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比賽竟起源于報社?
第一名不是冠軍?
技師在溝里工作?
非洲有120年的賽車史?
汽車運動誕生130年來,通常用以傳奇、激情、偉大等來形容。但如果你對以上問題一無所知,說明這陣風吹得還不夠。
從現在開始,必須揭露它的真面目。
出發吧,發明家們
1893年12月19日,法國《小日報》(Le Petit Journal)辦公室內,編輯皮埃爾·吉法德一下子思緒飛揚(參數丨圖片):“把汽車發明家們聚在一起,辦一場比賽如何?”
正是他的想法,促成了第一場汽車賽“巴黎-魯昂”,并最終演變成如今我們所見的賽車世界。
1894年8月6日《小日報》封面
消息一出,共有102參賽者報名,21輛車入圍了1894年7月22日的決賽。
駕駛蒸汽車的德·迪翁侯爵因違反規則被取消了第1,冠軍被授予第2的標致車手勒梅特。
1894《戶外生活》雜志 左上角可見吉法德上:德·迪翁,下:勒梅特
這樣一來,比賽前10名都搭載了戴姆勒內燃機,5000法郎獎金平分給兩家使用內燃機的廠商:標致、潘哈德&勒瓦索,也宣告了賽車的未來。
第一名≠冠軍
德·迪翁侯爵沒有氣餒,1895年,他創立了法國汽車俱樂部(ACF)并創辦了比賽:巴黎-波爾多-巴黎。
1895 巴黎-波爾多-巴黎畫作
潘哈德&勒瓦索的創始人埃米爾領先第二名11小時抵達終點,但獎勵判給了第3的標致車手,理由竟是:標致是4座,前二名的潘哈德是雙座。
上汽博館藏車:1902潘哈德&勒瓦索A型
這引起了軒然大波,在1896年的巴黎-馬賽-巴黎,組織者們“改過自新”,正式將第一名定為冠軍。
潘哈德&勒瓦索汽車卯足了后勁,不僅贏得了這次比賽,在接下來10年里,囊獲了大部分比賽的頭把交椅。
積分也是門學問
第一名無疑是冠軍,如果你是賽車迷,那你肯定還知道用積分來決定冠軍的歸屬,但是積分從何而起呢?
積分制要追溯到1905年的AAA(美國汽車協會)全國錦標賽,由11場分站賽組成,按第一名4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來計算總分,最終,巴尼·奧德菲爾德以26分贏得了冠軍。
作為美國車手的先驅之一,叼著雪茄比賽是他的標志形象。
巴尼·奧德菲爾德
技術贏得大獎
當賽車傳抵世界各地后,國際性賽事也應運而生。1906年,法國創辦了全新的賽事:大獎賽(Grand Prix),這一詞匯源于賽馬運動。
指冠軍的“大獎”,冠軍可以贏得10萬法郎(約現在的51萬歐元)。
經過12個小時的角逐,駕駛雷諾賽車的費倫茨·西斯贏得了冠軍。其取勝之道在于米其林可拆換車輪,讓輪胎在幾分鐘內完成更換,而傳統方式則要十幾分鐘。
其實,像我們熟知的方向盤、碟剎、ABS等技術都是從賽場走向民用。
米其林專利可拆換車輪
“維修坑”
比賽時,在維修區與車手并肩作戰的車隊技師同樣值得關注。可你知道嗎?維修區俗稱P房(Pit),而“Pit”在英文里是“坑”的意思,沒錯,以前技師真在坑里工作。
1908 美國梅多布魯克
1908年法國大獎賽,為保障看臺最低層的觀眾,不被車隊人員遮擋視線,也能看清比賽,主辦方便把賽道拓寬,一側挖了深5英尺(約1.5米)的坑,讓技師在下面工作。
不過,一旦賽車失控開進站里,就真出不了站了,久而久之,維修區來到了地上。
1908法國大獎賽
異域非洲
此前的文章中,我們專門介紹過南非汽車文化。所以賽車從來不只是歐美的專利,距巴黎-魯昂僅6年時間,賽車就來到了非洲。
據1900年《開普時報》報道,10月,在南非紐蘭茲板球場舉行了汽車比賽,有兩名參賽者,發車后由最先完成超車的車手贏得勝利。
1903年,南非汽車俱樂部在綠點自行車賽場舉行了第2場比賽,有15輛車參賽,分成了多個障礙賽進行。
比賽甚至吸引了詩人約瑟夫·吉卜林,晚宴時發表了名為“適合南非的理想汽車比賽”的演講。
的黎波里大獎賽海報
1925年,一群意大利人在班加西港口忙得焦頭爛額:他們把部分比賽用車卸錯了地點……
這導致首屆的黎波里(利比亞)大獎賽被分成了兩天舉行。還好,這段插曲并沒有影響賽車在北非的傳播。
梅拉哈湖賽道舉行的黎波里大獎賽
1933年,意大利在的黎波里建造了梅拉哈湖賽道,瞭望塔、信號樓、餐廳等設施一應俱全,以現在的眼光看,是座國際性賽車場,在承辦8屆大獎賽后,因二戰而終止。
那么亞洲的賽車起源地在哪里呢?在印度。
印度曾是邦國林立的國家,其中一些邦國擁有驚人的財富。隨著賽車的興起,再加上英國殖民的聯系,王公們自然要想體驗一下。
1904年,西印度汽車聯盟舉辦了德里-孟買,比賽為期一周,每位車手都有一名觀察員陪同,抵達終點后,通過統計停車次數最少的選手為獲勝者。
1904 德里-孟買
中國接觸賽車并不是那般晚。1907年1月31日,法國《晨報》發布了則啟事:“當下需要證明的是,只要一個人有車,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那么,今夏有沒有人愿意從北京開車到巴黎的?”
準備運往北京的參賽車
1907年6月10日,“北京-巴黎”拉力賽從北京東交民巷發車,來自意大利的博爾蓋塞親王從5支參賽隊中脫穎而出,歷時兩個月,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場跨州拉力賽。
比賽不僅推動了賽車在全世界的普及,中國與賽車的故事也徐徐拉開帷幕。
2024年5月17日, 由上海汽車博物館與同濟大學姚啟明教授團隊聯合策劃的“逐風——世界汽車運動130年”主題展在上海汽車博物館臨展廳正式開幕。
這將是一個具有科普性、視覺性,趣味性、互動性的展覽,由“風起”、”風境“、”爭風“、“向風”4大展區組成,展出100余件館藏珍貴展品,搭配歷史影像檔案資料、多套互動體驗式展項等,讓觀眾從視覺、聽覺、觸覺上全方位感受汽車運動的魅力。
展覽信息
逐風——汽車運動130年主題展
展覽時間:2024.5.17-2024.8
展覽地點:上海市嘉定區博園路7565號上海汽車博物館1F臨展廳
展覽面積:600平方米
展覽策劃:姚啟明、劉濤
票價:展覽免費開放,包含在博物館主門票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