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16日,我國一位早已退休的空軍飛行員突然接到海軍政治聯絡部干事打來的電話,讓這位飛行員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北京海軍第一招待所。
這位飛行員對海軍聯絡部的通知感到疑惑,但他還是第一時間趕到了招待所,當這位飛行員到了招待所后才得知,原來是在中國訪問的美國特遣隊隊長科英要見他。
科英同這位退休飛行員握手后,便向飛行員問道:“先生,在1965年南海的那次不愉快的對抗中,我們有一位飛行員不幸失蹤了,能請你談談當時的情況嗎?”
退休飛行員這才知道科英點名要見他的目的,一幕幕往事涌上這位退休飛行員心頭,他想起1965年到1968年的那段時間,美國的飛機不斷入侵我國領空,科英所謂的那場“不愉快的對抗”就發生在1965年4月,而這場“對抗”恰好就就是這位退休飛行員指揮的。
那么,這位退休飛行員是誰?1965年美機為何頻頻騷擾我國領空?這位退休飛行員和美軍又產生了怎樣的碰撞?那位“失蹤”的美國飛行員結局又如何呢?
這個故事還要從1932年開始說起。
谷德合的“空軍養成史”
這位退休飛行員叫谷德合,他于1932年出生在山東省東明縣一個農民家庭。
為了緩解生活壓力,谷德合從小便幫助家里人干農活,農村出身的他身強體壯,是當兵的好材料。
谷德合的童年是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度過的,他經常在干活時聽見空中傳來隆隆的聲響,抬起頭便看見戰斗機呼嘯而過。
年幼的谷德合對這些在天空翱翔的“大鳥”心生向往,他立志以后也要當一名飛行員,守衛祖國領空報效祖國。
到1948年時,解放戰爭已接近尾聲,國民黨軍敗像已呈,我軍為擴大優勢,在全國各地積極征兵。
此時的谷德合已經16歲,達到了參軍適齡的年紀,他首先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隨后視力極好且身體強壯的谷德合被海軍航空兵部隊一眼相中,1951年12月,谷德合被轉調到海軍航空兵部隊,開始了他的空軍生涯。
起先,谷德合被派往山東省青島市海軍航空學校學習航空知識與訓練飛行技巧,1952年3月,谷德合被轉調到山東濰坊機場繼續進行飛行訓練。
當時的濰坊機場就是后來的“海軍航空兵獨立第一團”,谷德合在濰坊機場中接受了蘇聯專家的訓練,他一開始駕駛的是雅克-18初級教練機。
可由于我國當時飛機儲備嚴重不足,谷德合面臨著“飛機少,學員多”的窘境,當時我國空軍才剛剛起步,谷德合在濰坊機場訓練了一年,可實際飛行時間卻只有三十多小時。
因此,為了將多余的學習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谷德合在訓練之余學習了大量航空知識,他還和同學們討論空戰戰術,對飛機飛行原理也有所涉獵。
1954年6月,谷德合從濰坊機場轉到空軍航校訓練,這次訓練中他駕駛的是雅克-11中級教練機。
谷德合在空軍航校訓練了四個多月,在這段時間內他經過刻苦訓練,熟練掌握了雅克-11的飛行技巧,同年12月谷德合被調回濰坊機場,此時機場已更名為了航空兵獨立第一團。
此時的谷德合已經是一名合格的飛行員了,部隊開始讓他開著拉-11號戰斗機,執行飛行任務。
到1955年時,我國的航空技術已有所進展,谷德合便被從航空兵獨立第一團調到沈陽空九師,學習噴氣式飛機理論,到1956年1月,谷德合又被調往山東流亭機場。
此后,應國家需要,谷德合曾被多次轉調執行任務、學習與訓練,在一次次理論學習與模擬對抗中,谷德合練就了驚人的心理素質和本領,直到1965年,谷德合被轉調到海南島,此時的谷德合還不知道,他即將在海南島的領空迎來他的“成名之戰”。
