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月開始,全國各地的青梅產區的青梅開始陸續熟了。
中國青梅有很多個產區,浙江、廣東、福建,福建的詔安和廣東的普寧、云南的洱源青梅都有中國青梅之鄉的稱號,兩廣地區和福建人、云南洱源人都可以將青梅吃出很多種風味,來自廣西的網友@旅行者11號說青梅在廣西就是食物的佐料,可以用來蒸酸梅排骨、酸梅鴨、酸梅魚、酸梅酒、酸梅燒鴨、酸梅湯……
一顆腌制好的酸梅就能下飯。
酸梅的腌制和泡酒一樣,對容器有著高標準的要求,不能沾油和生水,用鹽來腌制青梅,也有用糖來腌制,鹽腌制的青梅是膨脹的,糖腌制的青梅是收縮的。
到夏天時,用酸梅加冰糖,用涼開水沖開就是一杯解暑的茶飲。
烹飪如大魚大肉類,青梅可以游刃有余加入使菜肴變得更加有味。比如云南廣西就有做扣肉時放點青梅,解除油膩還能帶來果香味道,酸梅燜魚也是青梅產區的人心念念的一道家常之菜。
日本人對青梅用情更深,雖然青梅是從中國傳入到日本去的,但青梅在日本已經形成了一種青梅文化,甚至每年都會有一次青梅節。梅子酒更是不用說了,做梅子酒的最好季節就是四五月份,釀造時間三個月,待夏天的時候,梅子酒就釀好。
青梅產區的人都擅長吃青梅,把青梅腌制起來,有些家庭會還留存些腌制年數久的咸梅,當寶貝一樣,在B站刷視頻看到有人炫耀家里有媽媽藏了腌制十年的咸梅。潮汕人吃青梅也喜歡用鹽腌制,腌好的咸酸梅泡水是用來止咳的秘方,咸梅可以用來蒸鰻魚或是海魚,或者把青梅做成醬來沾鵝肉吃,聽起來都是饞死了。
最近收到了來自云南洱源的青梅,和原來做青梅酒用的詔安青梅不太一樣,它更小,更硬,更酸。在洱源也流行一種用青梅做成的蜜餞“雕梅”,將泛黃的大個鮮梅用石灰水浸泡晾干后,在梅肉上雕出花紋,擠出梅核,然后將梅肉壓扁,這時的梅子看上去就像一朵鏤空的菊花。隨后,將雕刻過的梅子在鹽水中浸泡以去除酸味,然后拌入紅糖、蜂蜜,待梅子呈金黃色后就可以食用了。這樣制出的蜜餞,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拿來做菜,看來每一個青梅產區的人,都擅長用青梅。
收到的青梅在家擺了兩天,想了想還是不去釀青梅酒,這幾年隨著年紀的增長,喝酒的次數在減少,基本上很少碰酒,今天就試試青梅不一樣做法,2種食材搭配,青梅+鹽來腌咸梅,余下的青梅用糖腌了做青梅露。
做咸梅,潮汕人每年到了4、5月份必做的家傳寶貝,用鹽封存住梅子,等梅子斂去青澀,變得又咸又軟即可。用鹽漬好的咸梅是廚房里的調料,也是潮汕人用來對付火喉嚨痛、胃口不好的法寶,腌好的咸梅入饌更是一絕,蒸魚、煮湯、做雞鴨肉時放一兩顆,辟腥增鮮外,還能軟化肉質。
鹽漬青梅第一步是選青梅,為了不影響后續風味,用完整、無破損的為佳,和做青梅酒一樣,青梅要用鹽水浸泡并用牙簽挑去蒂,這樣才能能有效祛除苦澀味。另外青梅在鹽漬時表面的水分要完全晾干,這樣在鹽漬過程中才不會變質。
青梅和鹽的比例為5:3,一斤青梅配6兩鹽。這樣腌出來的咸梅風味濃郁,一兩顆就頂用,以上步驟準備好之后,耐心等上三個月,就能享受到由時間加持過后有著馥郁咸酸的咸梅。
如果你保存得很好話,咸梅可以保存10年,而且越陳會越香。
鹽漬青梅
云南青梅 鹽(粗鹽、細鹽都可以)
這個青梅是已經處理好了的,表皮破損的都沒用,經過了鹽水搓洗,牙簽去蒂并晾干了表面水分;
用一個干凈的玻璃罐,切記不要有生水;
一層青梅一層鹽碼上去;
碼好之后蓋上蓋子寫一個日期放到陰涼處,然后等三個月就可以了;
現在就很期待三個月后的咸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