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綱后,事情敗露,七人共赴梁山,甚至連那不入流的白勝都加入了梁山,這說明晁蓋實乃重情重義之人,與兄弟既可同甘也可共苦。
在梁山林沖火并王倫后,晁蓋也沒有擠兌林沖,而是讓他坐了第四把交椅,其胸懷可見一斑。
晁蓋作為梁山第二任寨主,頭把交椅沒坐多久,就步了王倫的后塵,一命嗚呼!
論心胸,論品性,晁蓋都堪稱上品,但為何就是搞不過宋江呢?從晁蓋的遺言,足以看出,他的內心有多么不甘,其中也充斥著對宋江的恨。
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著宋江,囑咐道:“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br/>
在第65回時,宋江夢中見到晁蓋,心里發虛,第一時間腦子里的反應就是,大哥的仇還沒報呢?莫不是晁蓋來質問他了。
結果晁蓋就下了一個咒語,說宋江百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隔日宋江背上就生了瘤子,如不及時治療,恐有性命之憂。
這些細節描寫同樣展現出,晁蓋對宋江當梁山寨主,心里確有不甘。
那么,為何宋江要當寨主,晁蓋就不能活,必須死呢?宋江有三樣東西而晁蓋沒有,哪三樣?
其一,城府深,海底針
俗話說,女人心海底針,其實不然,城府深,才是真正的海底針。
在職場上,還是有點城府好,沒有城府難成大事,晁蓋就在這方面吃了大虧。
論義氣,晁蓋對江湖好漢不比宋江差。七星聚義時,劉唐、公孫勝都是慕名而來;吳用與他是發小,雙方交往多年,彼此信任;三阮加入也是出于對晁蓋人品的認可,“托塔天王”也有著仗義疏財的好名聲。
再者為了酬謝宋江,他不惜冒險讓劉唐攜書信親往送金條,可見他是恩義之人。
論領導力,晁蓋也不差,在宋江沒上梁山前,晁蓋也將梁山經營得有模有樣,也發展到三五千軍馬。
但為何宋江一上梁山,晁蓋就變成了隱形人呢?宋江的騷操作太多了。
首先,宋江上梁山第一件事,就是策反吳用。
吳用與晁蓋幾十年的交情,沒有抵過與宋江幾十天的相處,這是為何?
不可否認,宋江和吳用都算是文化人,有著先天的共同語言,這一點晁蓋這個大老粗沒法比,但這并不是吳用背叛晁蓋的關鍵。
吳用棄明投暗,只有一個解釋比較合理,那就是他們本就是同類人,天下烏鴉一般黑。
你且看看吳用所干得幾件齷齪事兒,比如逼朱仝上山時,他和雷橫前往是虛,李逵同往才是關鍵。
李逵什么名聲?朱仝說他是江州殺人魔,吳用叫李逵一同前往,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就是讓李逵殺人的。
而這樣的手法,宋江也用過,在逼秦明入伙時,他不僅派人殺了秦明一家老小,而且還濫殺無辜,殺害了不少百姓。
你能說宋江和吳用不是一類人嗎?
再有,吳用智取生辰綱,說是智取,其實手段十分拙劣,就是靠忽悠,靠騙,這也不是什么好漢行徑,把個楊志害得差點跳崖。
還有,吳用智賺盧俊義,這是水滸最大的一起冤案。吳用下山同樣帶上了李逵,其中意味太明顯了,就是讓盧俊義置于死地而后生。
再說晁蓋、吳用等人上梁山時,又是吳用故意激怒林沖,等林沖火并了王倫,吳用坐收漁翁之利。
同樣,宋江也好不到哪里去,別看他是個小吏,但水滸中的小吏辦得都是“大事”。宋江敢私放晁蓋;開封府的孔目孫定敢把林沖從死罪改為刺配;孟州葉孔目為周全武松,同樣敢改寫文案。
所以,宋江名聲好,但人品真的很一般,與吳用不相上下。正所謂臭味相投,就這樣走到一起,把晁蓋晾一邊了。
其次,架空晁蓋,手段高明
讀過水滸的朋友,都認為宋江明目張膽的架空晁蓋,這明顯的例子還真不少。
比如,楊雄、石秀來投梁山時,晁蓋滿高興的,但一聽要他發兵去救一個小毛賊,氣就不打一處來,說了下面一番話:
“俺梁山泊好漢,自從火并王倫之后,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個個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銳氣。新舊上山的兄弟們,各個都有豪杰的光彩。這廝兩個把梁山泊好漢的名目去偷雞吃,因此連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斬了這兩個,將這廝首級去那里號令,便起軍馬去,就洗蕩了那個村坊,不要輸了銳氣。如何?孩兒們,快斬了報來!
晁蓋所言盡管在身為賊寇的情況下,聽起來有些可笑,但也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就是晁蓋治理梁山的理念:劫富濟貧,施仁德于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要打祝家莊不是為了打劫,而是為了不輸銳氣。
但宋江馬上就反駁了晁蓋,當著眾兄弟的面兒,一點面子也沒給晁蓋留,說這倆人你不能殺,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祝家莊的錯,讓小弟去收拾他們,接著說了四個攻打祝家莊的好處:
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銳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三則得許多糧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請李應上山入伙。
宋江說完,吳用馬上表態,說“兄長之言最好。豈可山寨自斬手足之人?”,之后親信戴宗附和,“寧可斬了小弟,不可絕了賢路。”,再然后就是眾人相勸,晁蓋見狀只好免了楊雄、石秀的罪。
但宋江的表演還沒完,他轉頭對楊雄、石秀說了下面這番話:
賢弟休生異心!此是山寨號令,不得不如此。便是宋江,倘有過失,也須斬首,不敢容情。如今新近又立了鐵面孔目裴宣做軍政司,賞功罰罪,已有定例。賢弟只得恕罪,恕罪。”
現在你發現宋江是多么會收買人心了吧,經宋江這么一攪合,梁山的理念就變了,變成了來者不拒,主動出擊。
此后,宋江更是頻繁出動,用自己的實力一次次的打臉晁蓋,一邊招兵買馬,不斷將大人物籠絡上山,一邊摁著晁蓋不讓他下山。
到攻打曾頭市時,晁蓋實在坐不住了,他也明說了,說:
“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br/>
宋江還一味的苦勸,最后晁蓋都動怒了,硬是點了五千兵馬下得山,但奇怪的是,既是晁蓋親點,卻意外把吳用排除了,說明晁蓋心中也有數,吳用早已不是從前的那個吳用了,而林沖還是那個林沖。
宋江的”明目張膽“還不明顯么?
所以,晁蓋在將死之時,遺言不是說,賢弟呀,我把梁山交給你了啊,而是誰替我報仇,這梁山大位就給誰座,他對宋江已經不再信任了。
第三,發展自己人,暗渡陳倉
梁山好漢因“義氣”而聚集在一起,晁蓋為打劫生辰綱七人聚義;宋江清風寨聚義,把花榮和秦明忽悠上了梁山;白龍廟小聚義,宋江又把十幾個好漢都鼓動上了梁山;最大的一次三山聚義打青州,最后三山都歸并到了梁山。
從上述幾次聚義,不難看出,晁蓋和宋江的實力,孰強孰弱?宋江一人往梁山輸送了多少好漢,而且這些人只買他的面子。
宋江自己上梁山后,又不斷收編官軍成員,借著提升梁山戰斗力的名義,培養著未來自己的支持者。
宋江這個布局,依晁蓋的見識,幾個晁蓋都追不上他,
此時,晁蓋聽了宋江一番話,沉默了,心想,算我倒霉,栽你手里!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