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星巴克和瑞幸以外的一家咖啡店沖上了熱搜:
Manner 在1天里,發生了2起店員顧客沖突。
不過一夜之間,聚焦點發生了變化,變到門店壓榨員工這個話題下。
新聞會寫:
工資5千,員工瘋狂加班、舍棄雙休,才有額外獎勵。
老顧客會說:
門店只愿配一兩名店員,出餐慢要怪就怪降本增效。
話題詞會暗示:
#Manner員工1天最多做333杯咖啡#,#Manner員工一天工作15小時#
這些負面消息的潛臺詞是門店壓榨員工,員工順勢將怒氣發泄給了顧客。
“像小姑娘這種情緒太恐怖了,很不穩定,令人害怕?!?/strong>
結論很自然變成:Manner不好,員工不好,都該給這些顧客道歉。
聽起來很對,但真就這么回事嗎?
我們來看看這兩起事件。
6月17日,8點半左右,上海梅花路的Manner店里。
一位女顧客抱怨自己要趕飛機,可是你都讓我等15分鐘了,怎么這么慢。
店員說明一下,是10分鐘,我們按順序做的,下一杯就是您的“澳白”。
在沖突之前,他不是說您,就是連連道歉。
顧客執意要知道他名字,還要拍攝。店員拒絕,說自己有公民肖像權。
但顧客不依不饒,打算報警和投訴。
店員終于爆發,對著顧客一系列臟話輸出:
“你十分鐘等不了喝什么咖啡” “你不等你給我滾” “你媽×了” “老女人沒有男人要”
火煙味上升后,戰場也從吧臺轉移到了門口。
先是女顧客踹他下半身一腳,再是男店員扇了女顧客耳光,最后雙方在路人勸架后分開。
另一個視頻有些類似,但也有不同之處。
6月17日,10點半左右,上海威海路的Manner店里。
女顧客表示自己只有5分鐘,時間很趕,似乎也有想讓店員幫忙插隊先做的意思。
店員沒搭理這個請求,而是回復:“我幫您退單吧。”
顧客直接不爽:“我靠,你這個人,我剛想說你,說話怎么這么沖,我要投訴你?!?/p>
接下去雙方對掐。
你不想干就不要干好了。 你不想買就不要買好了。
你這么講話,沒吃早飯嗎, 我是沒吃早飯啊。
另一位店員想緩和倆人的矛盾,但于事無補,在一聲聲投訴不投訴的撕扯中,店員把咖啡粉潑向了顧客。
圍觀群眾多了起來,有路人指責小姑娘態度不好。這更讓她爆炸了,不斷敲擊桌板,對顧客喊話,非常歇斯底里。
“你以為自己了不起啊,我們打工的就是該死的啊。”
這也不是高潮。
顧客并沒有走,而時間顯然超過了5分鐘,她不走的原因是要店員道歉,畢竟你把咖啡粉潑我臉上,我吃虧了。
店員一下子明白了,手起刀落間把咖啡粉倒扣自己頭上,質問:“我問你公平不公平?!?/strong>
因為這句話,顧客才離場,也沒人看戲了。
說完了這兩件事,說說評論走向。
前一個打人事件,一邊倒站在店員那邊;
后一個潑咖啡粉事件,有不少人站在阿姨那邊,覺得她的催促很正常,倒是店員反應過激。
所以爭吵也多了起來。
有人覺得,店員實在不夠溫柔,不該說那句退單,一定要含蓄婉轉;
有人反駁,顧客時間緊,那店員只說一句要不要退單,又何妨。
爭吵越來越扣細節了。
當然,這里不是說店員沒錯。
店員潑咖啡粉,店員打人,這在任何情況下都違背了員工守則。
結果也不出所料,兩名涉事員工已經被辭退。
也許因為這件事,他們可能找不到“月薪5千,一天干15小時”的“穩定”工作了。
店員顧客沖突的事并不少,為什么大家在這事上還能討論一兩天呢?
一言以蔽之,大家苦無理顧客久矣。
無理顧客的咄咄逼人,仿佛員工是奴仆,自己是皇帝皇后,員工還得第一秒就伺候到位。
事實上,不是你掏了錢就全對,員工有行為守則,顧客也有排隊和取餐禮儀。
店員做到有禮的情況下,那么作為顧客是不是也應該做到“有節”呢?
更何況兩件事里顧客似乎都沒說實話。
一個是,口口聲聲說自己趕時間,但那么戀罵戰,顯然不在乎時間緊張不緊張。 (自帶杯點單能減5元,但會比線上小程序點單慢一些)
一個是,屢屢表現的插隊需求,也讓店員很難做。
還有一個是,“要不我把咖啡粉也倒你臉上”這類話說,怎么看都有拱火的嫌疑。
越扣細節,越多的網友就不會對顧客有好感,更不可能把他們當做是完美受害者。
畢竟誰也說不清更大的風險會不會出現。
昨天還有視頻爆料,5月下旬,同一品牌的另一家咖啡店里,一名男顧客幾次三番找服務員理論。
話難聽,拳難擋,沒說多久他就往店員的頭上打。
打著打著還帶著傷到了另一位店員。
在自己擁有充足投訴機會的情況下,在眾人好言相勸的情況下,還要出手打人。
那誰還想去同情這樣的顧客呢。
看不慣的網友直接找了“美國Manner”的視頻。
男顧客抱怨常去的咖啡店的價格,為了報復,他開車來潑咖啡。
咖啡師也沒退縮,抄起錘子,砸爛了汽車的擋風玻璃。
據說,報警后警察沒有和稀泥。
他們不在意她砸爛車窗的行為,而是告訴咖啡師幾個妙招:“如何盡最大努力讓這位男顧客遠離這家咖啡店?!?/p>
這樣以直報怨的方式在美國等地非常流行。
一個網紅不經門店同意,想拍女服務員,說她長得像貝克漢姆妻子維多利亞,說自己打算爬進柜臺做奶昔。
店主一點沒給好脾氣,怒斥道:“你有種就進來,我保證把你打到你老媽都不認識你?!?/p>
一個麥當勞員工被破飲料,她沒有立馬報警,而是二話不說掏槍追趕顧客,追著汽車射擊。
我們也不是要鼓勵暴力,只是想說明一下,美國等地方的情況不太一樣。
可就像在美國,他們對小費制度深惡痛疾,但小費設立的一個初衷無非是讓顧客意識到服務生的價值。
服務生不是物化了的物品,他是作為一個健全的人在給你這個健全的人服務。
如果你非得做上帝,變相損人找茬,不是不可以,那得加錢,得加很多錢。但這好像你又不愿意了。
所以“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更像是一個理念,不是一個操作規范。
只是國內一些門店喜歡曲解這句話,一味地奉承顧客,一味地責令員工忍辱負重。
也很奇葩。
只好見怪不怪了。
有一個詞很流行:弱者的武器。
但其實,弱者往往沒有武器,他只能配合對方演好恃強凌弱的戲。
這很荒誕,不過荒誕的事向來不缺黑色幽默。
現在有個后續,說一位網友把“請你喝現磨咖啡”的表情包發給了當事人顧客。
這或許只是段子,換個角度看卻意味深長。
他們的無理取鬧沒法被懲罰,那我們的戲謔惡搞同樣可以大行其道。
魔法總歸要被魔法打敗。
微博 | @高嘉程Russell
小宇宙,喜馬拉雅 |小高的島、高貴FM
公眾號 | 送你一程
合作|wechat:snycxz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