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閩系大佬被懸賞
也曾是福州最有錢富豪
一代閩商大佬林榮濱失聯了?
北京海淀法院(官方認證主體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近日發布一則執行懸賞公告,《執行懸賞丨快幫我們找到他!》一個名為“林榮濱”的男子成為被執行人。
林榮濱,男,加之“1968年6月27日出生”,身份證“350582”的開頭則提示泉州晉江市,再有雖略模糊卻個性十足的寸照等諸多信息疊加,此人在“說商道市”眼中漸與三盛集團董事長、三盛控股董事局主席林榮濱重合了!
涉及多少錢?標的額本金2161.7萬元及利息。
根據執行懸賞公告,凡向北京海淀法院提供有效線索的,查找到被執行人林榮濱下落或林榮濱名下財產(不含北京海淀法院已經掌握的財產線索)并執行到位的,給予被執行到位金額的10%予獎勵。
查閱企查查,亦有北京海淀法院所述執行案號(2023)京0108執5491號的終本案件,立案于2023年2月,案件終本2024年5月30日,涉及的是民間借貸糾紛。
被告固安縣三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一家在河北廊坊市登記設立的有限公司(注:固安,南與雄安新區接壤,北隔永定河,與北京市大興區相望),系借款人,林榮濱為擔保人,林榮濱同時一度為固安縣三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最大股東。
林榮濱為固安縣三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履行借款合同項下義務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擔保范圍:借款本金、利息及出借人實現債權的全部費用、違約金、損害賠償金等。
不過區區2000+萬元的本金及利息,就被法院發布執行懸賞公告?一代閩商大佬林榮濱情何以堪?!
遙想當年,自2018年起,林榮濱接連上榜胡潤百富榜。峰值期,當屬2019胡潤百富榜,林榮濱家族以75億元人民幣的身家財富位列第531位,妥妥闖入福州最有錢富豪TOP12之列。
此后,林榮濱財富逐年縮水,排名也逐年下滑,直至2022年起在胡潤百富榜上“消亡”,不見其蹤。
一代閩系大佬正經歷著某種變故確鑿無疑,其苦不堪說,其痛難言停。
NO.2|三盛的故事
故事按標準化劇本續寫
三盛集團創始于1988年,總部位于福州,是以地產為主業,適度布局產業和資本投資的企業集團。其以實業起家,三盛實業亦為老福州所熟知。
2001年進軍地產,成為福建地產領先力量,在福州先后成功開發了三盛·果嶺生活、三盛·巴厘島、麗景天成、三盛·中央公園等樓盤,也曾引發搶購狂潮。
福建地產領先力量的說法自非虛言,其開發的三盛百督府至今仍是福州城最為金貴的樓盤。
2009年啟動全國化戰略布局,于40城打造120余座精品項目。
2014年,首次登榜“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
2017年8月,三盛集團借殼“利福地產”成功上市,上市公司也因此更名為三盛控股。
2019年,三盛集團入魔都,設立上海新總部,正式開啟雙總部新時代,同時將業務從福建大本營逐漸向長三角、山東、環京及華南等區域擴張,全力沖刺未來三年,即在2022年實現年銷售規模和公司資產雙雙突破1000億目標。
為達目標,三盛控股依賴加杠桿高周轉,多次高溢價拿地,大股東也不斷向公司進行密集資產注入。
彼時的閩系房企,如日中天,世茂、旭輝、陽光城、融信、正榮、禹洲、中駿等,前仆后繼,開啟上海新時代后皆實現了千億,甚至兩千億規模的跨越。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三盛控股銷售額為484億元,實現營業收入87.8億元,歸母凈利潤8.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9%、1068%,業績達到頂峰。在全國百強房企中的排名也沖到了第65位。
之后,經營由盛轉衰,2021年,三盛控股簽約銷售額降至313.88億元。之后,三盛控股再未公布過財務業績。
同時,伴隨而來的是,裁員、高管出走、內部理財兌付困難,系列問題開始暴露。
2022年7月,因無法兌付一筆一億美元的境外美元債,三盛正式宣告公開市場實質性違約。同年,三盛集團將總部從上海撤離。
還沒來得及華山論劍,就似是草草退出江湖。
而在爆出內部員工理財產品兌付危機之前,三盛集團就已經開始變賣資產。
譬如2021年9月叫停準備上市的伯恩物業,賣給萬科下屬的萬物云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對價超過16億元。這家管理面積超過7000萬平方米的物業,是福建地區管理規模最大的物業企業之一。
根據三盛控股的公告自述,為應對二零二一年第四季度起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三盛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以全力保交付、保經營,維護及平衡公司各利益相關方的利益,措施包括調整投資結構、暫停投資計劃、加快銷售回款、對部分資產進行處置、優化組織架構以及縮減非必要支出,以期最大程度減少大環境驟變帶來的負面沖擊,也為未來市場恢復信心后集團的持續發展保有基礎。
NO.3|窟窿究竟有多大?
