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拉多美術館的認知,最早是在海明威的《死在午后》。他說如果馬德里只有普拉多,別的什么都不算,那也值得每年到馬德里待上一個月。那里的布置非常簡單,無意夸耀或突出名作,以至于游客都有點不相信那些作品是藝術杰作……后來有機會去普拉多一看,果然是好東西太多了,看花了眼。
書里還有印象的是他對戈雅的評價,說戈雅不相信服裝,相信黑色和灰色,相信塵土,相信光,相信他自己所看到的、感覺的、觸覺的、使用過的、喝過的、吐過的、懷疑過的、愛過的、恨過的……巴拉巴拉。那段描寫一下拔高了我的期待。
后來到了普拉多,直沖戈雅的黑色展廳,親眼看到他作品的感覺真是難忘。他的畫讓人有也想涂上兩筆的欲望,但你會絕望于無法抓到他那些作品的氣壓和矛盾性。
今天在浦東美術館看普拉多美術館的聯展,細細看了戈雅一些我當初沒認真看的作品,一些不那么黑暗的畫,有個感想——
畫家有時候像導演。有的導演一輩子拍的都是一部電影,比如伍迪·艾倫,但也有庫布里克那樣的,什么題材都能拍,而且還拍得那么好。戈雅就是后者。
相比起來,我最終還是更喜歡后者一點。
沒有畫家能把一切都畫出來,但戈雅嘗試過一切。
*圖1-16都是戈雅的畫,后面放了這次展里我還很喜歡的四幅,兩幅維拉斯凱茲的,兩幅格列柯的。
[呲牙][呲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