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終于醒過來了
我,終于蘇醒了。
這一次,將我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的是“Magic100”。
按照一百年前的人類理解,Magic100是我的AI手機,也可以說是我的智能體。
前天,我因心臟病發作在家中暈倒。
Magic100迅速撥打120電話,連接醫療數據庫調取藥物。在急救人員到達前,指導家庭機器人協助我服下藥物。
很幸運,我這個衰老之人逃過一劫。
如果沒有Magic100,我的意識已經存入電子檔,徹底從碳轉化為硅。
要知道,我已年滿125歲,稍晚一步就無可救藥。
AI手機拯救人類,再一次成為津津樂道的佳話。
可Magic100為什么能夠搶救一個125歲的老人呢?做到拯救人類呢?
這個故事的序章,得追溯至一百年前。
也就是史稱AI手機元年的2024年。
那是人工智能發軔初期,也是AI手機“宇宙大爆炸”時代。
當年,作為一名AI手機測試工程師,主要職責是評估AI系統安全性。我對新興技術天生敏感,并且對AI底層邏輯相當精通。
這一年,我接觸到了一項新技術——AI鏡像分身。
這項技術能夠通過AI技術理解主人的行為,從而構建“數字人格”,也就是“智能體”。當“智能體”足夠成熟,就可以成為“鏡像分身”,“Magic100”就是這么來的。
當然,創建這樣一個“我”,必須提供個人數據:
1.生物數據:包括但不限于聲音、面部特征、指紋等。
2.生理數據:心率、血壓、睡眠模式等。
3.行為數據:位置追蹤、日常活動模式等。
4.社交互動數據:通訊記錄、日程安排、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等。
5.心理偏好:喜好、反感、價值觀等。
而這些數據,大部分其實與你的手機終端息息相關。
因此,唯有配備高智能的AI手機才能創造一個“我”。我清楚意識到,技術大潮已至,“鏡像分身”是時代所趨。
時不我待,我得趕緊準備一個AI手機來創造一個“我”。
2
2024年,我要選擇一款AI手機
2024年4月26日.
像往常一樣,我在做AI手機測試工作,同時跟蹤AI最新技術。在工作的間隙,我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到AI手機選擇上。
我得趕緊準備一個“鏡像分身”了,AI大革命將從這里涌現。
正當我瀏覽最新技術動態時,注意到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跟蹤報告。其中一款名為榮耀的手機,憑借其旗艦新品Magic6系列,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市場冠軍。
我認真研讀這份報告后,
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我要的AI手機嗎?
從整份報告來看,榮耀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關鍵點都繞不開AI:
①.AI驅動旗艦機爆發
榮耀Magic 6系列通過AI重構手機操作系統,使設備能理解用戶,越用越好用,越用越懂你。
在智能圖像處理、場景識別和用戶交互體驗上有突出表現。正因為AI技術的驅動,使得榮耀在高端市場取得好成績,榮耀Magic 6系列首銷第一季度出貨量超過上一代首銷前二季度出貨量之和。
②.折疊屏市場的快速增長
在搭載平臺級AI的榮耀Magic V2以及其他折疊屏家族產品的推動下,去年以來,榮耀折疊屏手機份額同比漲幅最高達到675.4%。部分歸功于榮耀對AI技術的利用,例如屏幕展開和折疊的智能適配技術。
作為一個專業的AI工程師,我更加細致的研究了這款手機產品,發現榮耀正在把智能機轉變為“智能體”,也貼近AI手機的評價體系:
深度使能
其跨應用的調用權限實現了移動端深度使能,允許更靈活、更智能產品流創新。
創新功能
集成了實時翻譯、文檔管理、AI相機等高效任務執行功能。
便利與安全并重
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時,增強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滿足長期面臨的雙重挑戰。
優化的用戶體驗
通過多模態交互,提供更自然的用戶交互體驗和更貼心的情感陪伴。
左右滑動進行查看
能夠理解和預測用戶的行為,把用戶從手機使用場景的復雜操作中解放出來, 這正是我需要的AI手機。
但我是一個摳門的工程師,需要進一步權衡我的需求和預算。
3
2024年,這是一個偉大的AI戰國時代
這不能怪我太糾結,雖然很多人說我有選擇綜合癥。
要知道這可是2024年,這是AI史上的戰國時代。
