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停車費堪稱遙遙領先的“頂流”!
“有家不敢回,有車不敢放”,小區停車費一夜間由月租400元漲到了880元,商業停車場16元/小時!
近段時間來,這成為了不少廣州車主面對貴得離譜的停車費所發現出的一聲聲無奈和嘆息。
因此,廣州地區停車費貴的問題再次引發了一波網絡熱議,天價停車費的社會問題,也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我以前不太能理解“買得起車養不起”的內涵,當一輛私家車停車費變成用車成本的一筆巨大開銷時,普通家庭特別工薪階層對車也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原來車子作為一個代步工具,開起來比走路更累,巨大的用車成本讓心覺得很累!
各大商圈停車費普漲,開車上班一族頂不住
“你現在開車上班不?”、“你一天的停車費要多少錢?”、“你們小區停車費漲到多少了?”......這些問題,成了廣州民眾跟親朋好友見面后都繞不開的話題,無一例外,都是跟停車費相關的。
廣州市內核心商圈的停車場收費基本維持在16元/小時以上,有的會設置24小時封頂價,有的則“上不封頂”,讓不少車主被嚇得牙根真疼。
如果按停車16元/小時的“標配”來計算,那么一天停車費最多可達288元。
從今年2月開始,花城匯停車場收費標準調整為每小時7.5元,超過3小時則按10元/小時收取,24小時最高限價67.5元。在此之前,該停車場收費為3小時內5元/小時,超過3小時按10元/小時收取,24小時最高限價45元。調整后,該停車場3小時以內的每小時收費漲了50%。
不過,對比同區域其他商場的停車收費標準,花城匯停車場的收費標準已經算“良心價”了。
K11購物中心和周大福金融中心共用停車場,收費價格為白天16元/小時,夜間10元/小時,不設最高限價;高德置地廣場停車費白天16元/小時,夜間4元/小時,24小時最高限價128元;天盈廣場停車費白天16元/小時,夜間4元/小時,24小時最高限價128元。
與之相毗鄰的天河路商圈,停車也基本維持在16元/小時。其中,天河城周六日非會員7.5元/30分鐘,24小時內80元封頂;正佳廣場白天7.5元/30分鐘,晚上2元/30分鐘,120元封頂;萬菱匯白天8元/30分鐘,晚上6元/30分鐘,120元封頂;天環廣場白天4元/15分鐘,晚上1元/15分鐘,24小時96元封頂;太古匯周一到周五白天8元/30分鐘,晚上2元/30分鐘,周六日和法定節假日10元/30分鐘,且不設24小時限價,一天內最高停車費可以達到288元。
在其他商圈,發現停車費比起上述商圈相對便宜一些,但也基本維持在10元~16元/小時之間。
我有一個朋友,以前每天都開車到天河區上班,但現在他每天都選擇坐地鐵通勤。我問他小車現在放在哪里,他笑呵呵地跟我說,開回老家放了,根本就養不起。小區的停車費漲了,工作地的停車場月保也漲了,辛苦工作一天下來,等于白給停車場打工了。
這位朋友確實也說出了很多車主的心聲,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比如之前一位客戶,他妻子在花都區一家汽車公司上班,自己則在珠江新城上班,此前一直住在花都,每天如果坐地鐵上班單程就要一個半小時,選擇開車上班也是不得已的事,但停車費卻始終讓他耿耿于懷:“每天停車費128元,按每個月上班22天計算,光停車費就要2816元,確實有些吃不消?!?/p>
上面這兩位朋友都是極具代表性的用車群體,從眼下的情況來看,除了商圈以外,在一些普通住宅小區,為了所謂的與“市場行情”同步,竟然選擇了“悄悄漲價”,大聲的不要,這給很多業主帶來了巨大困擾。
剛出龍潭又入虎穴,車主回到小區再遭“洗劫”
去年以來,由于停車位資源緊缺,出現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廣州市內不少小區的停車位價格集體上演“漲價潮”。
比如番禺區某小區,從今年5月起,地下停車位月租擬從400元漲至880元,臨停標準則從原來的2.5元/小時、12小時限價15元調整為3.5元/小時、12小時限價25元,這立即引起了業主的強烈反對。
而在海珠區某小區,從2023年開始,停車費從24小時封頂16元增加到24元,也一度引發小區業主反對:“我們也和物業管理方表達過反對意見,但他們只拿出一份簽名表格,聲稱已經經過了絕大多數業主的同意?!?/p>
對于這種“悄悄漲價”的做法,很顯然,大部分業主都持反對意見,但現實情況卻是:漲價已經成為了事實。
如果每天漲10元,一年下來停車費就要多出3650元,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這都超出一部分家庭一年的加油費用了吧。
更引人注意的是,從這一個個真實的漲價案例來看,在很多住宅小區內,轎車車位與業主的比例遠遠達不到理想的1:1。
這意味著許多業主在回家時不得不為停車位而煩惱,有時他們甚至需要在小區內四處尋找空位,這樣的臨時停放費用則更貴,而購買一個車位的價格竟然高達40萬左右。
這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他們不禁要問:難道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就要用來購買這昂貴的停車位嗎?
一到周末節假日,很多人本想著開車帶著家人出去逛逛商場、看場電影、吃個飯,可轉念一想到停車要額外多花大幾十塊錢,多少讓人覺得心疼,出門消費的欲望直接消退了不少。
同樣是一線城市,有人拿深圳和廣州來做比較,在深圳福田住了一天酒店,才只需支付15元的停車費,去羅湖萬象城高端商場都只是5元一個鐘,在深圳住宅停車費300元封頂了,很多商用大廈一天也不過60元左右。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很多人都感慨:廣州的停車費簡直離譜到家了,這不就是明搶嗎?
從全國來看,廣州的停車費真的是遙遙領先。過去10年,廣州也在加大停車設施建設力度,截至2022年底,共有停車泊位約352.6萬個,已經超過了廣州汽車保有量,可以說廣州用放開價格的方式,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卻一直在承受停車貴的詬病。
停車太貴,不只影響居民幸福感,也直接影響提振消費,有車一族和潛在的買車用戶,這些中等收入群體才是消費市場的主力軍,要提振和擴大消費,就要多想辦法,減少消費主力軍的生活成本,廣東人可以花幾百幾千吃大餐,但一塊錢的紙巾是能退就退的,停車免費、低收費才是吸引和促進消費的大招。
現在,普通小區月保費用在800元左右,加上上班外出停車,每月光停車成本基本就在2000元左右了。
廣州有必要遏制停車費蔓延漲價的勢頭,出臺新的停車費議價規則,想辦法把停車費打下來,市場調節價也要用市場手段來做好調節,在停車費普遍較高的區域,繼續加大公共停車場的投入,廣州泊車信息系統不能滿足于有了就算了,是不是用好了呢?有沒有真正起到服務公眾,引導和調節市場的作用呢?
現在房地產不景氣已成事實,難道某些人想通過停車費來找回房價下跌所導致的損失?難道就不怕實體消費市場也涼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