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社部重啟規范提前退休文件,堅決制止違規提前退休,守護養老保險基金安全!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延遲退休”已成為大勢所趨。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未老先退”現象普遍。
有些人投機取巧,將年齡改大,通過關系搞到特殊工種等方面的證明,辦理了提前退休后,依然在原單位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如此,既不用上下班,還可以少交錢,多拿養老金。
還有的人,在單位辦理了提前退休,又被別家單位返聘,拿著雙倍工資。
這顯然與國家制度背道而馳,若任其發展,將對養老保險基金構成巨大風險。
對于這種混亂現象,人社部近日重拳出擊,轉發了1999年發布的堅決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提前退休的通知。
盡管這份文件至今已有25年,但它反映出人社部對企業職工退休問題的高度關注。
那么,人社部轉發25年前通知,釋放了什么信號呢?
02
首先,在2024年養老金調整之前轉發這一通知,是讓各地加強審查的準確性和力度并嚴格執行,以確保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
一方面,2024年養老金已經確定上漲,政策的出臺有助于加強對社保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基金安全。
另一方面,1963年嬰兒潮一代逐步進入退休高峰期,退休人數大幅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規范提前退休行為顯得尤為迫切。
為此,以下四類違規行為需被嚴厲打擊:
第一,非女性工人50歲提前退休
根據現行政策,男性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干部為55歲,女職工為50歲。
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不能擅自提前退休。
第二,出生年月材料造假提前退休
利用偽造的出生日期來達成提前退休的目的。
第三,特殊工種年限及崗位造假提前退休
虛報從事特殊工種的年限或崗位信息,從而實現提前退休。
第四,喪失勞動能力造假病退
通過偽造病歷、診斷證明等手段,使勞動者被誤認為喪失勞動能力,從而提前退休。
對于這些非法手段獲得的提前退休資格,相關企業將追究負責人和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已違規提前退休的職工也將被清退回原單位。
所以,對于通過違規手段以經提前退休的,可要當心了!
03
其次,如今再次重新發布這個通知,也是提醒廣大準備退休的人員,了解政策規定,做好心理準備。
以后想通過歪門邪道違規辦理提前退休,恐怕難如登天。
通知重申了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并指出滿足以下條件人員,可申請提前退休。
首先是特殊工種。
例如,從事高空等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男性職工可在工作滿10年的情況下,在55歲時退休;
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的則是累計工作9年,其他有害健康崗位是8年。
女性職工則相應提前至45歲退休。
其次是病退。
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男性可在50歲退休,女性為45歲。
再次,公務員工作滿30年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到5年,經單位同意可以提前退休;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滿20年且距離退休不到5年,則可以提出內退靜養。
新通知還明確,如果檔案年齡和身份證年齡不一致,以檔案中最早記載的出生年月為準。
這一規定將有效解決因身份證信息變更帶來的退休年齡計算問題。
總之,人社部重發關于制止和糾正違規提前退休的通知,也意味著退休手續辦理將會更加嚴格規范。
04
最后,人社部此番動作,也是對全社會的一次鄭重聲明:公平正義,不容侵蝕。
當前,我國正在加速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養老金體系面臨巨大壓力。
違規提前退休除了消耗本就緊張的社保基金外,還嚴重損害了那些依法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齡職工的權益。
而隨著政策的再次發布,違規提前退休的灰色地帶將愈加明朗。
此次嚴格規范提前退休政策,彰顯了國家維護社保基金安全和公平分配的決心。
之后,任何侵蝕公平正義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制止。
相信隨著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策的嚴格執行將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養老保障體系,讓每一位勞動者都能安心退休,享受幸福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