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03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快遞包裹里有小卡片?今后要嚴查了。近日,多家電商平臺陸續(xù)出臺商家管理規(guī)定,要求禁止在快遞包裹中放第三方引流小卡片,情節(jié)嚴重將會被重罰2萬元甚至清退。作為商家使用多年的二次轉化神器,包裹卡可能要退出歷史舞臺了。該規(guī)定對一些商家確實造成了巨大沖擊,引發(fā)眾多商家的強烈不滿。但新規(guī),對于消費者來說,又有什么影響呢?
近日,天貓調整了商家協議中“誘導第三方”規(guī)則的相應細則。其中,最引發(fā)關注的就是明確禁止商家在快遞包裹中放置小卡片向第三方引流的行為。這是繼抖音和拼多多后,第三家禁止商家第三方引流的電商平臺。
在此之前,包裹塞小卡片,曬好評返現、加微信打折、掃碼進入小程序等等各種引流方式讓人眼花繚亂。而平臺對此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雖然明確禁止,但不做強力約束。時至今日,各大平臺突然在第三方引流方面亮出了緊箍咒。在用戶增量競爭到存量競爭的轉變中,各大平臺也不得不把自己的籬笆扎牢。
另外,對于平臺而言,搜索推薦機制確實是平臺從商家身上賺取利潤的方式,商家如果不對這個機制產生依賴,那么平臺利潤就會降低。
根據天貓新規(guī),不僅僅是包裹中不能添加小卡片,商家的店鋪主頁、商品詳情頁、直播間展示,包括在直播間互動和旺旺聊天中,都不能提及第三方平臺,比如二維碼、名稱、號碼等等。也就是說,商家的任何宣傳渠道都不能提第三方平臺。根據天貓的示例圖,主要針對的第三方其實就是微信。
天貓這一新規(guī)將從7月1日開始執(zhí)行,也被稱為天貓禁止第三方引流最嚴規(guī)定。天貓將商家違規(guī)行為分為三個等級,最輕微的處罰是2000元,然后是扣分罰款20000元,再嚴重就是清退。
這一規(guī)定讓不少商家表示不滿。因為在此之前,通過小卡片添加微信,引導顧客到私域,形成客戶群體沉淀,是商家建立護城河,形成低成本引流轉化最好的辦法,效果也非常好。這樣不僅降低了銷售成本,還形成了穩(wěn)定的客戶群體。
這樣,商家就可以實現兩條腿走路,通過電商平臺付費引流,形成首次成交,然后通過小卡片引導到私域,以更低成本形成二次銷售甚至長期銷售。
觀察君一位在天貓開零食店鋪的朋友張先生表示,對于中小品牌而言,電商平臺的流量費太貴了,銷售成本太高了,大家不得不用小卡片來二次銷售,即便在二次銷售上打個七折八折,成本仍然比平臺低,商家何樂不為呢?現在商家的這條腿被砍斷了,就只能回頭繼續(xù)找平臺買流量。
“很多中小商家確實要考慮干還是不干這個問題了。”張先生說,新規(guī)至少會降低他們20%左右的銷售額,所以新規(guī)引發(fā)中小商家普遍不滿。
據了解,小卡片在引流到私域方面,轉化率甚至能達到10%,這個效果比一般廣告的轉化率都要高很多。甚至做的好的商家,轉化率能達到50%。
但實際上,新規(guī)的影響其實只是在中小商家身上,而且主要是沒有自主品牌的經銷商和渠道商。大品牌早就建立了自己成熟的第三方引流轉化渠道,有的品牌店鋪主頁就有企業(yè)微信。自有品牌的品牌方也可以輕松繞開這個規(guī)則限制,比如將微信二維碼以售后服務等理由印在產品說明書、保修卡、外包裝等位置。服裝品牌可以在吊卡上以售后服務的名義加一個二維碼掉卡就可以實現。
比較苦的就是沒有品牌的經銷商和渠道商了,即沒辦法做企業(yè)微信又沒辦法在包裝上印二維碼。還有一些定制類企業(yè),影響也比較大。比如家居建材行業(yè),需要測量、設計、安裝等多環(huán)節(jié)反復溝通,而且需要上門,僅靠平臺溝通根本不可能。
對于消費者而言,也有很大影響。以前,很多商品的好評都是通過好評返現這種賄賂式好評獲取的,今后這個虛假好評會大幅減少。消費者需要的真實用戶反饋作為參考。
還有一個好處是,對這些亂七八糟小卡片管控之后,可以減少虛假廣告甚至詐騙的干擾。因為必將這種向第三方渠道引流之后,缺乏平臺監(jiān)管,也容易上當受騙。
新規(guī)還斬斷了一種新型的電商生態(tài),那就是包裹廣告。很多走量商家本身根本不賺錢,甚至賠錢,但是依靠大量的商品訂單,在包裹中加入其他商家的廣告,卻可以通過海量訂單獲取巨額廣告費。新規(guī)之后,這種不健康的產業(yè)鏈可能沒有生存空間了。
要說不好的影響,電商平臺向私域轉化這條路被斬斷之后,我們占小便宜的路子可能沒了。所以,兩權相較,觀察君以為,不管商家如何看待,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是利大于弊。
對于電商平臺禁止第三方引流,大家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