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
想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于是給自己定了個每天讀1個小時書的目標,可每次都是讀了幾頁就困了或者就是干擾太多,沉不下心來讀,根本就養不成讀書的習慣。
想養成跑步的習慣,于是給自己定了每天跑5公里的目標,跑了兩天,腰酸背痛,很快就放棄了。
想養成寫作的習慣,于是給自己定了每天寫3000字,寫了兩天,腦子都炸了,根本寫不出來。
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總是給自己定下一個很高大上的目標,好像不整點什么偉大的事情,那都不叫事情,結果還沒開始行動,就已經被我們的大腦給槍斃了。
但如果,我們能實事求是點,比如你把讀1小時書,縮減成看1頁書;跑5公里,縮減成跑100米;寫3000個字,縮減成3行字。
把目標縮減到沒有難度,自己心甘情愿做的地步,這樣你的大腦就會很開心,很愿意去執行。
今天分享的文章,就想讓大家學會養成微習慣,從最簡單的方法開始殺死拖延癥,開啟自律生活。
分享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什么叫微習慣?
第二,之前為什么養不成習慣?
第三,微習慣的養成策略?
1、什么叫微習慣
微習慣就是小到不可思議,簡單到不能失敗的積極行為。
舉個例子——
每天做1個俯臥撐。
每天看1頁書。
每天跑100米。
每天寫50個字。
就是設立的目標習慣,一定要足夠小,簡單到不能失敗才行。
講到這里,你可能有個疑問,就是懷疑微習慣的作用性,比如,每天做1個俯臥撐,既不能增肌,也不能減肥,做了跟沒做都一樣,那微習慣到底能對我們起到什么變化呢?
這里就要講一個微習慣的本質,就是微習慣擁有超強的“欺騙性”,怎么理解呢?
還是以做俯臥撐這個為例子,想象一下,當你趴在地上做俯臥撐,你會做一個就起來嗎?顯然是不會的,你會想反正也趴下了,那就多做幾多個吧。
我就是用這個方法,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剛開始給自己定讀書目標的時候,我就定每天讀1頁,這個目標太簡單,對我來說沒壓力。過了一星期,不知不覺的我能讀10幾頁書,而且很專注。超過了預期目標,很開心,慢慢的也開始享受讀書了。
到目前為止,我能很專注的讀1-2個小時書,有時候,快速閱讀,也能2個小時讀一本書,掌握書中的要點,最重要的是我已經養成讀書的習慣,一天不讀,就感覺生活少點什么。
看到沒有,剛開始我只是每天為了讀1頁書,到最后能專注讀1個小時書,讀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還很享受讀書的過程,所以微習慣具有超強的“欺騙性”。
02、之前為什么養不成習慣
我們在養成一個新習慣的時候,我們其實一直在靠內在意志力維持。什么是內在意志力,比如,你要當一個運動達人,給自己定了個目標每天做100個俯臥撐加跑10公里,這個目標看上去就很痛苦,且難以達成。需要消耗你巨大的內在意志力能量才能完成。
內在意志力能量,就像一個蓄電池,能充電,也能耗電。什么時候會耗電?就是做那些你一直想做卻做不成的事,它就是耗電。
比如,養成跑步的習慣,養成讀書的習慣等等。為了養成這些習慣,我們在設目標的時候,會把目標設得很高,會很高估自己的內在意志力能量。每次都是開始行動1天、2天,還能堅持下來,到了第3天就不行了,為什么呢?因為,內在意志力能量消耗沒了,就堅持不下去了。
所以說,你做一件事,單純靠意志力能量是很容易失敗的。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該怎樣在不消耗意志力的情況下,來養成一個新習慣呢?
