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發飯店
嘗鮮餐廳 | 席子營
傲客自費試吃第1021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562家
Part.1
“沒有服務的凹糟館“
在這家城中村的小餐館里,廚師、配菜的阿姨、上菜的服務員都沒空理你,占座、點菜全靠自己!
臨街的鋪面全數展示著今日食材,炒的都是飯桌常客家常小菜,你能想到的所有組合搭配,都可以幫你實現。
從案臺一角搶來一本點菜簿,為什么用“搶”這個字眼呢?從阿姨配菜、切菜的速度就可以看出,這個小小的凹糟掛有多人滿為患。
阿姨手起刀落,積年累月的重復工作,手眼腦像是被寫入了一套程序,稍瞟一眼菜單,便能精準快速切配。
掌勺的阿叔默契接力,電光火石之間,食材在熱鍋上旋轉跳躍,而后一道道充滿鍋氣的家常炒菜躍然盤上。
Part.2
“有鍋氣的家常味道“
上菜阿姨也保持著“秦發速度”,每道菜從出鍋到送入口中,大概只間隔了短暫的一分鐘。趁熱最能吃到鍋氣,也是對一道菜最大的尊重。
炸排骨怎么可以那么脆香軟糯呢?感嘆里有對美味的稱贊,也有對自己永遠炸不出這般排骨的悲傷。
排骨提前腌制到連骨頭都入了味,外焦里嫩,酥脆的薄荷清新解膩。到底是哪位了不起的云南人發明了這道菜!
一道合格的家常菜,下飯是其重要的特質之一。舀一勺酸辣咸香、連帶湯汁的泡椒牛肉拌開,誰懂這碗飯的含金量!
一開始阿姨端來一大盆白米飯,我們大受震撼,直到一行幾人都將臉久久埋進碗里,從質疑到理解。鐵骨錚錚的戒碳水之人,也很難不破功。
內臟一類的菜品總歸不像薄荷排骨、小炒肉沫一樣被眾人接受。愛的人很愛,吃不慣的人詬病它的腥膻。
秦發的肝腰合炒,在廚師猛火攻略之下,豬肝嫩滑,腰子彈脆,口感層次豐富,也屬于下飯梯隊。
天氣逐漸變熱之后,餐桌上必須得有一道涼菜。不知道你們家最常做的涼菜是哪一道。我們家最常吃的就是涼拌黃瓜折耳根。
帶皮的拍黃瓜由內而外地透著爽脆,折耳根越嚼越香濃。調味里蒜末的香和花椒的麻尤為突出,在悶熱的天氣,比熱乎的葷菜更受歡迎。
一頓家常菜還得有一抹令人心悅的綠,或炒或煮,有它的存在,色香味俱全的“色”才填補上了空缺。
時令的炒絲瓜尖,爆炒之后保留了清脆的口感,沒有嚼不動的絲絲瓤瓤,干辣椒的糊香激發出一絲嫩芽的甜意。像在秦發的一餐甘甜圓滿,回味悠長。
它最難得的就是穩定發揮,濃濃的煙火氣,長久地撫慰著思念家常味道、饑腸轆轆的人們。
更難得的是在物價日益上漲的今天,它能讓我們實現三葷兩素不過百,吃得開懷暢快!這才是一個“凹糟館”存在的意義。
文惠小吃 | 潘家灣
??
桂春小吃 | 豐寧小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