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自然資源部萊州灣海洋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萊州灣野外站”)啟動暨學術會議在煙臺召開。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萊州灣野外站依托單位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共建單位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以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環萊州灣地市海洋主管部門等相關單位的7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許國棟在致辭中表示,長期以來,海洋減災中心和山東省在海洋生態預警監測、藍碳、海洋生態修復等領域開展了深入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了山東省乃至全國海洋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此次萊州灣野外站的建立,是雙方合作深化交流的又一個里程碑。海洋減災中心將以此為契機,充分依托萊州灣野外站平臺,強化與山東省以及各海洋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為保護萊州灣的生態環境、推動海洋生態科學的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智慧和力量。
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黨委書記、理事長李煥軍致歡迎詞。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副司長辛紅梅和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徐陽到會致辭,并為萊州灣野外站揭牌。
許國棟主任和李煥軍理事長共同為中國科學院蘇紀蘭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孫松院士等專家頒發萊州灣野外站學術委員會聘書。蘇紀蘭院士代表學術委員會發表致辭,他對野外站的成立表示了熱烈祝賀,對其在海洋科學發展中將發揮的作用表達了熱切期待,希望它作為海洋科研的“前哨站”“孵化器”,提供更多的數據資源和科研資源,攻堅萊州灣生態系統中各類關鍵技術瓶頸,推動海洋科學研究不斷進步,繁榮發展。
在特邀報告環節,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副總工石曉勇研究員以“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進展”為題,分享了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為與會人員開闊了新的思路和眼界。
萊州灣野外站的正式成立,標志著海洋生態系統觀測研究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我國海洋生態系統觀測研究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遇,也為海洋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野外站將繼續發揮其在海洋生態系統觀測研究方面的作用,為我國海洋生態保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