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單單一張印刷紙,如今打印技術這么先進,想要復制郵票真的很難嗎?
很多人形容郵票,就是一張印著畫面的紙,似乎根本不存在技術含量。
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郵電部表示,愿盡現有經驗幫助中國郵政。當時作為工業(yè)基礎較好的社會主義國家,該國彩色雕刻版郵票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1954年經過考察后,我國決定邀請捷克協助建立北京郵票廠,直到1959年8月15日郵票廠才全部建設完成。
期間捷克郵電部曾派遣多名技術人員對我國印刷工作進行指導,多種票據印刷機也正是這個時期購入的。
早期郵票只有雕刻版和影寫版兩種,設備采用的是瑞士格拉菲卡特工廠生產的三臺“唯發(fā)”轉輪印刷機,一臺專印單色雕刻版郵票,一臺可印單色雕刻加兩色影寫版郵票,第三臺可印四色影寫版郵票。
影寫版的優(yōu)勢是印刷制版迅速,版紋細膩,圖像逼真,色彩濃郁,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普遍采用的郵票印刷方式。
在制作過程中,首先要對設計稿進行照相工作,簡單說就是將郵票設計圖案“照”到底版上。
之后對底版進行晾曬,形成最原始的郵票圖案。
通過過版,形成印刷不同顏色的鋼軸。
再對鋼軸表面進行電鍍,形成非常硬的鍍膜。
這時鋼軸上的圖案就能在印筒上形成可以存放油墨的細小凹槽了,這就是影寫板的制作原理。
雕刻版則需要進行人工鋼板的雕刻,這也是雕刻版郵票最有特色的一個步驟。
同樣,雕刻版郵票也需要過版等相似步驟,才能使設計稿呈現在郵票上。
印好的郵票還要進行刷膠,就是在郵票紙的背面刷一層遇水才會變黏的膠水。
再根據版式制作齒孔器,對所有郵票進行打孔,整套流程下來就可以完成郵票的印刷工作了。
為什么現在印刷機如此先進,假郵票卻依然無法完全復制真郵票,原因就在于印刷產生的效果。
由于影寫板和雕刻版印刷機龐大且昂貴,所以民間批量印刷多采用膠版,看上去都是彩色的印刷紙,其實細節(jié)上卻完全不同。
通過觀察印刷網點可以很容易辨別市面上的假郵票,而假郵票如此泛濫的原因,也不是因為郵票的防偽性能差,而是郵票發(fā)行種類太多,絕大多數人甚至郵政員工也不能有效分辨。
如今北京郵票廠有了更為先進的印刷機,防偽手段也越來越多。只是面對種類繁多的已發(fā)行郵票,既能說出版式又能快速分辨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作為普通打工人的郵政營業(yè)員更是做不到人人具備了。
郵票面對的困局并非假票泛濫,而是在這個用手機就能讓快遞上門取件的時代,誰會花時間拿著快遞去郵局寫單子貼郵票再寄東西呢?
既然拖了時代的后腿,那么郵票被時代淘汰,也就理所當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