海南島領空保衛戰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為在美蘇冷戰之中取得優勢,意圖控制越南以降低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在東南亞的影響力,1955年開始,美國對越南實行了“軍事介入”。
1964年7月底,美軍派遣艦隊在北部灣附近對越南海軍進行突然襲擊;8月2日美國驅逐艦在越南領海擊沉越南魚雷艇;8月4日,美國宣稱遭越南魚雷艇轟擊,隨后派遣轟炸機轟炸越南北方義安、鴻基、清化等地區,這一連串美軍對越軍事行動被稱之為“北部灣事件”。
美國制造“北部灣事件”后,將戰爭的火焰蔓延到了越南北部,美國人派出了5艘航空母艦組成戰斗群,在每天出動上百架轟炸機轟炸北越的同時,也襲擊了我國商船和漁船,并出動偵察機屢次闖入我國領空進行偵查和挑釁。
中國南部的海空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我國政府曾多次向美軍發出警告,可美軍卻對我國政府發出的警告“熟視無睹”,依然我行我素數次進犯我國領海和領空。
1965年3月24日,美軍派遣無人駕駛高空偵查機“AQM-34A型‘烽火’式戰機”,侵犯我國海南島萬寧上空。
我國南海艦隊航空兵指揮所命令精銳飛行員王相一單機起飛截擊美國無人機,王相一駕駛戰斗機拔升到1.6萬米高度,在距離美機3公里時再度躍升逼近并連開三炮,美機左翼被我軍擊中,隨即墜落海中。
同年3月31日,美軍又派出無人駕駛高空偵查機進犯海南島陵水以東的楊梅市領空,我方也派出作戰人員前往截擊,我軍戰機在迫近美機110米時,對準美軍偵察機尾部進行一輪精準射擊,美機當即在三亞北處墜落。
我國空軍用實際行動向美軍表示,中國的領空神圣不可侵犯。
然而,氣焰囂張美國人不肯善罷甘休,兩架無人機被我國接連擊墜,為找回顏面,1965年4月9日美軍派出了8架F-4B型“鬼怪”式超音速戰斗機侵入我國海南島領空。
F-4B型號戰斗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斗機,F-4B戰斗機最大時速可達每小時2338公里,可拔升至1.53到1.8萬米高空,F-4B戰斗機還裝有搜索警戒雷達,并裝配了4枚“麻雀”導彈。
美軍曾氣焰囂張地吹噓說,F-4B戰斗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斗機,在整個東南亞無人能敵。
美軍8架F-4B戰斗機侵入我國海南島領空,其中四架經過白龍尾島后便沿原路逸去,余下四架F-4B戰斗機則繼續入陸北犯。
南海艦隊航空兵指揮所立刻派出4架殲-5型戰斗機起飛迎敵,谷德合擔任此次截擊行動的大隊長,駕駛長機。
當時,我國的殲-5型飛機和美機相比,是比較落后的,殲-5型飛機沒有導彈,也沒有反導系統,速度與拔升高度也不如美機。
但美軍的F-4B戰斗機也有缺點,F-4B戰斗機雖然直線飛行速度很快,但兜圈半徑卻很大,谷德合和隊友們利用這個優勢,對美軍F-4B戰斗機展開截擊。
1965年4月9日8時許,海南艦隊警戒雷達在榆林正南110公里處發現四架美F-4B戰斗機即將進入我國領空,谷德合和隊友們駕駛著殲-5型戰斗機,直飛美機而去。
谷德合駕駛著飛機一邊拔升高度,一邊向榆林方向飛去,谷德合環顧四周搜尋敵軍蹤跡,當時天氣情況復雜,云的厚度很大,敵軍戰斗機隱匿在重云之中,用肉眼很難發現。
谷德合拔升至9000米高空時,地面指揮員向谷德合一行通報說:“在谷德合右前方60公里,高度約10000米處發現敵機。”
得到敵軍位置消息的谷德合等人將飛行高度拔升至了13000米的有利位置,正準備調轉方向時,4號機的李大云報告說:“發現一架敵機咬尾!”
