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領域,迎來重磅大事件!而且,會影響所有人的錢,所有人。
4月23日晚上,央行發(fā)聲,將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作為流動性管理和貨幣政策工具。
“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
這個公開表態(tài)一下就震動了市場。
因為央行買國債,市場的第一反應就是要量化寬松QE。難道我們要啟用QE這個放水工具了?
要知道在法理上,央行是不能直接購買國債的。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明確規(guī)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不能直接買,但是還留了一個間接買的口子。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中國人民銀行為執(zhí)行貨幣政策,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匯。
無巧不成書!
就在4月23日同一天,財政部在人民日報發(fā)文,直接表態(tài)支持央行,原文是
“中觀機制上,要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金融改革的協調配合,完善基礎貨幣投放和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支持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
財政部和央行同日共同發(fā)文力挺央行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說明這件事已經板上釘釘了。
前文介紹過,量化寬松QE的兩大主體是財政部和央行,由財政部發(fā)國債,央行印錢購買。
買賣國債這個工具進入央行的政策工具箱,用來放水,已經是明牌。
現在,一方面是地方債和樓市泡沫問題嚴重,政府、企業(yè)、居民的負債率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也是超額準備金率已經降到7%了(法定下限是5%),沒有多少放水空間了,而央行之前囤積起來的美元為錨的人民幣已經基本放完,放無可放。
所以現在政策的方向就是:把人民幣掛鉤國債,把國債作為人民幣的錨。
這一舉動代表著什么?對我們每個人又會有什么影響呢?
專家馬江博認為,最關鍵有三個影響。
1、財政發(fā)力的領域將會是大機會,因為水會更直接。
在如今通過中央政府負債和中央政府支出來拉動經濟大盤的政策邏輯下,未來的財政投向哪里、中央支持哪里、國家發(fā)展哪里,哪里就是大機會,大機遇。有錢了。
2、長期的溫和貨幣通脹將會加速到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3、“人民幣潮汐”會周期性出現,加速收割人民幣邊緣資產。
簡單說,造富會在貨幣周期的上下來去中加速洗牌,本質是核心人民幣資產對邊緣人民幣資產的收割。
所以,擁抱核心資產將會是下個十年的主旋律。
什么是核心資產?
什么是“核心資產”?
核心資產,是一個經常沒提起,但是沒有明確定義的詞。
在我們看來,能稱得上“核心資產”,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1)保值性。指資產在持有期間能夠保持其價值的能力,與資產估值的穩(wěn)定性、市場需求和通貨膨脹率等因素有關。
2)公允性。公允性通過共識為資產提供了核心價值,從而帶來了流動性,高流動性決定了資產的流通價值。如歷史上的黃金,A股的貴州茅臺。
3)成長性。只有價值能穩(wěn)定增長的資產,才具有長期持有價值。如跟隨這一波新能源浪潮崛起的寧德時代。
4)稀缺性。稀缺性是價值的保障。如過去20年里中國的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住宅地產,過去十年的比特幣。
基于以上前提,可列舉幾類主流核心資產。
權益市場類:業(yè)績穩(wěn)定、盈利能力強、行業(yè)地位突出、估值合理、具有長期競爭優(yōu)勢且被機構投資者廣泛認可的一類優(yōu)質股票或一級市場股權(一級市場需充分考慮流動性和退出渠道)。
債券市場類:長期國債、金融債及優(yōu)質企業(yè)發(fā)行的信用評級較高的企業(yè)債券。(如果考慮低利率環(huán)境形成的債市牛市因素。如經濟復蘇債券存在虧損的交易風險);
實物資產類:黃金、具有稀缺性和交易價值的藝術品或珠寶、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產,以及部分優(yōu)質項目對應的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簡稱REITs)。
不過,我們在中國的資產配置環(huán)境下提到的“核心資產”,一般指的是上市公司。因為國內的核心資產,多數已經證券化,或者正在證券化。
A股的核心資產有哪些特征?
A股核心資產,應該具備以下特征:
1)穩(wěn)健的財務表現:即公司的基本面,包括持續(xù)穩(wěn)定的高利潤水平(如高ROE)和健康的現金流,能否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并穿越經濟周期?
2)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主要評判指標是市盈率。市盈率是判斷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財務指標,也是評估投資者在這家上市公司的投資,按照公司當前的盈利能力,多長時間可以回本?
3)較深的護城河:真正能決定這個好公司未來發(fā)展空間的,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如專利技術、品牌影響力、特許經營權、規(guī)模經濟等,是否具備難以復制的競爭優(yōu)勢造就的護城河?
4)穩(wěn)定的行業(yè)龍頭地位:是否在自己的行業(yè)內占據主導地位,斬獲較大的市場份額?
5)機構投資者的認可:大型基金、社?;?、保險資金、市場化機構投資者等專業(yè)機構投資者是否占據較高的持倉比例?
最后,需要簡單地說下老美的“舊事”,便于我們思考哈:
201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大空頭》(The Big Short)講述了幾位美國基金經理,在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中,通過做空房地產,賺得盆滿缽滿的故事。
美國2008年發(fā)生的次貸危機,引發(fā)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
為了應對這場金融危機,美國使用了一種非常規(guī)的貨幣政策工具(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來救市,中文俗稱量化寬松。
QE的操作,說起來其實很簡單。
就是美聯儲親自下場大規(guī)模購買國債和其他長期債券來給市場注入流動性,以達到降低長期利率,刺激經濟發(fā)展的目的。
美國在2008年到2013年之間,進行了三次量化寬松QE的操作,三輪QE下來,美聯儲資產規(guī)模從2.3萬億擴張到了4.5萬億美元。
最近的一次QE操作是在口罩時代,為了應對口罩帶來的經濟衰退,美國開啟了最瘋狂的一次QE。
到2024年,美聯儲的資產總規(guī)模擴大到了7.6萬億美元。QE的核心操作是拿著印出來的錢,到財政部去購買國債。
另,有消息稱老美要對我國金融系統“下手”了,如果真的話,真的就超出想象了......
*來源:時局觀察員,有略微修改
更多視頻內容
請在微信上搜索“水哥講故事”
每天不一樣的分享
嚴肅閱讀,讀懂中國
Make A China Agai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