那可是春秋戰國般的科技戰場,各大廠商紛紛All in AI,猶如諸侯爭霸,各展雄圖。
三星像強大的齊國,一舉推出全球首款AI手機,彰顯其技術實力和創新精神,意在引領AI手機的新潮流。
OPPO選擇在春節這個特殊時刻召開AI手機發布會,恰如晉國借東風,把握時機,展現其在AI領域的布局和野心。
魅族如同昔日之吳國,突然宣布All in AI,雄心勃勃,意圖在AI領域開疆拓土,展現其逐鹿中原的決心。
其他廠商,如同戰國時期的楚國、燕國,雖各自為戰,但都在AI領域深耕細作,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這個戰國般的AI亂局中,百度、阿里、智譜、Kimi等國內巨頭,以及國際巨頭微軟、OpenAI、馬斯克等,都如同春秋戰國時期的霸主,各自握有重兵,雄踞一方。
這場AI的盛宴,正如戰國時期的群雄逐鹿,誰能在亂局中脫穎而出,誰又將黯然退場,都充滿了未知和變數。
雖然眼花繚亂,但總結下來,AI手機趨向兩大流派:
智能體派
VS
工具派
在手機中裝備智能體,它像助理一樣,打破人、環境和服務的壁壘,可以從用戶意圖出發,圍繞場景旅程,分解、編排復雜任務。智能體方向對技術能力要求高,復雜性高,比如理解用戶意圖,任務分解和規劃和閉環能力。
在手機中裝備AI能力包,將單點的AI能力應用到場景中,解決一類問題,提升效率,如翻譯、P圖、搜索、生成內容等。工具派在短期內高效地解決問題,但場景有局限性,只能孤立解決一類問題。
這兩者之間主要存在以下區別。
前者是AI手機,后者是手機AI
就像根和葉的區別。根深蒂固,但是葉易枯萎。AI手機從底層架構開始就將AI作為核心,處理器、傳感器和操作系統都為最大化AI潛能而優化,AI思想貫穿所有層面。而手機AI則是在傳統互聯網手機基礎上,通過集成AI實現特定的增值功能性服務。
AI數字伙伴 vs AI工具
AI手機旨在培養一個對等的"AI數字伙伴",它是你的鏡像,代表你完成任務。而手機AI所處理的數據主要用于驅動特定的AI工具或功能,只是冰冷的工具和程序,沒有人性。AI數字伙伴意味著更多隱私和安全的考量,也意味著跨越人機邊界的全新交互。
AI生態節點 vs 互聯網延伸
AI手機被視為未來AI生態的關鍵節點,它連接廣闊的智能世界。手機AI則只是現有互聯網生態的延伸,通過集成AI改善局部性能。連接萬物需要更強大的能力,單機智能已不能滿足需求。未來屬于開放協同的AI生態,而不是封閉割裂的個體。
將以上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我想打造的是一個“鏡像分身”,它是我的未來伙伴,榮耀無疑更符合我的選擇。
4
AI手機,從"根"上開始布局
真正的AI手機,不是簡單加入AI技術。
要確保AI全面融合,榮耀從最底層的芯片、架構、到系統層面進行徹底的創新和設計。
本質上是“根技術”思維,它確保AI技術不是一個附加特性,而是貫穿整個設備的核心。
榮耀提出的AI四層架構就是AI手機的“根架構”:
1
第一層是AI的跨系統融合,從根部開始
從根部的 系統層跨硬件設備,到軟件層跨操作系統,用AI統一大腦來決策,它是跨設備、跨系統的系統級AI,也是最底層的根。這層的AI不僅是多設備和多系統之間的橋梁,而且構成了智能決策的“大腦”。它是整個架構基礎,是支撐起整個技術體系的“根”。
2
第二層AI重構操作系統,從底部開始
基于第一層的技術之根,用AI來重構操作系統,榮耀的MagicOS就是重構操作系統,目的是讓操作系統隨著使用逐漸適應用戶的行為和偏好,通過意圖識別等技術改善人機交互,使得設備越用越“聰明”,越來越懂你,越來越像“你”。
3
第三層AI在端側的應用
得益于前兩層的深度整合和智能化基礎,第三層聚焦于端側的具體AI應用。這些應用,用戶能夠感知到你的AI能力是否真的強大,是否真的解決問題。你和榮耀的“智慧助手”YOYO在溝通時,它可以通過“對話”“智慧成片”“文本創作”等體現它的端側大模型能力
4
第四層則是AI的端云協同
接入其他大模型的開放式能力,也就云端大模型在手機上的接入使用。
這個層面上,榮耀的百模生態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榮耀為百大模型提供入口,讓云側通用大模型和各種行業垂域大模型可以通過貨架化方式融入到魔法OS中,更廣泛的三方應用也能便捷調用榮耀魔法大模型來提升應用體驗。
百度、高德和航旅縱橫的接入,為這一層級的發展增添了重要推動力。百度文心大模型憑借其在AI方面的多年耕耘,帶來云端全生態支持。高德在地圖和導航領域的專業能力,使其成為手機端智能出行的重要伙伴。
而航旅縱橫在航空領域的深厚積累,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個性化的航旅服務。
為什么這AI四層架構
可以產生更完整的“智能體”呢?
