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浙江一名14歲男孩
在母親離世后
拿走其遺留的手機
在直播間購買球星卡
欠下9萬多元債務
此事也沖上熱搜
據了解
其母親于去年6月11日離世
而她的手機在次日便被孩子拿走
且一直拒絕交出
孩子誤以為手機賬戶中的資金
是母親生前的存款
因此在網絡直播間大肆購買球星卡
不知不覺間欠下巨額債務
平臺月付欠了4萬多元
信用卡也欠了4萬多元
總共9萬多元
據孩子父親透露
妻子三年前生病
為了治療
花掉了家里幾乎所有的儲蓄
家里經濟條件不好
還要獨自撫養(yǎng)兩個孩子
實在無力償還這些債務
孩子父親目前已經與相關直播間及平臺客服取得聯系,而孩子分別在三個不同的直播間購買了球星卡,其中一個直播間已經同意退款4萬元,平臺客服正與另外兩家直播間協(xié)商處理。
事件沖上熱搜后
不少網友炸了
母親才去世,這也太寒心了
還有網友提醒家長要多長心
“交易密碼不要隨便透露給孩子”
也有網友對于球星卡
還不是很了解
其實可以把球星卡
理解成一種盲盒
一箱定價幾千元或幾萬元的球星卡
拆盒后可能血本無歸
也可能價值百萬
例如全球限量僅1張
由喬丹親筆簽名的球星卡
6月2日
它以292萬美金成交
折合人民幣2000多萬元
未成年人背著家長買東西
這些錢能返還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規(guī)定: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買東西算不算民事法律行為,要看東西的價值大小。 如買簡單的文具、零食等,可以認為是民事法律行為, 若購買貴重物品,如手機、較貴的玩具等,其行為的效力屬于待定,可由法定代理人予以確認或撤銷。
但是,想要主張買賣行為無效,家長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線上支付的行為是孩子所為,并且沒有經過自己的授權。而實踐中,完成這個舉證責任存在很大難度。
所以,這就要求家長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賬號、手機、銀行卡等電子交易必備要件。
來源:南華視頻、北京日報、案件聚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