果然,就在機群編隊的后面隱隱約約跟著個黑點,原來狡猾的敵人早已繞到了谷德合等人的身后,企圖通過追尾戰術將我軍飛機殲滅。
谷德合很快發現,還有一架敵機正死死咬在機群后面,兩架敵機正作著攻擊動作,呼嘯著向己方機群飛來!
谷德合當機立斷,下令機群甩掉副油箱,同時命令群機進行小半徑急轉彎。
正死死咬住我軍機群尾巴的美軍飛機措手不及,沖到前位,被谷德合的空軍部隊反扣,“獵人”成了“獵物”,形勢陡然倒轉。
此時李大云的瞄準器已經穩穩套住敵機的尾巴,向谷德合請求射擊,谷德合向地面指揮部發送射擊請求,卻沒有得到回應。
狡猾的敵機利用速度優勢,直線加速拉開了我機與敵機距離,企圖誘引谷德合一行進行追擊。
李大云正死死咬住逃竄美機,與谷德合等機越來越遠,谷德合擔心李大云孤軍深入吃虧,命李大云停止追擊回到編隊。
李大云追擊的那部敵機很快就消失不見,茫茫云層又回歸了往日的靜謐。
谷德合集合機群,準備前往五指山、東方縣上空巡邏,就在谷德合準備下達命令時,他突然聽見護尾器傳來刺耳的警報聲,谷德合趕忙回身查看,先前逃逸的美軍又繞返回來咬住了機群尾后。
谷德合下令機群進行戰術脫離,李大云在緊急之中進行了急轉彎大坡度反扣,死死咬住了追擊的敵機,他再一次用瞄準鏡穩穩套住敵機,向谷德合請求射擊。
此時,兩次被倒扣鎖尾使得美機慌了手腳,被李大云鎖尾的敵機左右擺蕩企圖逃脫。
可李大云卻死死咬住敵機,他多次向谷德合請求射擊,均未得到回應。
就在此時,隱蔽在李大云后方的一架美機見隊友被李大云緊緊咬住,為救隊友,李大云后方的美機駕駛員按下導彈按鈕,向李大云發射了兩枚麻雀-3號導彈。
在導彈迫近李大云時,李大云駕駛飛機的護尾器再次發出刺耳的警報聲,李大云意識到,敵軍可能朝自己發動了攻擊。
于是,李大云在空中緊急進行了一個大坡度急轉,在導彈就快擊中自己時再突然躍升避開,“麻雀-3”號導彈在李大云機腹下化作一縷白煙,“砰”地在李大云飛機前方爆炸。
李大云被導彈突然爆炸整的有點懵,難道美機的導彈還有定時炸毀的功能?仔細一看,原來是后方美機發射的導彈,不偏不倚地打在了李大云先前鎖尾的前方美機身上!
被自家導彈擊中的美機在空中拖著滾滾濃煙墜落,李大云趁機轉向,回到了整編機群,李大云后方的美機駕駛員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隊員竟然“命喪己手”,他憤怒地向谷德合的機群連連發射了兩枚導彈和數輪掃射,均被我軍從容避過,這架美機見討不著便宜,只好灰溜溜逃竄出境。
谷德合和他的機群完成任務返航,安全回到了海南艦隊機場。
谷德合不久后了解到,那架向己方機群連發4枚“麻雀-3”號導彈的戰斗機在返航途中墜毀,而就在美機機群起飛時,一架F-4B戰斗機也莫名墜毀,最終只有一架F-4B戰斗機回到美國航母,中國以3:0的戰績在海南上空保衛戰完勝美國。
這次戰斗,谷德合和他的戰友們創造了三個第一:第一次在我國領空與美國性能最好的飛機作戰;第一次在同溫層與美國飛機作戰;第一次與美國帶導彈的飛機作戰。
谷德合和他的戰友們在這場戰斗中充分發揚了中國軍人英勇頑強、勇猛靈活、永不服輸的精神,值得驕傲的是,在這次空戰中,美軍向我軍發射了4枚導彈并進行了數輪掃射,而我軍則未發過一槍一炮卻“殲滅敵機三架”,這是我軍空戰史上的一大奇跡。
1965年8月21日,美軍再次派出無人駕駛高空偵查機進犯中國領空,精銳飛行員舒積成以沉著穩健的動作在海南上空將無人機擊墜,以警告美國不要挑釁中國的領空主權。
