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價幾十年來首次飆升,日元貶值,日本經濟進入動蕩時代,日美關系將如何變化? 《經濟學人》指出,美國期待日本扮演新角色,日本正在從“失去的十年”中走出來。
“失去的十年”正在解體
1982年,戰后美日關系中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事件之一發生在底特律。 兩名在汽車廠工作的白人男子毆打一名華裔美國人致死,認為他是日本人。 兩名肇事者被裁定有罪,但只被判處三年緩刑和罰款約3,000元。 這句話慷慨激昂,反映了美國政府高層的時代情緒。 上世紀80年代,日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擔心日本會失去經濟強國的地位,采取了強硬的應對措施。
實施貿易限制是為了撬開日本國內市場,促進日元走強和美元走弱。 這些政策一直持續到90年代日本泡沫破裂。 因此,美國當前的“新保護主義”對日本來說可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2023年底,美國主要鋼鐵制造商美國鋼鐵公司同意從日本鋼鐵公司收購約150億美元,但幾位美國議員表示反對。 但是,在美日關系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伙伴關系之一正在經歷急轉彎的時候,情況就更加復雜了。
近年來,日本企業一直在推進以市場和股東為重點的改革,這種態度曾經是美國企業的特征。 另一方面,美國傾向于保護主義,這是日本的特征。 但美國的政策存在許多矛盾。 它正在追求自己的經濟獨立,同時加強其全球聯盟以對抗中國。 日本的做法比美國的做法更有意義。 從2010年起的十年里,變化是驚人的。 這不僅僅是關于利率上升和股價飆升等大局發展。 隨著該國努力應對人口下降的經濟逆風,一些人樂觀地認為,“失去的十年”造成的一些問題正在得到解決。
美國將變得像“過去的日本”
通貨緊縮,再見——日本的物價正在上漲,幾家大公司將工資提高到33年來的最高水平。 再見了,仇外心理——按照西方標準,移民工人的就業人數較少,但他們仍在增加。 告別資本主義——日本公司仍然持有大量現金,但他們正試圖通過增加收購和從股東激進主義中獲利來增加利潤。
了解日本的經濟學家杰斯珀·科爾(Jesper Kohl)對日本的現狀說了以下幾點: “日本的這些變化來自內部,精英們認為,如果他們不保護自己的資產,日本將無法生存。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2020年大量購買了日本綜合貿易公司股票,一如既往地精明。 這不僅僅是“再見”,也是“再見”。
日本作為貿易強國的存在感正在增加,出口在過去三年中激增,部分受益于日元疲軟。 其中,在日企市值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豐田,正在迅速增加在美國的銷量。 這是因為許多消費者更喜歡混合動力汽車而不是電動汽車 (EV)。
高科技產業也在卷土重來。 2024 年 2 月,半導體巨頭臺積電 (TSMC) 在開工兩年后完成了其在日本的第一家工廠的建設。 另一方面,臺積電美國工廠的運營已大大推遲。 美國已經變得像過去的日本一樣糟糕。 日本應該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