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時間是治愈一切的良藥。可是這世間,有一些創傷隨著時間的流逝,并不會消散。相反,它們會像幽靈一樣,折磨著人,讓你一直處在過去的痛苦之中。
在進行今天的心理科普之前,還請大家隨我一起了解一下比利·林恩的故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述了在前線作戰的比利·林恩作為戰斗英雄參加超級演出的故事。這本是軍人最為榮耀的時刻,然而,演出中出現的煙火爆破聲觸發了戰士們的創傷記憶,種種戰時的危機場景從腦海中涌現出來。在這種極度應激的狀態中,他們克服生理的不適和心理的恐懼,最終完成了本次演出。
影片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那是我生命中最慘的一天,可是現在人們卻為了表揚我,還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去回憶那天發生的一切?!?/strong>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或許可能多多少少地已經猜到了今天心理科普的主題,沒錯!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及但又不完全了解的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
No.1
什么是PTSD?
在網絡文化中,我們常常用來表示做了某件事后感到非常不適,比如:理完發后發現很丑,就說:我理發PTSD了;由于多次被小組作業中的組員背刺,就說:我對小組作業PTSD了。
但是,經常“PTSD”的我們真的了解什么是PTSD嗎?好像在普通大眾的眼里,PTSD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當然不是啦(讓我們對刻板印象say No)!
PTSD(即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創傷后應激障礙(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這是第一次見到它的中英文全稱),是暴露于心理創傷性事件后產生的以閃回、回避和過度警覺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征。流行病學研究發現40—90%的普通人群一生中某些階段經歷過符合DSM一Ⅳ診斷標準的創傷性事件,而創傷暴露后發展為PTSD的可能性平均在10%左右,某些極重大精神或軀體創傷暴露(如女性被強奸)可達到接近50%的高發病率(侯彩蘭等,2006)[1]。簡而言之:PTSD就是一種創傷后心理失平衡狀態。
那么這其中的“創傷”具體指的是啥?小時候被鄰居家的小狗嚇了一跳算創傷嗎?上了大學的我夢到自己在高考考場上奮筆疾書算創傷嗎?在心理學的診斷標準中,“創傷”并不是這種廣義性質的,而是指接觸于(經歷過)實際的或被威脅的死亡、嚴重的創傷或性暴力。
那可能會有好奇的朋友想問,那我們所經歷那些“破大防”事件算什么呢?其實無論是誰,都會不可避免地在生活中遇見應激事件(就算是陽光開朗大男孩也不行!),在心理學中我們將這種面對于應激事件的反應稱之為“創傷后應激反應”,其實就是非正常時期的正常反應。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創傷幸存者都會發展成PTSD,全球PTSD的流行率也僅有4%左右!
No.2
PTSD癥狀表現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會使我更強大
而對于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教科書級的主要癥狀有以下四種。
(注:參考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發布的第5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
1、 闖入性體驗[2]
指患者會反復出現與創傷相關的回憶或噩夢,并且這些回憶或噩夢會作為線索引發強烈的情感痛苦和明顯的生理反應,甚至會感覺創傷性事件好像再次發生了一樣(解離性反應)。
如被泥石流掩埋后獲救的孩子在每年五月雨季來臨時都會對泥石流是否會來而心存極大的恐懼。
2、 持續性回避[2]
主要表現為長期或持續性地極力回避與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拒絕參加有關的活動,回避創傷的地點或與創傷有關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現選擇性遺忘,不能回憶起與創傷有關的事件細節,只能記得事件的一些不連續片段。
特別常見的是在法庭訴訟中,當受害者(PTSD患者)面臨執法人員對事件前因后果、細枝末節的追問而不能想起,此時,若勉強地要患者去回憶他想回避的事件,這無異于在傷口上抹鹽。
3、 負面認知和情感[2]
