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月亮 靜女夭夭
每晚八點四十 陪你看世事
這兩天有個挺離譜的新聞。
一個大二女生,懷孕7個月了,水腫,去醫院檢查。
她沒說自己懷孕,醫生也沒看出來。
結果當成腎病治療,給治死了。
這件事凸顯了現代醫療的弊端,也給我們提了個重要的醒。
01
李月亮 ?
大二女生小龐,今年23歲,河南南陽鄧州人。
今年2月份,她放寒假,回了老家。
她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臘月二十六才回去。
回家后,父母發現本來瘦瘦的女兒胖了不少,全身水腫,干家務時還有些氣喘。
小龐爸爸不放心,帶著女兒去了鄧州市人民醫院。
醫院給做了一系列檢查——
什么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胸部CT……
查得挺全,就是沒查懷沒懷孕。
醫生初步診斷:腎病綜合征,同時還有胸腔積液。
小龐當天就住進了腎內科,開始注射激素治療,還進行了腎穿刺手術。
除夕和大年初一,一家人都是在醫院過的。
更糟心的是,小龐的病,越治越嚴重。
2月11日,大年初二晚上,小龐開始咳嗽,呼吸困難,昏迷不醒。
醫院的腎內科緊急和其他科室醫生進行了會診。
但是醫生們也都沒想到這個姑娘是懷孕了。
會診后醫院對小龐進行了急救,但沒有效果。
2月12日早晨5點多,小龐被轉到更大的醫院——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
入院時初步判斷病情是“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小龐當時已經沒有心跳了。
醫院緊急心肺復蘇,又給她打了腎上腺素,忙活半天,總算搶救成功,心跳回來了。
這家醫院的醫生比較敏感,發現小龐“腹部膨隆,與孕晚期相仿”。
于是問她爸媽,“患者有沒有懷孕”。
她爸媽肯定也是不知道這事,說沒有。
醫生還是懷疑,就給小龐做了彩超。
結果提示,確實是懷孕了,而且已經31周多,7個多月了。
這家醫院又組織醫院各科室做了會診。
這次的診斷結果,跟之前截然不同:
妊娠合并心臟病、貧血、腎積水,胎死宮中,急性心力衰竭,重度子癇前期,急性肺栓塞,心肌病,肺部感染……
一大堆問題,看得出情況非常復雜,也非常嚴重。
但是好在基本搞清楚了真實病情。
情況復雜,當天11點,小龐再次轉院。
去到南陽市中心醫院急危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做了緊急剖宮手術,取出了死胎。
而這時,小龐的狀態已經非常糟糕。
此后也一直處于昏迷狀態。
雖然醫院全力治療,但各項指標都始終不好。
8天后,她的呼吸和心臟都徹底停止。
醫生用了很多辦法,也沒能搶救回來。
她死了。
02
李月亮 ?
一個23歲的女孩,就這樣稀里糊涂地丟了命。
小龐的父母不甘心,開始向醫院討說法。
他們覺得,就算“女兒隱瞞了懷孕的實情,難道醫院檢查不出來嗎?”
為了查明小龐的死因,龐先生申請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但鄧州市人民醫院遲遲不提交鑒定材料,導致鑒定中止。
小龐爸爸聯系到了媒體:
“我們想走法律程序,但醫院不配合,我們也走不了。”
小龐爸爸表示,他們和院方溝通過,醫生也承認他們有責任,但就是不解決問題。
以至于事發快4個月了,小龐的遺體還放在殯儀館。
媒體的報道,很快引發了輿論風波。
就在昨天,6月1日,當地衛健委發布情況說明,表示:
這是一起“既有患者未能真實說明病情,又有醫療人員漏診誤診造成的醫療事故。”
目前,鄧州市人民醫院已經與小龐家屬已達成賠償協議,并獲取對方諒解。
03
李月亮 ?
