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29日起,在成都買房,再也不用考慮社保、戶口這些煩人的限制了!成都市新的購房政策,像一股清新的風,吹散了等待購房者們心頭的烏云。
成都樓市的解綁,無疑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這場變革中,誰會成為最大的贏家?是那些趁機入市的購房者,還是那些手握大量房產的投資者?或許,真正的贏家是那些能夠洞察市場變化、理性分析的人。
想想過去,為了取得購買資格,得先去查戶口、打印社保記錄,跑斷了腿不說,還可能因為一點點小瑕疵就被拒之門外。
現在新政的實施,成都的購房新政就像打開了一扇大門,歡迎所有人來挑選心儀的房子。不再審核戶籍、社保,不再限制購買套數,連公證搖號選房都省了,直接由企業自主銷售。這不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點菜式”購房嗎?
成都的限購歷史,分成了幾個階段。
成都限購政策始于2011年2月15日,首先在主城區推行了臨時性的購房限制規定:若戶籍家庭已在成都市內持有一套住宅,仍有資格購置第二套居所,但是要購買第三套房產則受到約束。同時,對于那些不能出示成都市稅務證明或社保繳費記錄的非居民家庭,他們在成都市主城區的購房行為也被暫時叫停。這一時期被界定為初步的限購階段。
到了2016年10月,成都進一步強化了限購措施,推出了全新的購房限制政策。這次新政策的限購區域有所擴展,覆蓋了成都主城六區、近郊五區以及天府新區,新規定要求,同一個身份的自然人或法人只能購買一套新建商品住房。隨后,限購政策持續收緊,2017年,主城區和近郊區開始實施“四限”政策,即購房數量限制、房產轉讓限制、貸款限制和價格限制,同時規定新開發的住房項目銷售必須通過公證搖號的方式進行。
從2023年開始,成都的購房限制政策逐步開始放寬。舉個例子,2023年9月,中心城區“5+2”區域之外的購房限制被撤銷,同時,對于面積超過144平方米的住房,其限購規定也被取消。這一時期標志著政策逐步走向寬松。
2024年4月28日,成都市迎來了全面放開的購房政策階段。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發布通告,宣告了成都實施了長達7年的限購政策走向終結。同時,全市的商品住房項目銷售方式也發生了變革,不再采用公證搖號選房的方式,而是轉變為由開發企業自行負責銷售。
解綁后可能會發生什么呢?
可以預見的是,限購解綁之后,成都樓市將迎來一波短暫的炒作熱潮。不少之前猶豫不決的購房者,會趁機入市,希望能在樓市回暖中分得一杯羹。這種熱潮可能會持續幾個月,直到市場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然而,在這場狂歡背后,有一群人卻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們就是那些被限售政策困住的業主。據統計,從2018年到2022年,成都有大量房產被限售,期限在3-5年不等。這些業主手中的房產如同被施了定身咒,眼看著樓市風起云涌,自己卻動彈不得。等到他們解除限售,市場是否會迎來新一輪的踩踏效應,我們拭目以待。
說到成都人對房地產的認知,不得不提的是他們的局限性。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比,成都人在房地產方面的討論和認知顯得相對單一。更多的時候,他們關注的是生活品質、享受當下,而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深層次分析和長遠規劃是不足的。
比如天府新區作為成都的新規劃區域,原本應該成為中產階級白領的聚集地。然而,過高的房價和生活成本,讓這個區域變成了一個“高端盆景”,可望而不可及。政府在這里的投入和期望,與實際的市場反應存在一定的落差。
不得不說,新政對于許多“老購房人”來說,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終于看到了購房的曙光;憂的是,想當年,很多人被購房條件折磨得夠嗆。
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剛畢業時,多少人就因為一張房票被拒之門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成都的房價節節攀升。好不容易攢夠了首付,又得去搖號,那感覺就像是在參加彩票抽獎,完全看運氣。
我朋友說,那時候和老公兩個人,為了買房簡直是心力交瘁。搖號、選房、簽合同,每一步都像是在打仗。最后,兩人在19年的時候“成功”接盤,買在了房價的高點。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哭笑不得。
所以這新政一出來,真是令人感慨萬千。雖然對于新購房者來說是個大利好,但對于“老購房人”來說,只能苦笑一聲,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不過,生活總是充滿了變數,說不定哪一天,又能從這新政中找到新的機遇呢?
對此,你怎么看呢,你會選擇在現在買房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