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才是男主人設天花板!”
“年少時不能遇到太驚艷的猴兒!”
“原來孫悟空才是理想型男友。”
“他被壓了500年都沒有黑化555”
這兩年沖浪,我們時常看到這樣的熱議話題。是的,時隔多年,大家似乎又重新愛上孫悟空。
小時候搬著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反復看86版《西游記》,幻想著自己也擁有一根如意金箍棒,像齊天大圣一樣七十二變,騰云駕霧,拔下一小撮毛毛就能變出一大伙小跟班陪自己玩。
那時喜歡孫悟空,只因他勇敢強大,無所不能。
時隔多年才發現,比起無所不能的超人屬性,我似乎更愛空空身上的質樸人性。
有意思的是,吳承恩在《西游記》里常常管孫悟空叫“心猿”。
我想,摘下超級英雄的濾鏡,孫悟空或許就是我們每個人“心”的模樣。
空空并不是握著男頻劇本出生的天之驕子,我們看到的什么無窮的戰斗力啦,偉大的使命啦,都是許久之后的事情了。
回到最初的起點,他也只是一只貪玩的小屁猴,在水簾洞里過著滋潤的小日子,根本無所謂什么理想與遠方。
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不勝歡樂。——《西游記》吳承恩 ps.下文引用部分皆出自吳承恩《西游記》
直到有一天,空空意識到猴終有一死,幸福生活總有盡頭。咋辦呢?
那就去求仙問道,尋得長生不老之術!
這樣想著,空空第二天就哐哐下山了,主打一個行動派。
然而世界之大,空空一個猴無依無靠,要找個什么佛啊仙啊圣啊的,談何容易。
而且他流浪在人間,因為生而為猴的長相和生活習慣,沒少遭人冷眼嘲笑。
他一路上“無緣得遇”,游蕩在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
等到他在靈臺方寸山找到菩提祖師,已經是十多年后了。
“弟子飄洋過海,登界游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這條求學路有多艱難呢?
《西游記》的原話是:“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也就是: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
而西天取經的路途僅僅是:南瞻部洲——西牛賀洲。
是的,空空的求學路,可比十萬八千里取經路還要遙遠。
千辛萬苦換來的入學資格,空空很是珍惜,學得老起勁了。
先是補了一下“義務教育”階段落下的課程——
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
也不忘培養勞動品德,鍛煉動手能力——
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
師父講專業課的時候100%沉浸式聽講,學到新知識高興得手舞足蹈——
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就這樣又過了七年,師父覺得這孩子慧根不淺又踏實努力,決定教他點厲害的。
菩提祖師有兩種高階課程可供選擇:天罡三十六變和地煞七十二變,空空一秒也沒猶豫:當然是學最厲害的了!再辛苦也沒關系!
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撈摸,學一個地煞變化罷。”
于是他一頓猛學猛練,把七十二變、筋斗云什么的通通學會,也終于如愿以償,得以長生不老了。
《西游記》的大量筆墨落在西天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對于這段經歷只是簡單帶過。
但其實,從求學到上學,空空整整花了二十多年,付出的時間和努力一點也不比西天取經少。
我們記憶里的孫悟空,似乎總是豪放、叛逆、吵吵囔囔的直男形象,走到哪里都要被喊一句:“潑猴!”
長大以后回看才發現,空空其實是個內心超級柔軟的小猴子。
86版《西游記》第二十四集里,空空救下了企圖跳河自殺的天竺國公主。
按照傳統情節,一般古人會這樣勸輕生的人:你爹娘累死累活把你養大,你怎么可以就這樣尋死啊!
而空空卻說:“姑娘,你一定是受了委屈。”
空空在真誠地和姑娘共情,而不是粗暴地搬出“爹娘”來進行道德綁架。
而且他怕自己的長相嚇著公主,還特意先變成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婆婆模樣……
誰懂,溫柔暈了!
這還只是“空式溫柔鄉”的冰山一角,原著里空空還有各種溫柔小動作看得本細節怪嗷嗷感動——
就說打白骨精那回吧。當時空空再三被唐僧冤枉驅趕,只能揣著一肚子委屈,抹抹眼淚回花果山。
臨行前他卻沒有甩一張臭臉說:走就走唄,誰稀罕跟你這個傻x混!
而是念及恩情,溫柔地告別——
卻又軟款唐僧道:“師父,我也是跟你一場……你請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唐僧使性子不搭理他,他也硬是拜了。以前讀到這里傷心得很,覺得我們空空太卑微了,干嘛這么熱臉貼冷屁股啊!
但對于空空來說,即便受再多委屈,師父將他解救于五指山下的恩情都不能忘卻。這是他近乎原則性的良善。
且不說空空后來一聽說唐僧有難立馬趕過去解救他,在趕路途中,我們空空又狠狠細節了——
和八戒騰云駕霧飛得好好的呢,他突然說要去海里洗個澡。
八戒覺得師兄好神經,趕路都來不及,洗啥澡啊!空空卻說——
“我自從回來,這幾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氣了。師父是個愛干凈的,恐怕嫌我。”
他擔心師父潔癖重,聞到他身上的“妖精氣”會不舒服。
明明不久前才被師父不分青紅皂白地冤枉,被緊箍咒折磨得痛不欲生……
受了那么多委屈,卻也還是處處為師父著想。
我想,恰恰是這些極具反差感的溫柔特性,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鮮活可愛的孫悟空——
他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神怪,而是一只頗有人情味的、血肉飽滿的小猴。
空空身上,有立足于塵世的鮮活人性,更有超脫于凡塵的曠達心境。
這個看似粗枝大葉的小猴子,對世界和生命和有著獨一份的思考和見解。
雖然從名分上來說,空空是唐僧的徒弟,但很多時候空空其實更像唐僧的師父——
取經路漫漫,唐僧也曾沮喪,感慨路途遙遠,不知道啥時候才是個頭。
安慰師父要緊,于是空空這個小機靈開始上價值了——
“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多美的一句話。不愧是我空空,浪漫而有力。
不要畏難啊師父,只要你揣著一顆赤誠的心出發,靈山就在你腳下!
取經之旅勝利在捷的時候,唐僧不小心把《本行經》放在曬經石上弄禿嚕皮了,心里自責得很。
空空于是又開解師父來了——
“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
師父啊,這就是你過于苛責自己了。要我說,完美主義不可取!
你看,天地萬物本就不是完滿無缺的,咱這經書本來完完全全的,太刻板。
現在這么禿嚕皮一下,倒是照應了天地“不全”的奧義,整個境界直接next level了,多好!
怎么樣,空空的小哲理還蠻像回事兒的吧?
但回溯空空的猴生,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道理從來都不是不是憑空鉆進他腦袋里的。
從漫漫求學路,到大鬧天宮,到五指山下五百年,再到西天取經……
空空一直在具體的經歷中體驗著,探索著,成長著,一點點構建起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
有時候忍不住感慨,人的一生可真像西天取經呢,我們一路打怪升級,渴望把自己武裝成本領高強,戰無不勝的齊天大圣……
回頭看才發現,除卻神話色彩與主角光環,齊天大圣其實也是跌跌撞撞成長起來的普通小猴。
可這樣的孫悟空就依然充滿魅力——他正直勇敢,他自愛自洽,他溫柔細膩,他敢于求索……
哪怕沒有七十二變不能呼風喚雨,這些美好品質也足以讓我們深愛他。
嗯呢,不夠強大也沒關系,每個人心底,都住著一個神采奕奕的孫悟空。
*本文參考資料:
[1]《西游記》吳承恩
[2]《你我皆是取經人: <西游記> 的人生哲學》孫衛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