這件事令人惋惜,更令人費解。
女孩本人,和第一家醫院的醫生,都出現了重大錯誤。
首先,女孩沒有如實告知醫生自己懷孕。
這里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小龐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懷孕了。
這一點很多人都表示懷疑。
懷孕七個月,身體會有各種反應。
停經,孕吐,肚子越來越大……
如果是初中女生,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懷孕,還可以理解。
但一個大二女生,在現在這個信息如此發達的社會,懷孕七個月還不自知。
那真是離譜。
所以這個概率非常小。
更大的可能是,小龐知道自己懷孕了,但不敢跟家人說。
她感覺不舒服,跟著爸爸去醫院。
爸爸在場,她也不敢跟醫生說。
估計是想著醫生會根據病情治療。
如果是腎病就治療腎,跟懷不懷孕關系不大。
沒想到最后徹底治跑偏。
其實從后面兩家醫院的診斷看,她最早在家里出現嚴重水腫,應該是患了“重癥先兆子癇”。
這是一種孕婦病,典型特征就是孕24周以后,出現水腫、高血壓。
這個病本來就很危險,死亡率超過10%,需要及時住院,對癥治療。
可惜小龐雖然去了醫院,卻沒有如實說出孕情。
而醫院的常規檢查里,其實是不包括驗孕項目的。
很多醫生也會默認,如果患者懷孕,定會告訴醫生。
哪想到這個女孩偏偏就沒說。
最后生生丟了一條命。
當然必須得說,醫生方面,也確實是疏忽了。
一個有經驗的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各方面情況,做出綜合的判斷。
不應該因為患者沒說懷孕,就默認她沒有懷孕。
對一個23歲的大肚子、水腫不舒服的女孩。
醫生一般來說,可以正常猜測她是不是懷孕了,然后通過檢查來確定。
可是這個醫生給小龐做了各種檢查,就是沒查她是不是懷孕。
本來女孩的病情就很嚴重。
醫生又完全沒有對癥治,很多藥還都是妊娠期禁用的。
導致情況雪上加霜。
更離譜的是,這家醫院各科室的醫生還會診了,結果沒有一個醫生猜到患者是個孕婦。
——大概率是患者本人也沒在,醫生們就是拿著她的各種診斷報告在研究。
這個事也反映了現代醫院的弊端:
有些醫生過度依賴儀器檢查,過度相信各項數據和指標。
沒有發揮出醫生作為一個“智慧人類”的綜合判斷能力。
這其實很容易導致誤診。
因為每個患者,都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
儀器給出的結果只能作為輔助參考。
真正治病,還得靠醫生。
所以醫生一定要有依靠自己的學識和經驗去做診斷。
多看患者幾眼,多跟患者溝通幾句,可能比拿著一堆數據分析效果更好。
04
李月亮 ?
接下來,我們說點更有用的。
咱老百姓,怎么才能更好地看病呢?
我總結了四點,大家參考:
第一,要具備基本的生理健康常識。
人有什么器官,大體可能出什么狀況。
大體怎么保養和預防疾病。
出了什么問題就應該去醫院。
這都是咱們成年人必須不斷積累的常識,以免稀里糊涂地把自己耽誤了。
第二,要會選擇醫院和醫生。
中國的醫院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級最好。
每級又細分為甲、乙、丙三等,甲等最好。
所以最好的醫院就是三甲,最內啥的就是一丙。
一級醫院一般是社區醫院,醫療條件比較簡單。
但勝在一般家門口就有,而且患者少,不用烏泱泱地擠。
一般小感冒發燒,完全可以去社區小醫院。
當然,如果病情嚴重,或者是疑難雜癥,那就最好去三甲醫院。
選醫生也是同理。
如果是不好解決的大毛病,就根據病情去搶大專家的號。
要是一點小問題,普通醫生就足夠了。
我個人喜歡找四五十歲的醫生。
這個年紀往往既有豐富的經驗,又有學習能力,了解最新的治療方案。
當然這個不絕對,僅供參考。
第三,重點來了,一定要知道如何跟醫生交流。
去醫院之前先查查跟自己疾病相關的資料,對這個病有個基礎的認知。
別到醫院讓醫生給你從一加一等于二講起。
醫生的時間有限,你要在幾分鐘的交流里,充分了解最有價值的核心信息。
然后切記要如實、全面向醫生稟告你的病情。
這是小龐同學血的教訓。
咱們去醫院是為了治好病的,別糾結什么面子,也別怕醫生說你。
你就老老實實有啥說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醫生好根據你的情況做判斷。
我們一定要知道,醫生也是人,不是神仙。
他們的判斷能力也是有限的。
你一五一十都說了,醫生還不一定能準確診斷呢。
再藏著掖著的,你不是坑自己玩兒嘛。
第四,感覺不對的時候,要及時提醒醫生。
原則上,我們肯定要充分信任醫生。
認真聽取醫生的意見。
但是自己也要多留一個心。
好好看看醫生開的單子,研究研究治療方案,幫醫生把把關。
還是說,醫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犯錯的時候。
前幾天就有個新聞。
一個男孩左膝長了個大瘤子,結果醫生給人家右膝切了。
還是個三甲醫院。
這個新聞,所有報道里都沒說到底是哪里出錯了。
我想大概率就是醫生和一起手術的護士都大意了。
這種事并不常見,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一個道理:
所有人主觀操作的事情,就有概率出錯。
現在醫療技術雖然比過去發達得多,但相對人這個復雜的生命體來說,其實還是非常局限的。
而且醫生的水平也參差不齊。
權威醫學雜志《臨床誤診誤治》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疾病誤診率大約占30%左右。
就是說,十個人看病,就可能有三個人被診斷錯了。
這當然也不能全怪醫生。
主要還是疾病這個東西太復雜了。
所以咱們看病的時候要認真看醫生的診斷,再結合自己的情況綜合判斷。
發現問題及時提醒醫生。
不明白的地方好好跟醫生探討,溝通越充分,治療方案就會越準確。
如果這家醫院的診斷結果,你覺得不對勁。
最好再去別家醫院看看。
多次診療,出錯的概率就小很多。
最后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咱們要認真守護好自己的生命健康。
點亮【贊】+【在看】,愿我們和家人,都健健康康,沒病沒災。
──── 全文完 ────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新女性主義者,扎實寫字的手藝人。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讀者成長。新書《活得清醒》當當網熱賣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