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洗不去紅色沖浪板上那觸目驚心的血色。
一塊紅色的沖浪板,醒目顯眼,特別出片,但也正是這塊紅色的沖浪板,不僅僅有著奪人魂魄的浪漫,也暗藏著殺人陰謀的腥紅血色。
《紅色沖浪板》真的是一部值得N刷的好片,二刷已經又發現了太多細節,但仍有許多的人物與場景關聯,需要再進一步探究明細。導演馬雪在片中隱藏了太多的細節,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片名《紅色沖浪板》,故事中,確實也有一塊相當“帥氣”的紅色沖浪板,放置在海邊的沖浪板店內。
為什么是紅色?其實它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醒目,也不僅僅是“虹色”的紅色,看似普通的一件沖浪用具,其實也看盡了這個小店內所發生的一切。
與紅色沖浪板一樣,目睹著正在發生的一切的,還有那一簇簇的鳶尾花。眾所周知,鳶尾花的花語,一般是“戀愛使者”‘“友誼”“彩虹女神”等等,而在影片的開篇,東濱交代給了剛剛來工作的小方一盆鳶尾花,說這是他的’“老婆”。
而后,影片中又陸續在不同場景出現了鳶尾花,比如東濱兒子小海的墓地旁,比如東濱拜佛的寺廟里的插花,又比如影片結尾,久無人打理,已經干枯的鳶尾花……鳶尾花的花語究竟是什么?或許支離破碎的宿命才是它的終點。
一邊是可以帶人乘風破浪的沖浪板,一邊是靜立觀望的花朵,它們都在整部《紅色沖浪板》中肩負了重要的使命,既是這場看似平淡實則驚悚的愛情故事的見證者,也是這一幕幕悲歡離合故事的記錄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
如果能理解創作者在片中凸顯兩者的目的,對于理解整部《紅色沖浪板》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從后面往前推,這樣的結果導向,或許更有助于我們理解這個故事。
紅色的沖浪板,看似絢麗,卻暗藏殺機,有視覺的致命誘惑,也有被暗暗毀壞之后,給沖浪者帶來的致命危機。這塊板,直接讓陽光帥氣的袁泳命喪大海。
與此同時,那棵被東濱視為愛人,要小方每日精心照料的鳶尾花,也在影片的最后,失去了生命的光澤,變成了一枯枝敗葉。
沖浪板完成了“復仇”的使命,代表著復仇者身份的鳶尾花,卻沒有再持續活力。這大概正是創作者的隱秘式表達:付出生命代價的復仇,并不能讓曾經的受害者感到痛快,反倒因為疊加的痛苦,而陷入無法救贖的境地。
由此,我們再來梳理一下整部《紅色沖浪板》的劇情,原來這不是一個講述私密之戀的故事,更是處處都在看似鮮花般平靜美好的生活之下,暗藏的殺人之刃。
從一開始就注定被傾覆命運的小方,有他悲情的宿命,即便為了少年時代的過失,接受了法律的制裁,但受害者小海的親人,還是沒有放過他。那是一種看似云淡風輕,卻又處心積慮的不擇手段。
無意闖入小方生活的袁泳,更是這場復仇之戰中的無辜受害者,他沖浪的過程出事,不僅僅是一場偶然,更是因為小方對他的好感,讓他成為了這場復仇的砝碼。
對于小方而言,愛男生并不是過錯,但生命中兩次目睹自己心愛的男生因為意外去世,卻無疑是巨大的打擊,這種打擊,足以摧毀他所有生存的希望,由此才有了片尾一直向深海中游去的畫面。雖然影片沒有明說,但我們知道,他一定到達了另一個世界的彼岸。
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兒子小海從樓頂的墜亡,一定給了東濱和阿姑這個家庭巨大的打擊,所不同的是,兩個人選擇了不同方式的應對,一個心存執念要復仇,一個遁入空門求解脫。所以,復仇究竟是不是最好的安排?小海的兩位至親的選擇,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其實,整部《紅色沖浪板》還有很多的細節可挖,這不僅僅是國內第一部講述同性之愛的公映電影,更是從這個娓娓道來又石破天驚的故事中,讓我們看盡人間百態。沖浪板與鳶尾花,只是片中帶有象征意義的兩個元素,片中還有更多的人物與事件,有待去觀影的你進行解讀:
比如沖浪板店的小薇,她正是當年小海少年時代的女友,在這起復仇事件中,又充當了怎樣的角色呢?
比如袁泳在旅途中偶遇的紅發女孩楊帆,在整個故事中,又有著怎樣的作用?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