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杭州是美食荒漠,美食上不了熱搜!
怎么也沒想到,這個五一最后一天送杭州上熱搜的,是美食!
五一有位女子在杭州旅游時,花了30元一只買的叫花雞,卻讓她大跌眼鏡——雞呢?雞去哪了?
“叫花雞”里只有土沒有雞,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土雞”?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新菜式呢!
事件回顧
女子興高采烈地在杭州的熱門旅游地河坊街買下三只叫花雞,當場加熱品嘗了一只,表示滿意后,便將另外兩只打包帶回家。
誰知回家后打開一看,哪里還有什么雞肉香,只剩下兩坨泥巴!真是讓人欲哭無淚。
不過,你還別說,這可能是史上最貴的泥巴了,30元一份,還買一送一!
視頻一發布,網友們就炸開了鍋。
有網友調侃道:“這商家也太有創意了,賣泥巴都能賣出雞肉的價格,不服不行!”這種是毒雞湯吧?主打一個看開一點。
有可能三只雞付不起房租擠的是一個單間?
既然老婆餅里沒有老婆,夫妻肺片沒有夫妻也沒肺片,驢肉火燒里沒有驢肉,螺獅粉里沒有螺獅都能理解,叫花雞里沒有雞也很合理。
真是心疼這位博主啊,花了60塊錢兩包土,背了100多公里??碔P好在是在湖州,距離杭州比較近,要是在新疆西藏什么的,千里迢迢帶回兩包土,就更氣了。
當然,這也不是什么好笑的事情。旅客出游,消費者花錢買的是雞,可不是泥巴,這是妥妥的消費陷阱。
這事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買東西時可得睜大眼睛,別被華麗的包裝給蒙蔽了。還有給那些想要投機取巧的商家敲響了警鐘:誠信經營才是長久之道,別想著用“土”來代替“雞”這種小把戲來糊弄消費者。
杭州也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了。評論區里許多網友紛紛吐槽自己的購物經歷。
好在杭州市上城區市場監管局已經迅速介入調查,對涉事商家進行了取證。效率還是杠杠滴。
更逗的是,現場抽查時候,第一個拿到的就是純石頭,第二個才有雞。
據了解,該商家已經關門大吉?!敖谢u”牌匾已經拆除了,只剩下了“臭豆腐”。
商家回應
商家的回應讓人啼笑皆非——“臨時工搞錯了,賣的是模型”。這個理由怎么這么耳熟啊,難道臨時工還能把真雞變成了泥巴?
流水的錯誤,鐵打的臨時工。
好的好的別吵了,小編主要想了解一下,模型貴還是雞貴???
這店家,用的就是這位網友的配方嗎?字都沒換,涉嫌抄襲了。
哈哈,小編去查了一下,“叫花雞”居然是一道江浙的傳統名菜,又被稱作黃泥煨雞,歷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相傳在明末清初時期,江蘇常熟的虞山地區有個叫化子,偶然創制了這道菜,后來這種泥烤技法傳入菜館、酒樓,經過廚師的不斷改進,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叫花雞。
它用荷葉包裹,再用黃泥封好,放入火中煨烤,等泥巴烤干后敲開,雞肉的香味便會撲鼻而來。
叫花雞作為一道江浙的傳統名菜,本應是旅行的一大亮點。但這次的事件,顯然是給這次的杭州旅游蒙上了一層陰影。
雖然這樣的奇葩事件只是個別現象,我們倒也不必因此就對杭州失去信心。杭州作為互聯網之都和著名的旅游勝地,還是有很多地方可圈可點的。
但是五一期間,確實是對一個城市旅行最好的試金石,可以把平時沒有發現的問題揪出來加以糾正。
希望這次的風波能給河坊街乃至整個杭州的美食行業帶來一次洗禮,也希望市場監管部門能夠加大力度,嚴懲這種欺詐消費者的行為,讓我們的美食之旅更加安心、愉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