渚古城遺址參觀受益匪淺,出土遺跡表明,五千年前良渚時期,即存在功能完善的王城,選址群山環抱之地,削山為基,夯土筑墻,建王室,夯廣場,堆神臺,積糧倉稻谷二十萬斤,這一切跡象都表明,良渚時期王權制度已經確立,社會等級制度已經非常完善,平民集中化生產管理的基本社會秩序已經基本完成,可想而知,當時兵卒的統一化戰斗力堪稱恐怖,這些所見所聞,對于收藏家們研究良渚文化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踏尋半晌收獲滿滿離去古城,第二日稍作休息參觀良渚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距離王城遺址大約四五公里左右,建筑簡肅典雅,山水相連,良渚遺址更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覽依托水鄉澤國,文明圣地,玉魂國魄三個展廳,展示了良渚遺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遺產價值,體現了良渚文明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貢獻。
良渚博物院對于文物歷史解讀非常可圈可點,逛完博物院也增長了許多見聞,但是當逛到玉壁展覽區的時候,內心卻非常疑惑,根據常理來說,良渚博物院古玉器是世界人民的良渚學習圣地,也是許多收藏家們初期學習的標桿,按照常理來說,不應該出現不符合,標準器特征的器物,多角度觀摩半晌,越看越疑惑,良渚博物院怎么會征集這樣的器物,堂而皇之的展覽。
如下圖所見,良渚博物院標注征集,并非遺址出土,博物院社會征集也屬正常,但是這件器物與其他遺址出土玉壁相比較,卻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多角度觀摩發現,玉料熟舊程度,制作切割工藝,解玉砂的游離風化,特別是沁綹皮殼的腐蝕風化,都不符合良渚同時期玉壁特征,這樣的器物用于展覽,到底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昵,難道是為了考驗大家眼力的耐藥性?
同樣的玉料同樣的坑口狀態,為何會出現不同的制作的工藝,不同的玉料老化,不同的沁綹腐蝕鈣化等等等等,如果這件器物出現在某些小拍也就罷了,沒想到堂而皇之出現在良渚學習圣地博物院,屬實讓人感覺非常意外,對于我們收藏傳統古玉的人來說,情感上很難接受!
通俗一點講,這件連老料老工藝制作的高仿玉壁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近現代中級生意貨,渾身上下更是漏洞百出,稍微有點古玉研究基礎的都能分辨良弊,如果良渚收藏家們以此為標桿學習,那以后還談什么良渚,還談什么收藏,還談什么五千年的文化,談談笑話吧,觀之痛心疾首,嗚呼,悲哀!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