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修明經略資深讀者:點擊上方「修明經略」→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瑞士烏克蘭和會6月16日落幕,我的感受是,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廣大南方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持觀望態度,不愿意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美歐在和會上的承諾也遠不如G7會議,這場會議的地位,還是不能和巴黎和會、雅爾塔會議、開羅會議相比。
有幾點需要注意:
峰會宣言草案指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造成了大量苦難,并敦促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但草案刪除了俄羅斯“侵略”的措辭,明顯是考慮到一些親俄南方國家的感受,也是避免進一步激怒俄羅斯。
即使措辭如此溫和,也只有80多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宣言,印度、南非、巴西、墨西哥、沙特等國仍沒有簽字,表明他們并沒有改變原先的立場,和會沒有實現給烏克蘭爭取更多支持的目標。
峰會討論的四個問題:核安全、航行自由、糧食安全、人道主義,涉及到黑海航運、戰俘、被拘留平民和兒童,和戰爭實質的聯系不大。對烏克蘭的幫助更多是宣傳層面。
因和國內選舉日程沖突,拜登沒有參加和會,而是派出副總統哈里斯參會,哈里斯除了提出15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沒有更多內容。拜登也是意識到,這次和會不會有太大突破。
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主要體現在結束不久的G7峰會(七國集團峰會),G7拜登參會并且和澤連斯基發表聯合講話,G7會議,美國跟烏克蘭簽訂了10年的安全協議,美國同意幫助烏克蘭加強空軍和防空系統,G7還加大了涉及支持俄羅斯的300多個實體和個人(包括一部分香港企業),G7還同意用凍結的5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利息來援助烏克蘭。
可以說實質性的援助都在G7談完了,和會的地位反而沒那么高,西方國家早就支持烏克蘭達成共識,和會的目的本就是爭取非西方國家。
瑞士烏克蘭和會不能和巴黎和會、雅爾塔會議、開羅會議相比。
巴黎和會是一戰結束后召開,各國是來分贓。雅爾塔會議,大局早已確定,也是來分贓加確立戰后局勢,開羅會議雖然中國還處在最艱難的狀態,但美軍已經參戰,并且贏得了中途島海戰,而且當時即使是日本高層,也有人意識到美國工業實力遠強于日本,日本沒有獲勝的可能。實際上各國已經建立了反法西斯陣營勝利的預期。
與這些會議相比,瑞士會議明顯不同,首先很多南方國家仍然支持俄,反對西方,其次,如今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都沒有參戰,對烏也沒有全力支持,俄的人口和工業實力紙面上比烏又要強很多,很多國家仍預期俄羅斯會贏得勝利,更何況現在烏本就采取守勢。
所以說在局勢不明朗的時期,很多國家一定會觀望,不可能這時就押注烏克蘭。
我的判斷是,俄烏戰爭還會繼續打下去,因為俄烏對于談判基礎的認知完全不同,普京要求烏承認俄對四州的占領,而烏堅決不接受,因此雙方還要打很多年,現在還看不到走出戰爭的路徑。
至于這場戰爭能不能改變世界格局,還要看后續美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