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結局了,沒有反轉,只有教育。
被觀眾大罵爛尾后,導演申奧解釋:“這不是一個關于騙局的故事,而是一個關于記憶的故事。”
我不懂,這部劇和記憶有什么關系,但導演既然這么說,那就當它是吧!
費可死了,陳樹發、陳浩、蘇倩、劉漠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這就是一場賭局,費可拿命在賭,何姍是操盤者,她掌握著費可的秘密,也決定著他的命運。
在每一個無人知曉的靜謐時刻,在何姍澎湃又冷漠的心里,縱容著自己的好奇心。
悄悄地上桌了一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就能輸贏通吃的賭局,而其他人都是棋子。
何姍用沉默參與了費可的每一次自救,她很享受,她在賭,她倒要看看,在她的緘默護航下,費可能走多遠。
故事完結在何姍的小說終稿,原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她的幻想。
在何姍筆下,所有人都各懷鬼胎,他們的結局都咎由自取。
然而她自己也不過是自欺欺人,她不承認舉報了費可,卻又幻想費可愿意救他而死。
果然,人的眼睛和耳朵會欺騙我們的大腦和心。
費可欺騙了全世界,臨死還要為愛犧牲,而何姍何其心狠,她從未愛過費可。
她掌握一切他的過去,也不過是為了繼承他的故事,助力自己的記者事業。
在她的故事里,她能讓費可瘋長成一頭鯨,也能收回他的光芒。
你落我生便罷,還要在結尾上演一場《泰坦尼克號》,欺騙自己的虛偽和虛榮。
結局把高智商罪犯寫成戀愛腦,把自私自利的女主寫成清醒獨立的女強人。
結尾有多正常,內娛就有多狹隘,因為國產電視劇永遠不能接受道德瑕疵。
電視劇主角不允許有灰色人物,更不能有咬緊牙關自私自利的小人。
前面幾集反轉又反轉,以為最后兩集會開個大的,結果上升價值開啟了教育。
“如果是我的誠實傷害到你,那我不會道歉。”
“多希望是你舉報我啊,何姍,謝謝你。”
果然,壞人壞到最后一刻,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從過去到現在,亙古不變。
說回費可,很難有人說清楚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只能說,他是每個人欲望的倒影。
井柏然拍這部劇很難,因為五重身份就有五個故事,有時一個故事還要拍兩遍。
常常分不清什么時候是現實,什么時候是謊言。但他也很爽,因為他拍一部劇相當于拍五部劇。
能用不同的人生和不同的人去體驗感情,這種角色帶來的挑戰很稀有。
“我可以很自由、沒有任何壓力地去飾演一個所謂的“反派”,而且還有點迷人。”
電視劇不僅僅是在說一個關于騙子的故事,更是講述了費可從被害者成為加害者的過程。
最后兩集費可洗白了,大家從對他的痛恨轉變成了可憐。通過他的故事,讓觀眾對人生和人性有自己的思考。
這是新生的意義,也是《新生》的意義。
在現實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是費可,扮演自己的同時,也會有秘密和謊言。
這是作為人本身與這個世界的一種欲望的連接,貪念、情欲等等。
當我們去深挖劇里每個人物時,就仿佛在與自己的人生做一場松弛的談話。
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在生活里不被支持,不被理解,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傷痛里不愿自愈。
渴望陪伴,渴望有人傾聽,渴望有人擁抱,看到費可我們會罵,可看到李澤瑞,我們會想擁抱他。
《新生》完結后,井柏然發了一條微博:“謝謝大家這幾天對李澤瑞的擁抱。”
比觀眾更了解費可的,一定是井柏然本人,抱抱李澤瑞,抱抱我們自己。
人生可以不容易,但一定不要自暴自棄,愛自己,才能更愛這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