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頂部向下爬,有人能想象嗎?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情形?
我相信很多人都無法想象,不過從一些影視片中,可以參考到大概。但是很多電視劇中,也往往是主角遇到了特別緊急的情況,所以才會不得不選擇從懸崖上方往下跳,來換取一線生機。
種種跡象可以說明,懸崖,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地點,平常時候人們根本不會隨意靠近。可是這次25人徒步的情況,卻被報道出,有人居然選擇從懸崖頂部向下爬!
這種活動明顯就是有風險的,而此行雖然有25個人,但是意外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在懸崖頂部向下爬的過程中,有一個參與者發生了意外墜落身亡了!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這些徒步者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一條路線呢?這是不是僅此一條的路線,所以他們才必須如此冒險?
雖然對于當時的情況你我不清晰,但是從媒體的爆料下,被困情況也已經被曝光。原來當時這些徒步成員被困在半山腰,而這里距離懸崖瀑布底部約60米。
即便是后續到達的救援隊員,也需要用砍刀先開路,才能架設繩橋攀爬上去。而他們所處的這一個區域,是未開發的區域,所以風險自然也能想象。
只是這一次的情況,多少還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畢竟在很多人心中,人多也意味著有一定的安全性。一個人去爬山,總是不如兩個人去爬山,結對可以互相幫扶,而兩個人去爬山,也總是不如一群人去爬山,更加讓人有安全感,因為就像俗話說的那樣,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多總是有更多的智慧,也可以找到更多的解決辦法。
可是為何,這次25個人出行,還是發生了這樣的意外呢?難道人多也不是唯一的保證?或許從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到,他們選擇徒步的那片山區,狀況真的有些艱險。
有一位徒步愛好者表示稱,那條下降的“小路”十分陡峭。或許那條路在徒步愛好者眼里是路,可對于大多數人的認知來說,這樣的路,根本算不上我們概念中的路吧!
因為這條路在下雨時,需要帶繩索才能通行,而我們大多數人概念中的路,是可以大步走的那種寬敞的路。看到這一點,或許也能夠明白了,為何25個人一起徒步參加活動,還是遇到了危險。
風險有時候并不會因為參加的人多人少而變化,風險是客觀的存在,如果他們當時沒有選擇那么有危險的一條“小路”,也許意外就不會發生。
只是說這些話,都已經為時晚矣,因為事情已經發生,逝者已矣,對于過去的事實我們無法改變,更無能為力,可是我們可以從這些經驗中總結出更加有意義的教訓。只有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之前的教訓,明白戶外活動的風險,才會有可能避免這一類悲劇的發生。
戶外兩個字,看著簡簡單單,人們想要參與也可以盡情參與,城市中總有一些戶外小團體,報名的門檻幾乎沒有,有些組團的隊友,只需要你和他AA付費,甚至不需要參加跟團游的導游費用,這樣的條件,怎么不讓很多人動心?
然而正是這些戶外團體的存在,才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戶外,體會到戶外,只是有時候我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不要總以為自己離悲劇很遠,多想一想,多掂量掂量自己的體能,進行篩選,才是能夠保證我們安全的前提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