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北碚的大山溝里,隱藏著一座百年歷史的煤礦遺址,巔峰時期有3000多人在這里生產,生活,熱鬧異常,如今卻已是人去樓空,斷壁殘垣,雜草叢生,令人好生惋惜!這里究竟經歷過怎樣的歷史變遷呢,又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這里便是位于復興石牛溝的江北煤礦舊址,一個歷史悠久的百年礦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很多朋友對于北碚的了解,都是山清水秀風景宜人之地,但其實北碚還蘊藏了豐富的煤礦資源,有著兩座非常大的煤礦,一座是天府煤礦,一座就是我們今天要來參觀的江北煤礦!
江北煤礦,最早其實并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江合煤礦,它一共有六座礦區組成,分別是龍王洞,石牛溝,周家構,十字口,大河溝,龍門浩,而其中最早的就是龍王洞礦區,在清朝中期就已經開采了。
我開車直接導航到石牛溝,這里有成片的建筑,辦公樓,宿舍樓,居民樓,籃球場,電影院,有些建筑已經荒廢了,房倒屋塌,而有些房子則保存的非常完好,整個礦區里面除了一些老年人之外,很難看到有人居住了,荒草叢生,一片凄涼的感覺悠然心頭!
我一個人穿行在雜草叢生之間,看著身遭的這些充滿著年代感的老房子,仿佛還能夠聆聽到當年生活在這里的煤礦工人生活的歡聲笑語,有籃球場上的叫好吶喊聲,有大禮堂里表演的音樂聲,還有孩子們在房前瓦舍下的追逐和嬉鬧,礦場最為繁榮鼎盛的時候,這里生活著3000多人呢,如今怕是30多個老人都不一定了吧!
根據資料介紹,江北煤礦,是在解放之后才改名為江北煤礦的,之前叫江合煤礦,是重慶最早的一家中外合資的煤礦,但是說到這個中外合資,還有一段屈辱的過往呢!在1901年的時候,龍王洞煤礦已經非常的發達,礦坑林立,當時的英國投機商人立德樂來到這里,通過誘騙等方式獲取了龍王洞五窯六廠50年的開采經營權。
這種欺詐誘騙的行為,激發了江北人民的強烈反對,最后在各方的壓力下,立德樂只有坐下來與中方重新談判,最終迫使他在1909年簽訂了《江北亭礦權收回合同》,重新收回了礦場的經營權,但是即便如此,這中間也有8年的時間被侵占了,想起來還是令人感到屈辱。
抗戰爆發之后,重慶一下成為了全國工業的大后方,對于煤炭的迫切需求,讓這里的煤礦事業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直到上世紀80年代,當然在解放之后,這座礦場也改名為江北煤礦。經歷了百多年的開發,這里的煤礦資源也日漸枯竭,最終在2001年的時候徹底關閉,而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的居民,尤其是年輕人,也就慢慢離開了這里,到城里謀生活去了,只有老人留在了這里!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片百年老礦區,終將會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中,而這里曾經發生的歷史,故事,也一定會被我們永久的記得,而不僅是這一代礦工子弟童年里的回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