天曉得,鬼知道
現如今看來,三盛集團的劇本仍沒有哪怕只是一丁點兒改寫的跡象。
表征有二:
一,半年時間,接連丟失2個上市融資平臺。
6月19日深交所消息,因截至2024年4月30日,三盛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觸及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根據相關規定及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審核意見,深交所決定終止*ST三盛上市。
并于7月18日摘牌。終止上市后,公司股票將轉入全國股轉公司代為管理的退市板塊進行股份轉讓。
而在稍早前的2023年12月20日晚間,三盛集團旗下地產板塊港股上市公司“三盛控股”發布公告稱,聯交所決定自2023年12月27日起取消該公司的上市地位。
此前三盛控股曾宣布,因停牌后未能在2023年11月15日或之前履行港交所的復牌指引,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決定終止其上市資格。根據港交所的相關規定,在港股上市的公司連續18個月停牌后,如未能按期完成復牌指引,將面臨退市風險。
導致房企三盛復牌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即“年報難產”。公開資料顯示,三盛控股最后一次披露財報,是在2022年3月發布的2021年年報,此后再未有財報披露。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發行人須按照上市規則規定如期發表定期的財務資料,且發行人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并且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支持其營運,其方可繼續上市。
換言之,現如今的三盛,并沒有足夠的業務運作并且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支持其營運,強行留在資本市場亦是徒勞。
二,話事人,掌舵人林榮濱去哪兒了?
如前述,甚至就連北京海淀法院尚需要發布執行懸賞公告稱,“快幫我們找到他”。
而三盛集團的官方公眾號,最近的一條推文,則停留在2023年9月25日。也就是說,已經整整9個月未見更新!
這是躺平了?
相比之下,同為難兄難弟的泰禾集團黃其森黃老板,不光集團官方公眾號保持月月更,且不時公開露面,一再表示,“交付雖然遲到、品質不能缺席”,產品品牌是泰禾二次創業、向“小而美、小而精”轉型的重要保障。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高下立判!
林榮濱的窟窿究竟有多大?
企查查上,三盛集團及旗下N多個子/孫公司遭遇的N多個股權凍結、強制執行等司法信息,似在告訴“說商道市”:
天曉得,鬼知道。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三盛控股的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合共約133.33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借款為36.39億元,此外還有10.7億元的應付債券。同期,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42.52億元,不足以覆蓋短期債務。
截至2023年8月,三盛控股未償還2022年7月票據、2022年11月票據、及2023年1月債券到期后的任何款項。該等票據及債券的本金總額約為4.598億人民幣及1.7億美元,而所涉及的利息金額約為490萬人民幣及1520萬美元。
NO.4|舊閩系最后的落日余暉
VS
逆光而立的少年郎
林榮濱,究竟有多久未公開露面了?
不得而知。
不妨讓時間回溯到2021年。
是年9月底,正值中秋國慶雙節之際,“在滬閩商地產聯盟”第七次閉門會議在上海召開,位置選在了上海虹橋三盛集團。
“聯盟”成立于2020年,由房地產行業總部位于上海的福建籍企業家共同發起,研判形勢、抱團取暖、風險與共,成為了這場會議的主旨。
會后,流傳出一張大佬合照圖,旭輝的林中、寶龍的許華芳、港龍的呂鳴、還有陽光城、融信、中駿、弘陽、大唐地產等高層齊聚,作為東道主,林榮濱與程璇更是熱情洋溢,面泛微笑。
這,是舊閩系踩踏式退場前最后的落日余暉。
此后,再無聽聞有“在滬閩商地產聯盟”第八次閉門會議。
此后,林榮濱鮮少公開現身露面,留給外界的只有同為三盛集團創始人的林榮東、林榮濱,一母同胞兄弟倆之間的,與其說是司法糾紛,不如說更宛若一場漫長且痛苦的自我救贖之旅。
悲情大佬三盛集團林榮濱的故事還在繼續。
都說,人的年紀越大,就越是懷念過往的一些事情。
不知,年近花甲的林榮濱,是否也會突然感慨起來?想起泉州晉江小農場的兩個少年郎,有點傷春悲秋?
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下,他堅信,世界這么大,野心再大,也一定裝得下。
山河無故人,回望皆別離。
少年郎,逆光而立,誰也看不清他臉上真正的表情。
原創不易,感謝贊轉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