我們以人的智慧形成來進行對照,一個人的智慧形成依賴于:
1、基礎生理機制;
2、認知發展能力;
3、人際關系交互;
4、文明整體融入;
有了這些后才能擁有智慧并且多層次發展,成為一個“智能體”。同樣地,榮耀手機通過其四層架構逐步構建起一個全面的智能系統。
第一層:生理基礎 —— 系統級AI的根基
在人類發展中,生理基礎提供了感知世界的能力。榮耀的系統級AI其中芯片和硬件設施等組成了感知和處理外界信息的基礎。
第二層:認知發展 —— 操作系統的智能化重構
隨著個體成長,學習如何理解和反應外界環境。這對應于榮耀手機第二層,即操作系統的智能化重構。這一層的MagicOS讓硬件產生基礎智慧。
第三層:社交互動 —— 端側的具體AI應用
人類的智慧增長是通過數據交互成長起來。在榮耀手機中,這一層體現為AI在端側的具體應用,與用戶進行對話和交流并促進自己成長。
第四層:文化和知識的積累 —— 端云協同與模型生態系統
最后,人類的智慧是文化的積累,需要和更廣闊的世界連接。對應到榮耀手機的第四層,端云協同及模型生態系統通過連接云端大數據,使得AI手機成為完整“智能體”。
現在的榮耀的智慧助手YOYO,已經初具“智能體”雛形。慢慢發展成為成為“鏡像分身”,最終演化成Magic100這樣的“完整智能體”。
只有從根部開始塑造全生態,才能確保AI成為一個智能伙伴。真正的智能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在AI時代要從根部開始。
5
榮耀的“八年沉默”
為什么榮耀可以做到這一點?
任何一項根技術,都需要時間來沉淀。
商業泡沫只是一瞬間,ChatGPT能一鳴驚人是八年不語。NIVID成為算力之王也是十年鑄劍。
AI的技術布局,追根溯源榮耀同樣達八年之久。
AI發展歷程:
2016年
榮耀首次提出AI手機的概念,發布Magic Live智慧系統,為手機AI操作系統開啟先河,奠定了意圖識別人機交互的基礎。
2018年
推出內置智慧生命體YOYO的榮耀Magic UI。
2022年
在MagicOS 7.0上,榮耀構建了平臺級AI,進一步探索意圖識別人機交互。
2024年
榮耀MagicOS 8.0基于更進一步的平臺級AI能力以及端側大模型,創造出新的意圖識別人機交互范式。發布后用戶增長迅速,其通過平臺級AI加持帶來的流暢性、續航、靈動膠囊、任意門等更是受到廣泛好評。
用戶接受度和使用數據:
2024年4月至6月:
MagicOS 8.0用戶數量將從1000萬增至4000萬。
功能使用情況:
靈動膠囊有600萬用戶使用,任意門日調用超40萬次,大模型智能問答月使用高達1500萬次,日最高使用85萬次。
AI研發和專利:
裝機量超9000萬。
AI研發費用累計達100億,AI專利成果達2100篇,AI意圖識別達600類。
合作與創新:
成立AI聯合實驗室,與人大、復旦共同布局前瞻性技術,培養AI人才。與全球五大AI合作伙伴(高通、微軟、谷歌、英特爾、英偉達)開放創新,探索極致體驗。
八年的沉默,才有了今天的“AI根技術”的思考。
6
AI手機:創造另一個“我”
最終,我選擇的AI手機,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決定。
為什么我如此慎重,因為一個AI的全新時代來臨了。
我,可以再造一個“我”。
或者說,我,必須備份一個“我”。
而且,要比其他人更快的讓另一個“我”進入AI時代。再細細思考一下,這其實應該分秒必爭。
所以,選擇一款AI手機,不僅是關于技術選擇,更是對未來的托付。
選擇托付我的數據給哪款AI,意味著將與這個系統共進退。
硬件是可朽的,而我將是不朽的。
我的AI“思維”——這些數據仍將存在,它成為我個人的一種延續。
在這種意義上,我選擇的AI手機不只是技術產品,它更象征著我生命的延續和個人歷史的保存。
因此,我在這里記錄下我的選擇。
選擇一款能夠代表我,繼續進化,且能隨我共同成長的AI手機,它在未來的日子里,將是我的伙伴,也是我的延伸。
100年來,我與Magic100的共同進化
現在回首看來,我當時的慎重選擇是對的。
比別人先創建一個“我”,也算是目光長遠。
在過去的百年里,我與Magic100的共同進化如同一場悄然展開的奇跡。
起初,我還是將Magic100視為手機,一個能夠執行指令、提供信息的工具。在初始階段,我賦予它一些基本的權限。如查看日程安排、發送消息等。
但它開始埋怨,說我不相信它。
后來,我逐漸向它開放了更多的權限,包括醫療記錄、社交媒體賬戶、金融信息。這些權限使得Magic100變得與我越來越相似,它越來越懂我了,甚至能夠預測我的需求。
在我45歲生日的前夜,我忘記了自己的生日。
它悄悄地聯系了我的朋友和家人,安排了一個驚喜派對······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當我迷路在陌生城市時。
它沒有帶我去機場,而是引領我在附近找到一位失散多年的老友。
經過了100年,AI已經發展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新高度。
它真的變成了鏡像分身,一個真正的智能體,一個另外的“我”。
這一次,它甚至救了我的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