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說過,一些大人物出生時,往往天有異象,或者有其他某種神秘的暗示。
其實,朱由檢出生時也是如此。
朱由檢出生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也就是陽歷的1611年2月6日。
他出生的時辰是清晨卯時,也就是現在的早上5點到7點。
卯時本該是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時間。
但朱由檢出生的那天,北京城上空并沒有太陽升起,只有呼嘯而兇猛的北風,挾帶著西伯利亞凜冽的寒流和漠北高原滾滾的黃沙。
城里城外的所有人都冷得瑟瑟發抖,仿佛進入到一個灰蒙蒙的冰冷世界。
在這樣一個惡劣嚴寒的日子里出生,暗示著朱由檢未來的命運必將坎坷而兇險。
朱由檢當上皇帝,純屬意外,完全是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剛好砸在了他的頭上。
雖然餡餅的色香味俱全,但他的頭其實也被砸得很疼,甚至把他砸出了腦膜炎,砸得他生不如死。當然,這是后話。
皇帝本來是他的哥哥朱由校。只因朱由校圣體不安,英年早逝,并且子嗣匱乏,后繼無人,只能根據“兄終弟及”的原則,由原本七個兄弟中僅剩的五弟朱由檢來繼承大統,延續皇家血脈和大明江山。
在明朝276年歷史、16位皇帝中,朱由校可以說是最無知、最無能的一個。
由于朱由校的爺爺萬歷帝朱翊鈞超長待機(終年58歲,在位48年),導致他爹天啟帝朱常洛直到39歲才繼承皇位。
朱常洛是朱翊鈞的大兒子,按照祖宗家法,是理所當然的接班人,按理早早就應該冊立為太子,接受應有的宮廷教育,為將來正式接班做準備。
由于朱常洛的生母并不受朱翊鈞的寵愛,他的出生完全是皇帝在偶爾臨幸妃子時發生了意外,因此被朱翊鈞視為自己一生的丑事
這也導致朱常洛一生都不受朱翊鈞待見,從未得到過父愛,并且直到20歲時才被冊立為太子,然后又在太子崗位上渾渾噩噩消磨了19年。
在最應該學習和提升的年紀里,朱常洛郁郁不得志,愁眉深鎖,謹小慎微,惶恐不安,于是在近侍的誘導下,整天宴飲無度,尋歡作樂,迷失在美酒和美女之中。
結果,繼位皇帝僅僅一個月后,他就因體弱多病、沉迷女色、操勞過度,最終在“大黃”與“紅丸”的雙重夾擊下一命嗚呼。
就這樣,朱由校作為朱常洛的大兒子,也按照祖宗家法,順理成章地接替了皇位。
悲催的是,相比朱常洛,朱由校所受的教育要更遜一籌,歷史學家孟森說“熹宗(朱由校)為至昧之童蒙。”還有人說他是朱常洛的“文盲兒子”、“一字不識,不知國事”。
朱由校的心思都放在了木工手藝上,他最大的愛好不是當皇帝,而是做木工,并且手藝十分精湛。
朱常洛雖然當皇帝的命運不夠好,但他生兒子的本事卻不小,一共生了七個兒子:老大朱由校,老二朱由?,老三朱由楫,老四朱由模,老五朱由檢,老六朱由栩,老七朱由橏。
可惜的是,這些兒子中,除了老大朱由校和老五朱由檢稍微活得長命一點,其他兒子都比較短命,沒活過八歲。
朱由校比朱由檢大6歲。當他只有14歲時,由于生母王氏病逝,朱常洛把他交給當時的“西李”康妃撫育。
而當朱由檢只有5歲時,也是由于生母劉氏病逝,朱常洛也把他交給“西李”康妃撫育。
就這樣,原本是同父異母的朱由校、朱由檢兩兄弟,在某一段時期內,竟然變成了“同父同母(養母)”。
由于朱由校是老大,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朱由檢是老五,只不過是普通的皇子,養母康妃對待倆人的態度截然不同:
對朱由校,那是百般照料,深怕有半點閃失,一切好吃、好玩、好穿、好看的,全都由他先吃、先玩、先穿、先看。
對朱由檢,只要管飽夠穿就行,稍有反抗必然會被呵斥,得不到半點心靈上的安慰與呵護。
這種明顯的區別對待,對于朱由檢幼小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未完,待續)
(曉崇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部分內容參考網絡資料,如涉侵權,煩請聯系曉崇刪除,謝謝。2024年5月于廣州)
碎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