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聚千年智慧,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萃雅集、輝耀中華;郭文斌老師大家手筆,深掘廣聯(lián)、集古今中外智慧與科學(xué),再加郭老師善學(xué)博智、踐行體悟,讓華夏學(xué)子不僅僅讀、背、解詞句,而且領(lǐng)略深邃,茅塞頓開,一讀就明,一用就靈,身心兼修,老少咸宜,百病漸消。學(xué)能進,進能成,成能用,用有效,效即賢,賢可終。
感召讀書人招蜂引蝶,對照自己實體感悟,方有上敬圣賢,也有下愛己身。吾初學(xué)愚鈍,讓在貪嗔癡慢疑中徘徊了幾十年的我,“鯉魚跳不岀龍門”,學(xué)了一紀(十二年)的《弟子規(guī)》,仍在痛苦中掙扎,背誦了上百遍,卻出界無門。郭老師一個“現(xiàn)場感”把我導(dǎo)出誤區(qū),心性有明凈之悟,淡泊明志,順其自然,舒暢逝水,輕松愉悅能微微看開些了。雖然是一點曙光之紅,可在茫茫夜霧中覺知黎明不遠了。
“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不時默誦,先對人,后對物,有時吃飯時對著碗筷默誦一一《零極限》給予我動力支撐,心平氣和多了,氣順心堵即生即消舒服多了。認人不評價,識己不抱怨;修身在處處,修心在時時;書不讀不舒服,看得開順其自然。雖然我僅僅是開端,秉燭夜游古稀不晚。一一這一切都歸功《郭文斌解讀弟子規(guī)》之顯德,鞠躬致謝,郭老師真棒!
迷茫時開悟,智慧最珍貴。《孝經(jīng)》背誦日日夜夜堅持,多則六遍,少則兩遍,力爭三年內(nèi)完成3000遍之目標,希冀大師所說的“心性提升即空”之望。從前至后十八章,從后至前第一章;《弟子規(guī)》隨小課堂進度,先是背誦1一一4章,后是4一一1章;往復(fù)輪回,堅持大師所感“書讀千遍,其義自現(xiàn)”。此讀法何用?妙哉,非堅持方品出其“妙香”。
吾輩雖愚,鐵杵成針,非功夫深也。何時讀書?三閑時,時節(jié)最佳。
夜,子時入睡,寅時四更醒來,思緒趁虛而入:我對他好,可他不理解我;xx事不公,太不平衡了;我如何如何,他怎么怎么!有時恨得牙根癢癢。哎呀,慎獨難呀!現(xiàn)在有了門路:四更黎明背誦經(jīng)典,閑心填滿了,何怨能生?此為“一閑”。
騎車行路,是我“人生目標”之一。晚年,能走路,少騎車;能騎車,不坐車;能坐車,不躺床一一頤養(yǎng)天年。騎車心閑,看啥都不順眼,怨天怨地,唯有我是,天地皆非一一此心咋修?背誦經(jīng)典,從下樓梯開始:“孝經(jīng)、春秋、孔子……”以前背誦沒有頓號、逗號,更沒有句號,一流水腔背下來,湊遍數(shù),倒也可以補“閑”,不過,無修心之效,逐漸悟出“慎獨”之義,背誦有了標點符號之節(jié)奏。從出門到“道德講堂”,可背兩遍《孝經(jīng)》,特別是紅燈路口,再也沒有恨紅燈之怨恨了。從“道德講堂”返回家途中,又是兩遍《孝經(jīng)》。特別是收獲意義非凡:安全無意外。紅燈停,綠燈行;躲車讓道,靠“第二系統(tǒng)”指揮,背書不亂照背不誤一一現(xiàn)場感太厲害了!這是第二閑。
閑時多思己過,人前不論是非。韓愈談“三上”,我談“三閑”。從小發(fā)怵串門很少,當了校長更避嫌,去了東家,冷了西家,厚此薄彼,惹是生非,干脆,有事上辦公室說,除非探病,過節(jié)拜年,登門拜訪。退位十五年,更無出門之必要,大年初一都是讀書寫作,時不空過。這就是我的“三閑”安排。
這三閑充實了,“現(xiàn)場感”意義就凸現(xiàn)出來了。情緒致病,心閑出余事。長期“處心積慮”,心生不快,特別是發(fā)火、暴躁、狂躁,臟器病多發(fā)且難醫(yī)治根除;一一我是膽汁質(zhì),就是如此愛生氣上火,故立志以來,火脾氣漸弱頻率降低,平心靜氣中舒服多了。粘液質(zhì)、抑郁質(zhì)之人,看上去“平和不急”,但后院常常“起火”,內(nèi)心波瀾起伏,壓至潛意識而不發(fā),更是病之源。常“發(fā)作”易傷五臟,暗生氣也是“細”病難以痊愈。總之,喜怒哀樂者,難長壽也。
我有了這樣的體驗:黎明前,只要是睡足了,背誦《孝經(jīng)》一整遍下來不因分心而停頓,二十分鐘的專注力,全神貫注,聚精會神,這是了不起的(自吹)!接著往回“倒背”,就會出現(xiàn)“非正常序”的背誦,即不停頓、內(nèi)容不錯,但心緒已“岀軌”一一說明我的專控率還得不到百分之百,這是“現(xiàn)場感”還很弱的表現(xiàn)。我曾經(jīng)在學(xué)校作厭學(xué)的心理咨詢,調(diào)查結(jié)果,令人堪憂,一節(jié)課45分鐘,幾乎無人能做到專注到底,一般20分鐘的專注力的同學(xué)都很少,最好的學(xué)生只是能及時收回“跑神”。若把郭老師的“現(xiàn)場感”移植到學(xué)校,該有多大的收益呀!
郭老師把《弟子規(guī)》這座金礦一一富礦,已挖岀了難以數(shù)計的金燦燦的寶貝,我將算是身入寶山而未空回,僅僅是掛一漏萬,我的現(xiàn)場感僅僅是起步,我能自滿嗎?寫出此文,只是求教于大德同仁,請賜教且不吝相幫,也盼望眾親引領(lǐng)我多多從郭老師開采出的金礦,拾撿點滴,以慰古稀之枯竭風(fēng)燭殘年。(王瑞喜 2024年4月26日于黎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