同年9月20日,美國一架F-104C型戰斗機侵入我國領空,有了前車之鑒,狡猾的美機此次入侵選擇在我國國境線附近忽進忽出,擦邊挑釁。
我軍航空隊長高翔前往截擊,在距敵機291米處開炮,一直打到距敵機39米才拉升戰機,敵機身中數彈爆炸,敵機駕駛員菲利普·史密斯跳傘逃生,在我國南海海域內被海南民兵俘獲。
菲利普·史密斯后來回憶說:“那場戰斗讓我至今仍心有余悸,這樣近的距離開炮,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這是一次我看也不敢看,想也不敢想的戰斗。”
此后我軍又接連擊墜了三架美軍進犯我國領空的戰斗機,從1965年至1968年三年時間內,我軍共擊墜了三架美軍無人高空偵察機,五架各種型號的戰斗機,而我軍在這幾場戰斗中無一傷亡,我國以8:0的戰績在海南領空保衛戰中完勝美軍。
在美國付出慘痛代價之后,美國飛機、戰艦便遠離了我軍邊境,很少再進犯我國領海和領空了。
會晤交鋒
直到1994年4月16日,美國國防部為了尋找在1965年4月9日海南空戰中失蹤的一名飛行員,派遣了一支由5人組成的特遣調查隊來到中國。
中國外交部接待了這支特遣隊,并將他們安置在了北京海軍第一招待所,當特遣隊隊長科英聽說了1965年4月9日那場導致美飛行員失蹤的戰斗是谷德合指揮時,便指名希望能見谷德合一面。
此時的谷德合已是62歲高齡,他已在7年前退休,距當年那場海南領空防衛戰也已過去了快30年。
谷德合接到海軍政治聯絡部電話后起身前去,4月19日上午,谷德合和美國特遣隊隊長科英在北京長城飯店舉行會晤。
谷德合和科英互致問候后,科英請求谷德合描述當年那場空戰的場景,谷德合神采奕奕向美國特遣隊講述了當年空戰的經過,并回答了特遣隊員們提出的一些細節問題。
谷德合描述完當時的場景后,特遣隊隊長科英突然發問:“你在當時空戰中,有沒有看見我軍的飛機上掉下過什么東西?”
谷德合腦子一轉便明白過來,科英的這句話實乃一語雙關,若回答有,則對方肯定會追著這事刨根問底,若回答無,則會給對方落下隱瞞真相的口實。
谷德合雙手一攤,說:“那天云層很厚,你們的飛機被自己人擊中時我看見了,隨后飛機墜落到了云層底下,我就不知道了。”
科英也聳聳肩說:“我為我軍的飛機誤入了中國的國土感到遺憾。”
沒想到谷德合臉色一沉,正聲道:“不對,你們三番兩次派無人機偵察我國領空,又屢屢派遣戰斗機進犯我國,如果是誤入,為什么你們屢屢在我海南領海尋釁滋事?為什么三天兩頭派遣飛機在我國領界線試探?又為什么向我軍發射數枚導彈?”
科英感到有些無地自容,隨即他又辯解著說:“是你們飛機的轉彎性能好,才能獲得戰斗的勝利。”
谷德合說:“你們應該也心知肚明,貴軍的飛機比我們的好太多,我們能獲勝,完全是靠著我們這些飛行員們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守護祖國領空安全的信仰,艱苦的訓練與不畏強敵的精神,我們的勝利靠的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靠的是正義和勇敢。”
科英點點頭,似乎若有所悟,最后,谷德合緊握著科英的手說:“科英先生,那場不愉快的戰斗已經過去,如今貴我兩國和諧相處,我在此代表當年參戰的所有中國飛行員,希望我們中、美兩國人民永遠和平,友誼長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