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已經是我們出行的必備工具,也使得安全事故備受矚目。近日,一起關于問界M7的交通事故重上熱搜,也讓人深思:我們的行車安全,究竟該如何保障?
事件回顧
4月26日下午4點34分左右,一輛問界M7 Plus正在山西運城夏縣高速公路上行駛。根據AITO汽車官方的說法稱,車輛當時行駛的速度為115km/h。在行駛過程中,問界M7 Plus與前方的一輛道路養護車發生了追尾碰撞。
追尾碰撞后,問界M7 Plus的車頭部分迅速起火。火勢很快蔓延至整輛車,導致車輛被大火完全籠罩。
事故發生后,現場有多名好心人士參與救援,試圖打破車窗想要救出車內人員。但由于火勢兇猛和車門難以打開(也可能與隱藏式門把手設計有關),救援工作面臨極大困難。
事故造成車內三人不幸遇難,分別是駕駛員的丈夫、弟弟和兩歲的兒子。
家屬發聲
據逝者家屬馬女士反映,這輛M7JIAGE 25萬左右,購入僅三個月,還是新車。當時買的時候是奔著有AEB功能才購買的,不知道為何沒有觸發。
事故發生時,車門無法打開,安全氣囊也未彈出,而事故車輛是三個月前新購的問界M7。更為嚴重的是,與馬女士弟弟車輛發生追尾的澆水車,并未設置任何警示牌或路障。
想象一下,當你開著新車,載著家人,行駛在公路上,突然前方出現了一輛未設置任何警示的澆水車,剎車不及,最終導致悲劇發生。這樣的場景,光是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事故原因
綜合看了一下,這次問界M7車禍可以歸結為以下的四點原因:
1、車速過快:根據AITO汽車官方回應,事故發生時車輛的速度為115km/h。在高速公路上,雖然這個速度并不算超速,但如果在遇到前方有障礙物或者施工車輛時,這樣的速度可能導致駕駛員反應時間不足,從而引發事故。
2、與養護車追尾:事故發生時,問界M7與前方的一輛養護車發生了追尾。這可能是由于駕駛員未能及時發現前方的養護車或者判斷失誤導致的。同時,養護車是否設置了明顯的警示標志和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是事故調查中需要考慮的因素。
3、車輛安全系統性能:盡管AITO汽車官方回應稱安全氣囊正常打開,動力電池包特性均正常,但家屬和網友對車輛的安全系統性能提出了質疑。特別是關于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GAEB異型障礙物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是否有效發揮作用的問題。
另外,隱藏式門把手在事故后是否易于打開也引發了關注,這可能影響到救援的及時性。
汽車廠家回應
問界汽車對此事件的回應表示,公司已經成立專項小組,全力配合交警部門調查。關于安全系統是否工作的問題,廠家和家屬雙方各執一詞。
廠家并未直接評論養護車的責任或是否設置警示標志,而是強調了事故發生時安全氣囊在事故中正常打開,大概意思是車輛在安全裝備方面沒有問題。
關于AEB和GAEB系統,如果事故車型未搭載相關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或者事發時車速超過了AEB系統的工作范圍(通常為4-85km/h),那么這些系統可能不會自動觸發。在此情況下,115km/h的車速似乎超出了AEB的觸發范圍。
廠家還強調,動力電池包在事故后特性正常,這表明電池沒有發生自燃,符合其安全標準。
關于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問題,廠家沒有直接回應,但從事故后的視頻和描述來看,這種設計可能在緊急情況下對救援造成一定的困擾。
AITO汽車表示正在積極配合當地交警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并提供一切必要數據以還原事故原因。
網友看法
網友說,不懂就問:是不是燃油車安全更安全!
怪不得周鴻祎這兩天看了那么多車,第一句話問的就是起火了,能不能機械手動解鎖,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這個隱藏門把手,到底誰發明的呢?這個設計理念的本身安全嗎?
結語
馬女士的遭遇讓人痛心,她不僅失去了親人,在尋求真相的路上目前看來并不順利。行車安全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從汽車制造商的嚴格質量把控,到駕駛員的規范操作,再到道路維護人員的細致工作,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此次事故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追求汽車性能和舒適度的同時,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無論是高端車還是普通車,安全配置都不應被忽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