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公號文章,一年只有兩個驚嘆號的配額,今年第一個獻給姜萍。
上一篇 ,有幾個朋友表示異議,還有人自稱看不懂,更有人斷定我接了某方面的公關投放,故為之曲護。
我告訴一個絕對信任我的朋友說,我沒收錢。他似乎更憤怒:那你自帶干糧還這么賣力?
我擦,這就是陰謀論的可愛之處。只要你堅持做世人的判官,天大的謊,竇娥的冤,都可以隨便往人頭上砸。和組織一樣,你會永遠正確。
疑我砸我,并不能刺激我體內某個臟器發炎,害我再去躺一個星期病床(),更不能減損我銀行賬戶余額一分一毫。希望這些朋友可以公開在朋友圈說我收了錢,但必須轉發原文,那篇點擊太少了,我不開心。
我沒有標榜過我寫作的目的多純粹,包括寫這個號,主要也是練筆,分享思考和情緒,接一些廣告用的。
我才不標榜開啟民智呢,民智混沌,腦殘遍地走,才會讓我多一點生存競爭的優勢,這是好事呀,我為啥要去喚醒群氓,況且我也沒那個分貝。
回到公關技術層面,甲方和乙方都應該明白,姜萍話題自從登上熱搜后,就沒有回頭路了。躺倒挨錘是最明智之選,反過來拷問質疑者的身份、動機和數學涵養,只能激起更悲憤的反彈。
是的,悲憤也是人被愚弄后的常見反應,對于高智商群體更是如此。所以有人懸賞500萬爭輸贏,有38位選手公開發聲求真相,連方舟子也開啟韓寒代筆戰第二季,每天更新劇集。
做砸一件事,然后做砸更多事來救場,大政府和大公司都一直在這么干。不用奇怪,很多狗屁工作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有人在那個崗位上不斷砸場和救場。
孟子曾總結人生有三樂,壓軸的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阿里達摩院組織的數學比賽,恐怕就有這份心思在里面。如何包裝這份心思,并盡可能上熱搜,傳天下,就成了某些打工人的KPI。
但群眾早已厭倦了精英故事,更喜歡“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的少俠傳奇。你要跟爽劇搶流量,就得祭出“爽劇都不敢這么寫”的劇本。從去年外賣員參賽開始,這場數學比賽就走上了人設崩塌的不歸路。
從這個角度看,姜萍有沒有作弊一點都不重要。跟一部爽劇較勁兒,并不能讓你有任何收獲。我昨天在抖音上看到一部穿越劇,太子手持AK47守衛皇城,咱要不要也去打個假?
互聯網大廠都有不少這研究院那智庫的,干的其實都是公關和政府關系的臟活累活,說白了就是滲透公眾和領導的認知,傳達品牌對于社會國家的服從、善意和責任感。這些機構能產出的,除了折子,就是段子。
據說釋永信對阿里和馬云就有點意見,認為他們濫用“達摩院”之名,不尊重達摩祖師和禪宗祖庭。
知道了這些背景,你再把段子當真或當回事,那就是你的不對了。至于先輕信再暴怒打假的人,更像是在揭發同案犯。我一點都不支持他們。
在事實和觀點都被污染再污染之后,這事的要害就不在于真相了,而是這事本來就是一個屁,沒必要捧著嗅上十天半月,研究屁主是否吃多了大豆。
要說造假,一個村委會選舉舞弊比這事都更值得追問。
姜萍有沒有作弊?沒有答案,或者說有很多答案,但爭來吵去,人們最終要伸張的價值我卻看不到。求真?在一個純PR項目里,求的毛真?就是求來了幾分真,又能做毛用?
而且目前質疑姜萍的人,很多從一開始就不相信,人家又沒有愚弄到你,而公眾又愿意看爽劇,這比賽又跟公共利益攀不上親戚——阿里達摩院辦比賽,又給優勝者發獎金,都是企業的錢,不是從國庫拿的。
再說說姜萍,我倒是很同情她。都什么年月了,還住那樣的破房子,更糟糕的還有一個好賭的母親。
我寧愿看到她因為配合作弊炒作而過上好日子,也不想她安安分分做個中專生,俯身上套,去執行體制和社會為她那個群體定制的牛馬命。
在整場風波中,姜萍一直是那個最需要幫助的人。數學天才?工具人?騙子?不管她占哪條,現在最需要的肯定不是批斗。希望她的生活盡快恢復平靜。
還是那句話,建議她好好學服裝設計。神童這口飯,在中國不好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