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喜劇之王》中周星馳的一句“我養你”感動了無數人。
在很多女孩的心中,“我養你”無疑是最美情話,這句話代表著守護和責任,是一生一世的遮風擋雨。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玫瑰的故事中》,曾經那個深情款款,信誓旦旦“我養你”的方協文,僅用了一字之差——“我養的你”,讓這句最美情話變成了最毒情話。
“我養你”包含深情甜蜜,讓你心動不已;而“我養的你”充滿冷漠和居高臨下,讓人心灰意冷。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面對丈夫的出軌,羅子君和閨蜜哭訴“他說他養我一輩子的呀,叫我不要工作的。”
為什么結婚前的美麗誓言變成了出軌的借口?為什么安全感變成了一個不禁觸碰的泡沫?
因為一句“我養你”已經將雙方放在了不對等的位置。
當你開始相信“我養你”的時候,你就已經失去了自我,將自己放在了靠著別人活的位置;而對方自然而然地擁有一絲優越感,即使你為家庭犧牲了工作,每天做家務看孩子疲憊不堪時,他都會有一種“‘我花錢養你,你做這些是應該’的心理”,認為你就應該對自己言聽計從。
當初被愛情沖昏了頭腦,一個敢說一個敢信,隨著這種手心向上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你們的這種不對等會一天甚過一天,終有一天,你因為他的不尊重不理解而憤怒,他因為你的伸手而厭煩,甚至會因為你的“不聽話”而爆炸。
一段良好的婚姻的基礎就是關系對等,彼此尊重。而這句“我養你”已經讓雙方失衡了。
作為女性,千萬不要被“我養你”沖昏了頭,我們要明白一段優質長久的婚姻,一定是建立在這幾點之上的。
彼此獨立
雖然婚姻讓我們組成了一個家庭,但是在婚姻中,我們依舊要有一個邊界感,保持彼此的獨立性。
首先,是經濟獨立。
千萬不要將“我養你”=安全感!安全感從來都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給的。
《我的前半生》里,唐晶說:“當你吃的喝的用的,都是男人給的時候,就沒有了自己的話語權。 這種依附關系一旦成立,也就沒有了什么感情平等。女性獨立、工作,不管賺的錢多還是錢少,賺回來的是都是一份尊嚴,至少可以挺直腰板的說,離開了你,我一樣可以養活自己,過的很好。”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工作,要有一份自己的收入,即使不高,也是給你提供一份對等的底氣;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自己的生活,這個時候,你得到的不僅僅是尊重,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自我。
其次,要保持精神獨立,而不是過分依賴對方。
大學時的一位室友,性格極其黏人,談戀愛時要求對方的手機24小時開機,自己的電話要秒接,信息要秒回,要求對方每天都必須和自己視頻,隨時報告自己的行蹤。一旦對方沒做到,就各種哭鬧。
剛開始的時候,對方覺得這就是愛,欣然接受,可是沒過多久就覺得異常窒息,受不了分手了。結婚后,室友對丈夫也是24小時監管,步步緊貼,兩個人因此而爭吵不斷,三年前倆人離婚了。
再親密的夫妻,也是獨立的兩個個體,也要有自己的世界,過分的侵入只會讓對方感到負擔和疲憊。所以在婚姻中,務必保持精神的獨立,注重邊界的建立。
只有獨立才有尊重,只有獨立才會十足的安全感。
共同成長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書中寫道:“愛的本質,與其說是一份激情熱忱,還不如說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能。愛情是一個相互教育,讓彼此變得更好的過程。”
為什么曾經有說不完的話,到后面卻越來越沉默,無話可說,無事可談。
就是因為彼此的成長速度不一樣了。當你和他聊工作,他和你聊游戲;你和她講人生,她給你講左鄰右舍的八卦,認知的不同會導致看問題的角度出現分歧,一旦兩個人越來越沒有共同話題,沒有共同語言,婚姻還能有什么呢?
群里的一位全職媽媽,全職在家8年,始終堅持學習,一直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精進,并考取了不少證書,前不久,憑借這些證書和儲備,成功回歸職場。
還有一個全職13年的媽媽,因為喜歡烘焙,就在網上發了不少自己做烘焙的視頻,如今已經有了60多萬粉絲,廣告接到手軟。前兩年她開了私人烘焙定制,帶娃之余接接訂單,過得很滋潤。
同樣是全職,有的人刷劇熬夜,玩手機,而有的人抓住時間實現逆襲,所以能不能成長,關鍵在自己。
愛情是短暫的,婚姻卻是漫長的,只有不斷提高自己,堅持成長,才能讓對方看到自己身上更多的優點,更加欣賞自己,這樣的婚姻才能更美好。
別相信“我養你”這樣的鬼話,不要將自己變成另一人的附屬品,共同成長,彼此欣賞,兩個人一起努力才能擁有美好而長久的婚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