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潔凝
去年9月世紀暴雨為本港多區帶來的破壞力,大家歷歷在目,而早前一場紅色暴雨亦令將軍澳及西貢部分地方嚴重水浸,有露天停車場水深及膝,私家車被泥水淹浸。為了應對極端天氣問題,政府部門亦宣布會全力強化四大策略,包括超前準備、加強預警、果斷應急及迅速復原,將極端天氣帶來的破壞及影響減至最低。
在今集“社區我有SAY”節目,三位區議員分享了極端天氣對當區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政府的處理方案。有關5月紅雨將軍澳停車場成為澤國,西貢區議員方國珊表示,她們就事件跟渠務署及相關部門了解,其中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提及,當日區內除了降雨量嚴重,還加上山泥傾瀉,引致渠道淤塞,所以大家亦商討應急的處理方法;而西貢鄉郊亦有河道排水問題,“上至發展局,下至渠務署,各方也有應變緊急機制?!?/strong>
北區區議員姚銘亦指出,去年世紀暴雨引致北區村落嚴重水浸,與工程進行令河道收窄有關,使山上水流倒灌入村,當時水深及膝。東區區議員陳凱榮直言,暴雨連場引致區內發生小型山泥傾瀉,原本山上引水道可收集雨水排出大海,唯因山泥淤塞使泥水涌向民區。
至于如何應對極端天氣,三位區議員也認為,除了政府要定期清理渠道減少淤塞,特別在雨季及惡劣天氣前增加次數外,更非常贊同以科技及規劃做超前準備及加強預警。方國珊舉例,興建防洪人工湖,可解決雨水排放問題,又可成為風景區游覽,例如安達臣道石礦場建防洪人工湖。陳凱榮亦稱,安裝水浸感應器作水浸預警,也是很有效方法,“例如領展在環翠邨停車場柱位安裝感應器,當水位增加,就會發出預警通知?!?/strong>他認為,政府如帶頭在政府停車場安裝相關感應器,會對其他私型停車場具帶頭作用。
不過,姚銘提到渠務署在北區河道也有設置監察水位的儀器,惟署方除了在監察外,可同步在水位過高或預示有水浸發生時,提早向村民發出預警,提醒他們盡早作出準備,相信可幫助減少損失。而他們均認為,相關部門交流數據,綜合分析并發出預警,對于在加強預警上會發揮很高效用。至于在加建擋浪板方面,方國珊稱,西貢萬年街一帶會加裝80米高的擋浪板,待惡劣天氣時使用;而有關區內加建擋浪墻,仍在咨詢計劃中。
陳凱榮則指出,區內居民對于加建擋浪墻的高度有爭議,例如杏花村居民不希望擋浪墻過高影響景觀,故此興建前會先聽取居民意見進行咨詢。對于雨季即將來臨,姚銘表示,他們已經開始收集鄉郊村民意見,找出有垃圾及廢物堆積的地點,及早通知有關部門清理,避免在暴雨時減少渠道淤塞情況。三位區議員均認同政府部門可就水浸黑點作優先部署跟進,將居民損失減至最低。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