主要表現為持續的消極認知、彌散的消極情緒;會因事件責備自己或他人,對重要活動的興趣或參與明顯減少、與他人脫離或疏遠等。更嚴重的還會對未來失去希望,覺得活著沒有意義。
4、 警覺性提高[2]
主要表現為急躁易激惹、魯莽的或自我毀滅的行為、高度警覺、過度的驚嚇反應、注意力異常、睡眠障礙。
PTSD癥狀往往在創傷后立即出現,若癥狀在三個月內逐漸消失,稱為急性PTSD,超過三個月以上仍未消失,則稱為慢性PTSD。令人擔憂的是,慢性的PTSD若是處理不當,將可能持續數年或數十年,甚至影響受創者的一生。此外,還必須注意的是,部份患者的癥狀并非一開始就會顯現,有時會在受創半年或更長的時間后癥狀才開始出現(李成齊,2006)[3]。
No.3
PTSD的病因
基因給子彈上膛, 環境扣下扳機
在神經生物學方面,你的大腦在控制身體,壓力下釋放的化學物質和激素也會導致PTSD。海馬、腎上腺素、皮質醇、血清素等都會對你的PTSD易感性造成影響。比如,較小的海馬患PTSD的概率會更高;皮質醇可以給你發送安全信號,如果不正常就會處于持續的警覺狀態……
在社會因素方面,導致 PTSD 的最常見創傷形式包括親人的意外去世、性攻擊、親人重傷或重病、生育罹患重病的子女及被配偶或照料者毆打。此外,綁架、槍擊案件、自然災害、目睹謀殺等創傷事件也有極大可能使人罹患PTSD。PTSD 常于 25-30 歲之間起病,女性患病率為男性的 2 倍(女性朋友要更加愛護自己的身心健康哦~)。特殊職業人群PTSD發病率更高,外科醫生的PTSD發生率為普通人群的3-4倍,急救醫務人員的PTSD發生率為24%,這一比例甚至高于消防員的18%和警察的7%~19%(黃瑞雯;吳詩瑜,2021)[4]。
PTSD 與顯著的生活質量及功能受損相關,這種損害隨癥狀嚴重度的升高而加重。另外,PTSD 常伴有慢性疼痛、睡眠問題、性功能障礙、認知紊亂及述情障礙。PTSD 的存在可使個體嘗試自殺的風險升高 2-3 倍。
No.4
PTSD的治療方法
身與心的spa
1、 藥物治療
2、 心理治療
最經典的心理治療方法是暴露療法,即聚焦初始創傷的記憶和喚醒源,鼓勵個體面對創傷以獲得控制感并消除焦慮(聽上去有點像以毒攻毒哈)
暴露治療:來自條件反射理論,對于習得性恐懼,消除(或習慣化)恐懼的概念援引了經典的操作條件作用原理。并且研究者們引入了情緒加工這個概念來解釋暴露期間恐懼的減少,這種矯正過程的本質是情緒加工,需要通過恐懼刺激激活恐懼網絡,這種方法通過暴露讓患者認識到與他們的錯誤認識相反的想法。
焦慮管理法(Anger Management Therapy,AMT):認為病理性焦慮源于應付技能缺乏。AMT 旨在當焦慮發生時為患者提供應付焦慮的方法。最常用的焦慮管理法是應激預防訓練。這種方法把一些教育性和能性的方結合起來,諸如放松,思維阻斷法,改變認知的自我對話等。
認知療認治療:注重對患者的思維推理和信念以及在認知中包含的態度等進行嬌正。認知治療目標是讓患者識別他們自己的失調性認知,通過與不合理信念的辯論來重建認知系統,減少癥狀、恢復社會功能 (陸寧偉;秦明華,2009)[5]。
預約咨詢:+V drmxinli
電話:4008202621
作者說
或許時間無法治療PTSD,但痛苦卻可以馴化。生命不是恒常的黑洞,但也并不需要圓滿無缺。如果你較長時間停滯在某種情緒之中,沒有關系。成長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也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請重新喚起你的自我接納,不要用非黑即白的視角看待自己,不要覺得無論怎樣掙扎都無濟于事,陷入情緒閃回,焦慮麻木,否定與毀滅的低潮。
參考文獻
[1]侯彩蘭,李凌江. 創傷后應激障礙和人格特征的關系[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4):256-258. DOI:10.3321/j.issn:1000-6729.2006.04.014.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 M ]. 5th ed. Arl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271-272.
[3]李成齊. 兒童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癥狀表現與干預策略[J]. 中國特殊教育,2006(6):88-91. DOI:10.3969/j.issn.1007-3728.2006.06.018.
[4]黃瑞雯,吳詩瑜. 創傷后應激障礙臨床診斷與心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 中國臨床醫學,2021,28(2):316-322. DOI:10.12025/j.issn.1008-6358.2021.20201536.
[5]陸寧偉,秦明華. PTSD及其心理治療[J]. 吉林醫學,2009,30(6):487-488. DOI:10.3969/j.issn.1004-0412.2009.06.0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