換句話說,就是要找到一個讓意志力消耗不要那么快的方法,來養成一個新習慣。
這個方法就是設立微習慣,比如,設每天做1個俯臥撐的目標。分析一下為什么這么設目標不消耗意志力。
1、這個目標太簡單了,不消耗你意志力,只需要非常少的努力;
2、它不會讓你感知到難度,你就愿意開始了;
3、你不會有消極情緒,不會說完不成沮喪。反之微習慣會讓你超額完成目標,你會感到開心;
4、你不會有疲勞感,很多伙伴比如說定每天做100個俯臥撐,第一天完成了,第二就全身酸痛疲勞,就不愿意堅持下去了。
所以,用微習慣這個方法,在養成新習慣的道路上是非常有效果的。
為什么微習慣是有效果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超額完成目標,感到驚喜,就是那種從來沒完成過目標,突然超額完成了的那種驚喜。
第二、收獲了積極的慣性,養成一個新習慣,目標降低,慢慢來,先動起來,形成一種慣性,體驗到好處后,你想停下來不做都不行,而且會越做越好。
03、微習慣的養成策略
講完前兩部分,接下講,最重要的部分,微習慣該怎么做?有沒有操作的步驟,只要根據這些步驟,就能在短時間內養成幾個你想要的新習慣。
答案是有的,微習慣總共有五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
這里有三個小tips
第一個tips:同期選擇1~2個微習慣,不要太多。
很多人,覺得微習慣好處這么多,開始給自己列了100個習慣,一看就暈倒了。
第二個tips:微習慣一定要可量化易執行
目標不能太模糊,比如,你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這種不可量化,不可執行。你可以改變成每周給父母打一個電話,用這種可量化的動作,來彰顯你的孝心。
第三個tips:設置微習慣的替代方案
比如,目標每天外出跑步100米,可外面下雨了怎么辦,這時候你就可以選擇在家跳繩10下,或者做俯臥撐1個,這就是微習慣的替代方案。
第二個步驟、挖掘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我們要養成一個微習慣,一定是發自內心熱愛,并認為是很有價值的事情,心甘情愿去做。
比如、讀書這件事,就是很有價值,如果你能長時間堅持,價值巨大。具體有什么價值就不多說了,等你養成這個習慣了,你自然有答案了。
第三個步驟、記錄微習慣的每一步。
在易效能里,有句話叫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有記錄才能進一步的改進,并獲得正反饋,讓你看到微習慣的每一步成就。
這里推薦一個記錄APP,清單1TodoS。
你可以在1TodoS建一個清單,名稱叫微習慣。
寫下3個微習慣,設置每天重復。
睡前盤點完成情況,完成的打鉤,寫下實際完成情況。
如果你還有寫月度檢視的習慣,這個時候去盤點月度完成情況,就很方便,而且你會特別驚喜,特別有成就感。
第四個步驟、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這里面有個很關鍵的點,雖然你可以每天可以每天跑10公里,但是還是建議你每天跑1公里開始,因為你經??赡軙榱伺?公里而跑成了10公里。但如果你每天設跑10公里目標,往往行動不起來。
所以說,我們剛開始設立的目標要足夠小,讓自己每天先完成,而且還超額完成,這樣你就會愿意持續下去了。
第五個步驟、覺察微習慣養成的標志。
如果你能堅持完成前面的四個步驟一段時間,那等于基本你養成了一個新習慣。當然有三個標志,代表你養成了新的習慣。
第一、沒有抵觸情緒,怎么理解?就是在做微習慣的時候,很開心,沒什么痛苦的抵觸情緒,日常操作,不知不覺就完成了。
第二、是認同身份標簽,怎么理解?就是哪天你可以信心十足的對別人說:“我是運動達人”、“我是讀書愛好者”、“我是寫作達人”等等。
第三、是行動時無意識,怎么理解?就是自然而然發生這件事情,你不會嘆氣說,哎呀又要開始讀書了,而是很輕松拿起書,就讀了,過程很開心。
如果你覺察到了你有以上三個標志,恭喜你,你的微習慣已經成功了,你可以開啟下一個微習慣。
寫到最后——
以上是史蒂芬·蓋斯《微習慣》這本書后,通過踐行,覺得很有效果,總結歸納了書中的一些方法,加上自己踐行的一些體會。如果你想更深入學習里面的方法,可以去看這本書籍。
最后希望大家行動起來,去養成一個又一個好的習慣,開啟自律的生活。
愿我們都能把生命,浪費在有用的事情上,比如看完這篇文章,點個「贊贊」~
這也是一種微習慣,看到好的文章,給作者一個正向的反饋,你會收獲到更多對你人生有價值的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