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親人被病痛折磨得整夜整夜睡不著,每翻一次身都像在受刑,做兒女的心里什么滋味?
2025年6月底,傅達仁的兒子面對鏡頭重提七年前舊事:2018年老爺子在瑞士選的那條路,他如今才懂。
83歲胰腺癌晚期,疼到水杯都端不住,硬是撐了兩年才走成。
當初攔著不讓去瑞士的親人,現在承認錯了。
癌痛不是忍忍就能過去的。
胰腺癌晚期那種痛,醫學上叫爆發性疼痛,止痛藥都壓不住。
有人形容像被電鉆持續鉆骨頭,傅達仁最后瘦到只剩骨架,躺床上每分鐘要翻身幾十次。
瑞士診所那杯藥,他提前兩年申請,花掉300萬積蓄,就圖個痛快。
走那天西裝筆挺,還笑著問醫生“要一口悶嗎”。
國內不是沒討論過安樂死。
每次有這類新聞,網上就爭翻天。
有人罵子女不孝,有人說病人自私。
可真正照顧過晚期病人的都懂,看著親人疼得拿頭撞墻,你恨不得替他受苦。
臺灣省至今沒放開政策,大陸更別談。
像傅老這樣能湊夠錢飛去瑞士的,全島幾年才出一個。
最揪心是他兒子那句話:“以前總想著留一天是一天,現在才明白,讓爸爸受那么多苦,是我們糊涂。”多少子女都栽在這個坎上。
總以為拼命留人就是孝心,沒問過病床上的人想不想活成這樣。
傅達仁走后第七年,他兒子才敢說這句后悔。
有些道理,非得親歷生死才悟透。
我二舅胃癌走時,疼得把病床欄桿都掰彎了。
最后半個月全靠打嗎啡昏睡,人都認不全了。
要是能選,他肯定也想體體面面告別。
現在說起傅達仁穿著西裝舉杯的樣子,反而覺得挺酷。
至少走之前頭腦清醒,把該說的話都說了,該抱的人都抱了。
比起插滿管子說不出一句話,哪個更人道?
瑞士那套流程真嚴格。
得兩個醫生獨立評估,證明病人神志清醒,反復確認意愿。
傅老折騰兩年才辦成手續,不是誰沖動就能去的。
聽說現在去的人要提前幾個月住瑞士接受評估,全套下來沒個上百萬扛不住。
普通人連疼死的自由都是奢侈。
這事說到底沒有標準答案。
但至少該讓絕癥病人多個選擇權。
看看醫院腫瘤科那些夜半慘叫的,看看家屬黑眼圈熬成啥樣。
傅達仁兒子最后那句“尊重選擇才是真孝順”,值得所有子女細品。
輪到自己親人時,你是按他的意愿送行,還是按你的不舍強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