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為什么不北伐?洪秀全是開展北伐的。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洪秀全領(lǐng)導(dǎo)的太平軍攻入金陵,將太平天國定都金陵后,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北伐。
太平軍在北伐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失敗,主要有三點原因,阻礙太平軍的步伐了。
第一個原因:貿(mào)然孤軍深入。
洪秀全等人嚴重低估了清朝的實力。
咸豐三年八月,洪秀全派遣兩軍隊,一路從揚州出發(fā),直接北上,一路則沿著長江,開始西征。
可是,洪秀全被勝利沖昏頭腦,對形勢失去判斷力了。
太平軍從廣西起義以來,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受到太大的阻攔就攻入金陵,并占據(jù)了整個南中國。這樣傲然的成績,讓太平天國以洪秀全為首的高層領(lǐng)導(dǎo)人,錯誤地認為清朝已經(jīng)到了摧枯拉朽的地步,只要派出一支奇兵,直接北上,就能攻入清朝的京城了。
從數(shù)量上來看,太平軍北伐的軍隊,只有兩萬人。這支軍隊由于貿(mào)然孤軍深入,遭到清朝軍隊的圍追堵截,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第二個原因:西征軍受到阻礙。
從戰(zhàn)略上來看,北伐的太平軍,其后勤保障主要依靠西征軍。西征軍占據(jù)長江水路西進,目的是要搶占軍事重鎮(zhèn)武漢。
太平軍如果能占據(jù)武漢,就可以輻射到整個湖北,讓北伐軍進可攻、退可守。
讓洪秀全等人沒有料到的是,西征軍受到了強烈阻擋。
清朝名將江中源拼死與太平軍鏖戰(zhàn),讓太平軍西征受阻。
西征軍無法取得勝利,讓太平軍的北伐隊伍后勤無法跟上,這也導(dǎo)致洪秀全的北伐失敗。
第三個原因:曾國藩領(lǐng)導(dǎo)的湘軍迅速崛起。
洪秀全北伐、西征相繼受到阻礙后,給曾國藩的湘軍發(fā)展帶來了機會。
咸豐四年初,太平軍的北伐、西征不順后,揮師南下湖南,準備占據(jù)長沙,積蓄力量后,再次北伐和西征。
讓洪秀全等人沒有想到的是,曾國藩在悄無聲息中,練成了一支裝備西洋炮械的水陸兩師。
曾國藩雖然在靖港之戰(zhàn)中失敗,但湘潭大捷,讓清朝看到了消滅太平天國的希望。
在湘潭大捷中,湘軍十戰(zhàn)十捷,將太平軍最精銳的林紹璋部幾乎全殲。
橫空出世的湘軍,不但讓太平軍膽寒,也引起清朝高層的高度重視,并迅速命令曾國藩前往江西作戰(zhàn),阻擋太平軍北上、西征的步伐。
正是有了湘軍的掣肘,讓洪秀全無暇北伐,不得不調(diào)兵遣將,與湘軍周旋,加上太平天國內(nèi)訌不斷,洪秀全懶政,最終被曾國藩消滅,讓人可嘆。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