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丁。
在一片爭議聲中,由國內左派大V司馬南領銜主演的電影《重山之外》,于今天正式登陸全國院線。這種爭議的出現,絕大多是源自司馬南這位電影主角本身。
或許不少人都會好奇,這部有了司馬南“加持”的電影,最終能取得怎樣的票房成績。畢竟,盡管網上反感司馬南的人不在少數,但從紙面上看,他的粉絲群體也不可謂不龐大。僅在抖音這一個平臺上,其顯示的粉絲數就已超過了3500萬。另外在微博、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其粉絲數也有數以百萬或千萬計。倘若這些粉絲比較踴躍地去觀影司馬南這部新片,那票房還是相當可觀的。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根據目前比較權威的電影App“貓眼”統計,從上映首日的表現看,截至晚9點,《重山之外》的票房為49.9萬元。另據“貓眼”的預測,該片的總票房約為235.7萬元。不得不說,倘若最終當真呈現的是這般結果,那它顯然與司馬南的粉絲量并不匹配。
那會不會電影票價定得比較便宜呢?畢竟不僅司馬南長期以所謂“底層民眾的代言人”自居,且對于司馬南在《重山之外》中的角色,有關新聞稿早前也曾這樣介紹,“爸爸(司馬南 飾)滄桑的白發訴說著歲月的無情, 憂郁的眼神詮釋著生活的辛酸, 拄著的拐杖表現出了底層人民的奮力掙扎”。
要說起初在看到“19.9元起 特惠購票”的訂票信息入口時,老丁也一度以為該片的票價挺“親民”。但實際點擊進去后才發現,這“19.9元起”不過是個噱頭,它僅限于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少數座位。絕大多數座位的票價,為59.9元甚至69.9元。
這就順帶回到上文提到的一個問題,即哪怕只有350萬人(僅占司馬南抖音粉絲數的約1/10)觀影此片,按照以上票價推估,票房也該有過億的水準了,遠超“貓眼”預測的235.7萬元。
您或許要問,是不是司馬南對這部電影票房的態度,表現得比較“佛系”呢?大概率并不是,他應該還是相當在意的。稍微翻一翻過去一段時間他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的發帖,提到《重山之外》的內容那可真不少。4月8日,在《<重山之外>咋被罵成這樣?這事越來越不對勁》這個頗有“味道”的標題下,司馬南長文抒發了自己的“氣憤”。在今天這個電影上映首日,司馬南還于晚間發視頻,怒斥所謂“黑粉”。
不過,對自家粉絲的變現能力有限,似乎亦非司馬南此次出現的新狀況。在近年的一次直播賣書中,司馬南僅賣出68本。去年末,司馬南曾對著名演員唐國強執導的電影《開國將帥授銜1955》極度不吝溢美之詞,并在個人平臺上連發多文予以代言、力挺。但這部電影最終的票房,可說是大大的“撲街”,司馬南對此那叫一個憤憤不平,以致在后續相關的文章中,口出了一連串“帽子詞”。
一段由某觀影者在今天發布的影評,讓老丁不僅印象極深,更是回味無窮。他說,“《重山之外》司馬南的演技可以說是爐火純青,演的窮人跟真的一樣,完全看不出是在美國有房產的人,讓諸多電影學院科班出身的演員汗顏。”
說到這“演技”,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重山之外》可真不是司馬南“從影”的“處女座”,實際上他已是一位從影超過30年的資深演員。根據可查的資料,司馬南首部參演的影視劇,應是那部現象級的室內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在接下來的這30年里,司馬南可說是“演耕不輟”——既現身過大鵬(董成鵬)主演的喜劇《屌絲男士》,也客串過一些主旋律電影。2019年,他還主演過一部名叫《投資》的電影。
對于《重山之外》此次接下來可能的票房不佳,有網友調侃說,“司馬老師,如果你把名字改為《司馬美國夾頭記》記實片,一定會一票難求支持”“建議下次拍《電梯驚魂》票房估計會好一些”。
您對此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